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我国历史悠久,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外来文明的切断,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在世界民族文化舞台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巨大的史学价值,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成就之一。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有助于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教学要点

    目前我国多所中学正在开展中华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很多学校将具体活动的开展与“世界读书日”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选择,要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相适应,教师要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为主、经典诵读为辅”,避免本末倒置,浪费学生额外的精力。(2)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选择,要优中选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结合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涵,选择适合学生当前阶段学习任务的作品。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中,也有一些消极的思想、怀疑主义的思想、逃避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不是文化糟粕,但教师还是要通过适当的选择,对有错误思想倾向的作品加以剔除,保护中学生稚嫩的心灵,避免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产生负面的情绪。(3)中华传统经典作品通常篇幅比较长,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作品的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注意选取篇幅适中的作品,避免学生为了准备诵读,花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一)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提高中学生“听”的素养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增进学生对汉语语言要素的敏感度,提高对语言要素的辨识度。一方面,一个同学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经典的诵读时,班级内的其他学生都要认真的聆听,感受朗读者语速的变化、音调的变化、语气强弱程度的变化、用词的轻重变化,从中体会到朗读者的情感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听”自己朗读经典的过程中,深化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提高辨别能力,积累作品中的素材,提高对作品的认识。

    2.提高中学生“说”的素养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从激励学生主动开口,在诵读的过程中,积累生词生字,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诵读活动,克服自卑心理与恐惧心理,认识到语文的语言魅力,提高对自己的了解,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准备阶段的反复诵读,听其他同学的朗读,总结汉语言文学在表达过程中的特点,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自己“说”的能力。

    3.提高中学生“读”的素养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对经典的一种精读,学生可以在准备的过程中,深化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认识。诵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读”,这种“读”与阅读过程中的“读”相比,速度更慢,对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句,语法组织形式、谋篇布局结构理解的程度更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人类记忆规律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作品中的语文知识,并切实掌握分层、分点、断句等知识要点。

    4.提高中学生“写”的素养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加深了学生对素材运用方式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写”的素养的提高。一方面,中学生可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对老师讲授过的重点知识进行重点掌握,提高对作品的认识,将作品中的结构布局、好词佳句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库,提高写作素材的广度。另一方面,中学生可以对照经典作品的诵读方式,来体会自己的作品,是否与经典作品具有一样的文学魅力,认真感受差距,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扩大中学生的知识积累

    中华传统经典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诵读传统经典,有助于中学生扩大知识积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理解现实生活。(1)诵读如家传统经典,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现代人的影响,从而更加理解什么是“文化”。(2)诵读道家经典,中学生可以掌握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对变化的世界和变化的时代,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3)阅读古代诗词作品,学生可以对故事中优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进行充分的想象,提高文学感受能力,掌握更多的高级文学表达方式。

    (三)提高中学生的爱国意识

    中华传统经典是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现,是开展现代爱国教育的文学基础。中学生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可以感受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浓浓的爱国情怀,例如“国破山河在”等经典的诗词作品。学生还可以通过传统经典中,对中国人抗争与奋斗的历史的描述,感受为了目前的美好生活,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辈所付出的努力,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除此之外,中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中国传统技术作品、传统美术作品、传统音乐作品、传统建筑作品,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了解,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对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四)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既是学生的个人互动,也是班级的集体活动,更多的带有集体建设性与集体讨论性。从诵读作品的选择、到诵读人员的安排,从诵读作品的讨论、到诵读效果的评选,都是班级成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评选的结果。因而,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在诵读的过程中,树立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更好地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健康交往的过程中,结下深厚友谊,培养健康向上的性格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五)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中学生认识到民族发展的未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性格,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中华传统经典当中,蕴含着奋斗的精神、向上的精神、进取的精神,例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勤奋精神,《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向上意识,学生诵读这样的作品,可以对照作品中的主人公,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三省吾身”,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成为一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真正有用的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的新时代青年。

    三、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當前很多学校在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比较低下,愿意主动进行诵读的学生比较少,很多学生存在敷衍、应付的心理,对诵读活动没有充分的重视。(2)当前很多学校开展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内容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学生在诵读之后,很快就将诵读的内容忘掉,教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不足。(3)一些学校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过于频繁,学生在准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之间的评比,也给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理负担。

    四、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效果,进行优化:

    第一,教师可以加强新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合适的配乐,展现动态的画面,开展问题情境教学与实践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重视,为学生创设一个沉浸式的诵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自己所诵读的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内涵,提高阅读感悟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对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加深认识,对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为学生选取更加优质的经典作品,始终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加强教学考评体系的科学化建设,帮助学生对诵读过的作品进行及时的知识复习。

    第三,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将诵读的作品发布在线上的教学平台上,帮助学生通过有趣的方式,进行诵读的练习,提高学生碎片时间的利用效率。采用分组教学、小组讨论的新式,鼓励害羞的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诵读,通过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对于诵读活动的接受度与认可度。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有助于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语文知识的美学魅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王淑慧,吉林省延吉市第六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