论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教师权威的异化与回归
杨先通
[摘要] 互联网影响下的学校,呈现出课堂教学活动的被垄断、教学组织的溃散、教学对话形式化与虚假化等小学教师权威异化的问题。分析发现,导致小学教师权威异化的原因在于互联网背景的缺失、互联网应用的泛滥和互联网路径的偏颇。实现小学教师权威的正确回归,必须深化互联网在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普及程度、平衡发达地区小学生的在线时间和浏览范围,让互联网回归人本身,真正实现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教师;教师权威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4-0060-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4012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与小学生完成学校交往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事件的重要组织者,是学生品德培养与人格塑造的引路人。教师身份是教师职业的象征,其表明教师应有的存在地位,这种身份对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具有隐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小学教师的身份意味着肩负特殊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教师在完成自身的教育使命时,往往需要依靠特定的教育力量。这种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实现师生稳定交往活动的共同参与、促进课堂教学事件的合理组织、培养学生品德、塑造学生人格的教育力量即为教育权威,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权威。教师的教育权威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的包含权力、智能及品格诸因素在内的结合体[1]。小学教师权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正确把握小学教师权威在当今时代下的本质和内涵,对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班级和学校氛围、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是在连接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如今,互联网以其传输信息的巨大优越性成为外界环境的最强干扰因素,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直接导致小学教师权威的各种异化,其冲击性不容小觑。
一、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教师权威异化的表现
(一)小学教师权力过度集中,造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垄断
在互联网普及较低的地区,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作为成人的小学教师占据闻道在先的优势,小学生面对成人化的教師,先天具备力量上的弱势和思维水平上的不成熟,使得小学教师很容易过度执掌教育大权,走向集权制课堂相处模式,打破师生关系的平衡状态,垄断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第一,交往话语的独一性。伽达默尔曾说过“谁拥有语言, 谁就拥有世界”[2]。在课堂教学中多呈现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状态,学生在一类问题上不甚了解,只能由老师将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历通过口述传递给学生,致使学生失去自身的话语权。第二,交往行为的控制性。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拥有新课导入的先发权、中间过程的引导权及课堂结束后的总结权,致使一些不愿意思考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第三,信息流动的单向性。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样的氛围中,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的优势缺乏生长的土壤,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长大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处于劣势状态。
(二)课堂情境过度自由,导致教学组织的溃散
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课堂组织,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照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教师根据课程表和授课任务到固定地点上课的教学制度。在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的今天,班级授课制仍然有它独特的优势。如: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并兼用其它方法。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伴随互联网而生的新一代小学生也吸收了互联网的精神,他们开放活泼、善于互动交际,不迷信权威,具有独树一帜的个性。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展不完全,规则意识不强,不能适度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假如教师任由小学生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将很难保证学生获得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这对他们进一步学习和适应学校生活无疑是不利的。小学教师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遇到挑战,主要表现为:第一,对话的语言焦点缺失。由于小学教师本身能力的欠缺、学识的不足等因素,这样的课堂缺乏明确而严谨的组织流程,这样环境中产生的对话往往是缺乏主题性和连贯性的,破碎的话题内容在紊乱的纪律状态下很难保持,课堂枝节丛生而呈断裂状态,正常的课程进度很难完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掌握知识不够扎实,更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的形成。第二,教学活动的行动不集中。学生和教师的行动统一性较差,往往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而学生在做与课堂主题无关的事情。如:打闹、折纸、聊天等。师生的活动出现割裂,完整的课堂组织被割裂,统一的教学活动溃散开来。第三,信息传递呈无效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获得不系统、不扎实。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获得,对于学生建构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形成科学上的大概念具有重要意义[3]。
(三)教学对话形式化与虚假性
现在的课堂存在一对对立的矛盾——教师与智能手机的对抗,智能手机通过联通互联网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当这些内容与课堂内容狭路相逢时,学生往往成为互联网的同盟,教师处于弱势。在这类情境下,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第一,发问方向的一维性。对话本应是双向的信息交流,一旦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单向的发问,就失去了对话生动鲜活的魅力。这样的发问变成了另类的灌输,学生多维的思维路径被锁定为一维的单行道。第二,思维形式的空洞性。这里的“空洞”是指学生的课堂思考没有实质的有意义的内容,思维的脚步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出现师生不能同步的危机。第三,对话意义的浅表性。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引导性问题等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不仅脱离主题甚远,而且往往停留于问题层面,无法深入问题的本质。例如,学生对一些新奇的刺激特别敏感,这些刺激点如果被某些无关因素引发,学生就会去追逐新奇而放弃对课堂中心问题的继续思索。教学活动中这三类虚假性的课堂对话,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对小学教师权威建立极为不利。
二、互联网视域下教师权威异化的原因
(一)互联网背景的缺失
人是在社会大背景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内外属性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环境是以互联网为背景,教师作为在互联网背景下生存的一类特殊职业群体,尽管社会赋予了这个原本具有一般性的职业过高的社会期待,但其与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具有本身的职业特点。当作为背景的互联网环境缺失或者不足,由背景所营造的社会气息就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旧有的工业化特质占据优势地位。如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机械化操作等活动被搬到本不应属于它的课堂环境。于是,课堂环境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这等背景下不可逃避的熏染者,这是导致教师权威异化为控制、专断、强迫等脱离本质另类形象的原因。我国地域之间的互联网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从中国互联网的空间分布来看, 从东到西互联网发展呈阶梯状,高端与低端的差距较大;从中国互联网的时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但各个区域差异基本保持不变。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 中部地区发展缓慢,西部地区步履艰难;第三,中国互联网差异的时空分布,与区域经济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别。一方面反映出信息化依赖于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互联网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第四,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程度的差异,表明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只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分布格局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并逐步走向协调。[3]
