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善意的“谎言”

    王光辉

    

    〔关键词〕谎言;善意;教育艺术

    有时候,拒绝“谎言”的教育,往往不是艺术的教育。

    伊朗1 3世纪的大诗人萨迪曾在《蔷薇园》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国王决定要杀头的奴隶死到临头,却毫无惧色,且用家乡话骂了起来。国王听不懂他的家乡话,一个大臣说:他在说真主喜欢善人,意在求饶。国王动了恻隐之心,有意免他一死。但另一个大臣却把实情告诉了国王,这个大臣的话反而使国王不悦。显然,萨迪是欣赏前一位大臣的态度的,他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善意的谎言要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

    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需要这善意的谎言呢?

    某一中学老师在上课时,看到一名女生没有注意听讲,却偷偷地在一张纸条上写着什么。她走近前去把纸条拿过来一看,竟是写给同班某男生的一封情书。老师正准备走开,班里的男生却不依不饶地起哄,一定要老师当场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这位老师面对大家清了清嗓子,高声读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她又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了那女孩一眼,便一声不响地回到讲台,继续讲课。

    我想,谁听到这个故事,都会忍不住心灵为之一颤。我们不得不折服于这位老师瞬间的机智,更惊叹于这善意的“谎言”所产生的巨大教育魅力!

    据说,那位老师后来没有再去找那女孩谈心。可那女孩却在一个晚上主动上门找到老师和老师推心置腹地谈了自己的心里话,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努力改正。她还一再感谢老师维护了她的尊严。毫无疑问,这位老师已经圆满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可我们不少老师却是拘泥于“真话”教育的,在他们的眼中,“真话”往往是和真理连在一起的。在上文那个故事中,如果换成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也许会当场理直气壮地痛斥那位女生:小小年纪,整日就想着谈情说爱,不学无术!或许还会找家长语重心长地摆上一番大道理,然后再千叮咛万嘱咐:要看紧呀、要当心呀、要严加管教呀……至于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羞愧?自卑?甚至从此堕落乃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他可就不会想那么多了。这样的老师你还怪不得,他会理直气壮地来驳斥你:我们做老师的职责不就是教育孩子吗?难道学生做错了,我连说她几句的权利也没有吗?这样的老师、如此的教育方式屡见不鲜。

    但毕竟“教育孩子”与“教育好孩子”不完全是一回事,“真话”并不等于真理。要真正做到“教育好孩子”是需要讲求艺术的,而艺术的教育有时是需要“谎言”的。

    “谎言”的产生是与缤纷多彩的生活、千差万别的学生相适应的。面对学生多变、复杂的个性心理,试想,单一、陈旧的“说教”、“管教”模式能行得通吗?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发育期的学生,其稚嫩的心灵需要我们百般地呵护,容不得我们出丝毫的差错,任何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都是应摈弃的。作为师长,在学生考试失败时,我们应鼓励他;在他不小心犯下错误时,我们应耐着性子设法与他沟通;在他退步时,应该千方百计帮他发现已取得的成绩,鼓起他前进的信心……这时的“谎言”无疑会起到启发、劝告、激励的作用,从而达到促其自我教育的目的。不过,这需要教师走出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圈子,超越主观情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所需。而如此“谎言”只有在心灵深处爱着孩子的老师的心窝里才能流淌出来,它如甘露,似琼浆,体现着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着教师精湛的教育技艺,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那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其实,前人早已说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我们却总是难以超越我们的先辈们,不少教师似乎更愿意采取简单的“说教”、“管教”,因为这样也最省心,反正大道理人人会说,而且似乎总不会错。可为什么我们花去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效果反不及一两句善意的“谎言”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为人师者深思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新店镇郑沟学校。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