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心培育”中“静待花开”
李文泉
许多家长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育人观点所迷惑,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病急乱投医”,今天培训这个,明天培训那个,弄得孩子晕头转向,自己也心力憔悴。对此,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育人观点: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要“静待花开”。
所谓“静待花开”,就是说对孩子的培育就像养花一样,不要想着它快开,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花时节,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开。这朵花在春天不开,也许它不是春花而是夏花,会在夏天开;如果到了夏天不开,或许它是秋花;等到秋天还没开,说不定这是一朵腊梅花,要到了冬天才开。即便到了冬天还没见开花,也不用着急,也许这是一株铁树,到了时间还是会开花的。
这一育人理念告诉家长,孩子一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要急。只要静静等待,孩子一定会成功的,一定会有让人欣喜的那一刻。这给了家长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对孩子的教育无须急躁,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这种阿Q式的育人理念,还真有好些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奉它为“心灵鸡汤”,大家都以“静待花开”作为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期待。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联想“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觉得挺有意思。
文章作者写道,自己是北京人,之前就读于一所家门口的普通小学,六年里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学习压力一点儿也没有。上初中时,被北京海淀区一所非常著名的中学录取了,上了名校后才知道与同班同学的差距有多大:自己的英语水平,基本限于认识26个字母,而同桌说英文如百灵鸟一样,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经常和外教一起谈笑风生。后来才知道,她在小学六年中,接受了英语培训,已经看了很多英文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在班级里,自己每一科的成绩都被学霸碾轧。一个男生,上初中时就学完了高中数学,高中时开始自学大学高数;語文课代表,小学时就熟读“四书五经”,能用古文洋洋洒洒地写作。
他写道:上中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学习成绩不错,上了名校后,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人与人的差距有多大,才知道自己应当多么努力才有可能跟上同学。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是有无限可能的。如果家长能足够重视,完全有可能让孩子提前学会几年后才要学的知识。如果只是一味“静待花开”,对孩子的教育无所作为,到头来到底能不能开出鲜艳的花是很难说的。
有句话“孩子的成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