(二)互联网应用的泛滥
互联网世界充满机遇,同时也布满陷阱,甚至很多是软糖型的精神鸦片,使人内心沉溺。一方面,这样的危险充斥在校园的内外,这种不良旋风对于学生的认知影响更大。例如,曾经有小学生受网络广告的影响不能专心学习,家长一纸诉状将广告公司告上法庭。另一方面,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冲击着学生未成熟的观念,特别是对学校、教师的扭曲描述,使得原本对各类信息缺乏辨识度的学生,对教育对象和场所的认知更加混乱,这种扭曲的观念及混乱的思维带到课堂,必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对小学教师的教育权威产生挑战,这就是小学教师权威异化的另一种表现:权威的溃散。互联网多将这类冲击施加在新入职的教师身上,由于新手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较低,学生多尝试挑战这类老师的权威。教育中的“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成为学生裹挟教师权威的帮凶。所以,新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和组织管理上更多地发挥教育机智,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三)互联网路径的偏颇
互联网凭借其广泛的融合性,使传统行业与之交融,又凭借其深入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最新技术成果融合于社会传统行业的各个领域之中,近乎颠覆性地改变了社会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运行的方式和生态结构。互联网使得世界变成一个平面,信息的交流传播速度成倍地提高,同时又使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取得前所未有的跨越。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在经历成长过程的自然人向完整的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教育不仅受个体基本的遗传素质的影响,更受外界环境和教育作用的干扰和推动。互联网路径的偏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互联网对教师和学生思维观念的影响,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异化。交往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发生在两个平等独立的主体之间,即双主体的模式。但是,教师的过度集权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作为主体的指导作用被削弱。第二,互联网开放性的特质使教师的权威被不合理地泛化。师者为师是内在的缘由来自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这本应该属于学习领域的教育力量,却在很多时候被延伸到了学校师生交往的更多方面。例如:活动、午餐、休息等校园生活,无疑是对专业权威的滥用。小学教师权威异化的内部原因在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教师、学生、家长等所有人的内部观念产生偏离,在通往正确指向的路径上误入了迷途。
三、基于互联网实现教师权威的回归
(一)深化互联网在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普及程度
技术的普及广度直接影响教育思想的开放程度和教师权威的形态,我国不同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差距较大。研究表明,城乡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农村网民人口占比为273%,相较城市的六成有较大的差距[4]。如此不发达的互联网环境必然无法带来联系、共享、开放的互联网价值观。因此,在全世界互联网大力普及的情况下,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政策决议,使更多的人能拥有互联网便捷、快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让那些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较落后而被排除在互联网大门之外的信息弱者享受到互联网服务,将互联网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将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念植根他们的头脑中。当携带互联网思维的教师进入教育领域,面对一群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孩子时,教师的权威才能得到理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处在互联网氛围不足、缺乏民主平等师生理念环境中的教师,自身应努力上进,抓住进修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身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态度,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向上向前看齐。
(二)平衡发达地区小学生的在线时间和浏览范围
从学生的差异性来看,一方面,受互联网信息丰富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知识容量更大,头脑中的前概念更多;另一方面,城市中的互联网发达程度要高于农村,城市中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知识储备更多,头脑中的前概念更多。基于自身内部知识结构丰富性的小学教师权威偶尔会遇到挑战,这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更加重视教学相长的必要性。但是,有的小学生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翱翔时,由于自身管控力不足,逐渐偏离了对主题性知识的探求,转而寻求更为刺激的网络内容,甚至形成了网络成瘾症,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家庭和学校应对正在成长的小学生的网络时间进行干预,保持合适的在线时间和规范的浏览内容,避免长时间接触不良。互聯网与教育融合被称作“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具有重塑教育结构、多元开放、个性定制和跨越时空进行学习的作用和特点,这为学生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当出现一些负面信息与问题时,如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缺乏情感体验等,就催生学习的惰性。在实现信息通信技术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时,更要打造健康的互联网教育生态,防止技术依赖的偏向。在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的同时,要正确把握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使得技术朝向有利于小学教师权威巩固的方向发展,朝向维系师生和谐关系的层面进阶。
(三)让互联网回归人本身,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互联网最初的产生是源于人的工具性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更应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不可坠入让技术把控人类的异端。坚持互联网为人服务的基本原则,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真正使教师的指导作用合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如下:第一,小学教师的权威不再是一种强制和支配力量,而是学生成长力量的来源。小学教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品德和适应社会的核心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教师应逐渐成为一名顾问,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还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宣布现成真理的人。第二,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5]。这一过程不应该有任何外在力量的压迫,不应有任何身心体验上的不适感。互联网应力求消散偏颇的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力求打造相互之间和谐、互动、活泼的师生关系。第三,互联网不仅应成为推动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外部力量,更应成为唤醒学生内部觉醒的引擎。互联网对构建师生生命的存在意义、存在质量及存在需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增田.论教师的教育权威[J].班主任,2002(12).
[2]李云飞.语言·真理·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2(8).
[3][英]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7.
[4]刘桂芳.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责任编辑: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