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背后的勤劳
万玮
若干年前,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感叹,他面临的最大烦恼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在我还不太理解之际,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另一所重点高中的一个例子。某教师上课,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后来发现还不如自己看书,于是纷纷开始自学,部分学生还选择外出上补习班。一考试,这个班学生成绩丝毫不差。这位教师被任命为班主任,但班级基本不管,他对班干部说:“班级就交给你们了,能自己解决的,就不要来找我。”学生没有依靠,只能自力更生,结果班干部能力反而锻炼出来了,班级凝聚力还挺强。后来,这个班级竟获得了学校“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这个“学生成就教师”的例子,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奇。但是在当年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里,的确很有可能发生。
然而,拿这个例子来证明“教师应该偷懒”,却很不妥当。如果这样不作为也能成为优秀教师,那只能说运气好而已。大多数情况下,面对还不够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做法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我校学生管弦乐队的老师告诉我,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来实习,当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她大呼小叫,学生却很茫然。见状,带教老师轻轻挥手示意让实习老师看她怎么教。只见带教老师拿了一把琴,坐到小提琴首席的旁边,一言不发,只是投入地拉起刚才的那段旋律。学生受到启发,也跟着她一起拉起来。带教老师一句话也没说,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受益匪浅。
我想起古代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基本是师傅亲自示范,徒弟在一旁仔细观察,然后自己尝试,师傅手把手指点。很少有师傅自己不动手而只是动动口,徒弟就能学会的。
这里还只是谈到动手,更不要说动脑了。古往今来,对于教师来说,“勤”永远是主流,然而为什么“懒”会成为话题?在我看来,可能有三种理解思路。
其一,教师的“勤”太过低效,乃至产生负效。教师思路混乱,讲课逻辑不清,班级管理前后矛盾,标准不一,教师越勤劳,学生越无所适从。甚至有教师逼着犯小错的学生写一千字的检查,称“写不够就跳楼”,心理脆弱的学生竟真的跳楼了!此种“勤劳”,不要也罢。
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勤劳”还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是考虑怎样做有效果,而是觉得如果不做点什么,自己心里不踏实。最终,教育的目的成了对自己内心的安慰,而不是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对学生有帮助。
其二,教师的某些不必要的“勤”反而会抑制学生的能力。一道题目,教师不完全讲透,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的管理事务,教师在把控全局的情况下,一点点地引导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够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与能力。许多教师大包大揽,老怕学生犯错,对学生的每一步都进行控制,学生最终被训练成只会被动等待,乃至要看教师脸色行事的人。
网络上有一幅漫画发人深省:一个天使模样的孩子翅膀断裂,无奈地对他的父母说:“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问我为什么不会飞!”而他那“勤劳”的父母,手里正拿着剪刀。教育工作者应该警醒:当我们自以为勤勉的时候,是不是实际上也在拿着剪刀呢?
其三,教师的“懒”应当是另一种“勤”。有一个关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故事,说的是卢瑟福看到一个学生深夜还在做实验,就问他:“你上午在做什么?”学生答:“做实验。”卢瑟福又问:“你下午在做什么?”学生答:“做实验。”卢瑟福于是发出那著名的一问:“那么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在卢瑟福看来,学生做实验的“勤劳”,实际上是一种思考的“懒惰”。同样,一些教育者表面上看懒惰,实际上是一种努力思考教育本质的勤劳。在该勤劳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而在该做观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舞台留给学生。
教师的“懒惰”本质上是一种退,这种退,是为了学生的进。而学生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遇到足够优秀的班级,或者足够出色的班干部,班主任当然可以果断放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还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位优秀班主任曾经这样介绍过他的“懒惰三步法”:第一步,告诉班干部,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此目标。等到学生已经能完全贯彻班主任意图时,便进入第二步,宣布这个月的目标,让班干部思考如何做。这一步学生也熟练后,进入终极第三步,班干部自己思考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并决定该怎么做。班主任只需听汇报即可。我见到这位班主任时,他已经外出学习了近半个月,班级完全交由学生自治,学校无须委派任何代理班主任,他一点都不担心。
“懒惰”不是优秀教师的特征,“勤劳”才是。我们提倡教师的勤劳,是因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表率。要让学生成为勤劳的人,教师应当率先垂范。提倡教师在勤劳之余的“懒惰”,正如同卢瑟福提醒学生做实验之余的思考一样,强调的是一种智慧、高效以及对学习与成长规律的深度理解。
(本栏责编 卢丽君)
若干年前,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感叹,他面临的最大烦恼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在我还不太理解之际,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另一所重点高中的一个例子。某教师上课,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后来发现还不如自己看书,于是纷纷开始自学,部分学生还选择外出上补习班。一考试,这个班学生成绩丝毫不差。这位教师被任命为班主任,但班级基本不管,他对班干部说:“班级就交给你们了,能自己解决的,就不要来找我。”学生没有依靠,只能自力更生,结果班干部能力反而锻炼出来了,班级凝聚力还挺强。后来,这个班级竟获得了学校“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这个“学生成就教师”的例子,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奇。但是在当年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里,的确很有可能发生。
然而,拿这个例子来证明“教师应该偷懒”,却很不妥当。如果这样不作为也能成为优秀教师,那只能说运气好而已。大多数情况下,面对还不够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做法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我校学生管弦乐队的老师告诉我,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来实习,当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她大呼小叫,学生却很茫然。见状,带教老师轻轻挥手示意让实习老师看她怎么教。只见带教老师拿了一把琴,坐到小提琴首席的旁边,一言不发,只是投入地拉起刚才的那段旋律。学生受到启发,也跟着她一起拉起来。带教老师一句话也没说,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受益匪浅。
我想起古代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基本是师傅亲自示范,徒弟在一旁仔细观察,然后自己尝试,师傅手把手指点。很少有师傅自己不动手而只是动动口,徒弟就能学会的。
这里还只是谈到动手,更不要说动脑了。古往今来,对于教师来说,“勤”永远是主流,然而为什么“懒”会成为话题?在我看来,可能有三种理解思路。
其一,教师的“勤”太过低效,乃至产生负效。教师思路混乱,讲课逻辑不清,班级管理前后矛盾,标准不一,教师越勤劳,学生越无所适从。甚至有教师逼着犯小错的学生写一千字的检查,称“写不够就跳楼”,心理脆弱的学生竟真的跳楼了!此种“勤劳”,不要也罢。
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勤劳”还是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是考虑怎样做有效果,而是觉得如果不做点什么,自己心里不踏实。最终,教育的目的成了对自己内心的安慰,而不是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对学生有帮助。
其二,教师的某些不必要的“勤”反而会抑制学生的能力。一道题目,教师不完全讲透,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的管理事务,教师在把控全局的情况下,一点点地引导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够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与能力。许多教师大包大揽,老怕学生犯错,对学生的每一步都进行控制,学生最终被训练成只会被动等待,乃至要看教师脸色行事的人。
网络上有一幅漫画发人深省:一个天使模样的孩子翅膀断裂,无奈地对他的父母说:“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问我为什么不会飞!”而他那“勤劳”的父母,手里正拿着剪刀。教育工作者应该警醒:当我们自以为勤勉的时候,是不是实际上也在拿着剪刀呢?
其三,教师的“懒”应当是另一种“勤”。有一个关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故事,说的是卢瑟福看到一个学生深夜还在做实验,就问他:“你上午在做什么?”学生答:“做实验。”卢瑟福又问:“你下午在做什么?”学生答:“做实验。”卢瑟福于是发出那著名的一问:“那么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在卢瑟福看来,学生做实验的“勤劳”,实际上是一种思考的“懒惰”。同样,一些教育者表面上看懒惰,实际上是一种努力思考教育本质的勤劳。在该勤劳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而在该做观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舞台留给学生。
教师的“懒惰”本质上是一种退,这种退,是为了学生的进。而学生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遇到足够优秀的班级,或者足够出色的班干部,班主任当然可以果断放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还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位优秀班主任曾经这样介绍过他的“懒惰三步法”:第一步,告诉班干部,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做才能达到此目标。等到学生已经能完全贯彻班主任意图时,便进入第二步,宣布这个月的目标,让班干部思考如何做。这一步学生也熟练后,进入终极第三步,班干部自己思考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并决定该怎么做。班主任只需听汇报即可。我见到这位班主任时,他已经外出学习了近半个月,班级完全交由学生自治,学校无须委派任何代理班主任,他一点都不担心。
“懒惰”不是优秀教师的特征,“勤劳”才是。我们提倡教师的勤劳,是因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表率。要让学生成为勤劳的人,教师应当率先垂范。提倡教师在勤劳之余的“懒惰”,正如同卢瑟福提醒学生做实验之余的思考一样,强调的是一种智慧、高效以及对学习与成长规律的深度理解。
(本栏责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