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缺失与重塑

谭富强 黄清喜
[摘要]传统民俗节日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构建为主,忽视了微观层面及实证层面的研究。文章以赣南客家清明节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分析传统节日的价值变化及现实意义;发现传统节日民俗存在价值遭到质疑、神圣空间趋于瓦解、面向未来的特性缺失等问题;呼吁重塑传統节日的价值,包括维系族群运行、平衡与调节民众心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清明节;赣南客家;民俗价值;传统节日
[Abstrac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mostly focus 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gnoring their micro-leve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rticle takes the Qingming Festival of Hakka in southen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value chang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with the field survey method to analyze the value chang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folk custom is questioned, the sacred space tends to disintegrate, and the future-oriented are missing. The article calls for reinventing the value of festival, including maintaining the operation of ethnic groups, balancing
and regulat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people, and human beings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Key words] Qingming Festival;Hakka in southen Jiangxi province; Folk value; Traditional festival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M591623)阶段性成果。
传统节日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特殊节点,当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到来时,民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也随之而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一直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其处境显得“岌岌可危”。20世纪初期以来,伴随着民俗学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兴起,传统节日的相关研究也一直为学界所关注。 (图1)
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在近些年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韩养民、郭兴文对中国古代节日风俗的发源、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范勇、张建世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野为立足点,从多种角度对我国传统节日“年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2];高占祥以民族志的方式,将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了一一记录,其搜集的田野资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冯贤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的节日风俗[4];常天以专题的形式介绍并指出节俗背后的意义与价值[5];杨琳通过文献对将我国多种传统节日源流进行了考究与梳理[6];萧放对民俗文献《荆楚岁时记》的作者以及个案进行了考究[7];周福岩、杜实以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为考究对象,分类别、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的民俗礼仪[8];乔继堂等人编著的《中国岁时节令辞典》一书,较好地保存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风貌,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民俗资料[9],等等。
有关赣南客家清明节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例如:肖莹研究了客家传统节日饮食与客家人日常饮食的差异[10];温珍琴收集了赣南客家人节日与日常饮食谚语,并以传播学的角度对赣南客家人饮食中蕴含的精神进行了深入的阐释[11];陈睿将赣南客家节日习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行研究[12];罗舜分着重梳理了赣南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脉络[13];邓秀勤着重介绍了客家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并分析了客家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4],等等。
综上所述,我国有关节日文化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不乏亮点。同时,从中也发现前人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节日习俗的整理收集上,对于探讨传统节日的民俗价值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研究客家清明节文化方面,各个学科的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阐释自己的见解,但缺乏对客家清明节与时代碰撞的研究成果。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迁徙,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文化的大动荡,文化习俗能延续至今实属不易。如今,全球化加速推进,传统风俗与现代化进程处在激烈碰撞之中,赣南地区也不例外,有关客家文化与习俗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聚焦赣南客家清明节及其饮食文化习俗与现代化融合的过程,探寻当地人在与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赣南客家的清明节习俗
客家人的饮食礼俗与祖先崇拜、亲友馈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唐宋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大节日。清明节最为主要的活动是祭祀、春游和饮食,清明节作为“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是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祭祀的对象为先祖以及逝去的亲人。[15]清明节最显著的一个节日特色是怀念祖先,这植根于我国最为普遍的民间信仰——祖先崇拜,古人深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祖辈代代离世,但他们的灵魂却会永远福泽后世。赣南的清明节,既有汉族共有的一些基本特征,又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独具特色的清明节挂“艾草”的习俗;二是“挂纸”祭祀及清明当天不祭拜的扫墓形式。
(一)“艾草”为主的清明节
三月的赣南大地,艾草茂盛。清明节前夕,客家妇女们会成群结队去山上采集艾草或是去集市上购买“艾草”“苎叶”“鸡屎藤”等植物,带回家晾干之后,进行捣碎并拌在糯米粉或籼米粉中,加上糖,捏成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糍粑,然后再放进锅里蒸熟,這样独具赣南特色清香可口的“清明饭”便制成了。①同样以艾草为主原料的还有艾米果等一系列客家饮食②。这些食物在制成后,便会保存起来,等到清明节前一天搭配上“三牲”(鸡、猪、鱼)以及水果、茶、酒、香烛等物品去扫墓。③在祖先坟前,先要挂起沾着鸡血的纸钱并在坟场周围压放一些纸钱,然后烧纸放鞭炮。最后会在祖先坟前禀告自己未来一年的计划并祈求祖先庇佑。(图2、3)
(二)“挂纸”的祭祀形式
在赣南客家人眼里,祭祖时间为春秋二季,清明节当天是不会前去祭拜的(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会在清明当天祭拜)。受访者告诉我们,他们将清明节去祖先坟前祭拜的行为称为“挂纸”。④“挂纸”是扫墓的俗称,又叫“压纸”,凡是墓头有墓纸的,就表示这座坟有子孙来祭扫。“挂纸”之后,还要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烧纸钱,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挂纸”的仪式。至于为何会选择“挂纸”的形式,赣南客家人认为,清明节期间正处于“三荒”(地荒、粮荒、衣荒)时期,早先迁徙而来的客家先人生活贫苦,那时连祭祀用的“三牲”都难以办齐,更不要谈其他的祭品了,只能保留“挂纸”。同时,清明节期间正值春耕生产的忙碌时机,客家人担心错过好时节而影响日后收成,故而将给祖先扫墓的时间定在了春季里较为清闲的日子,并非清明当日去祭扫。⑤
如今,人们一般不会像以前那样严格遵守祖辈留下来的规矩。现在的人有钱了,发财了,天天都可以去挂纸。⑥由于经济条件好转,在清明节期间,除了挂纸以外,有些家庭还会组织家人进行郊游活动。也有受访者谈到:祖辈留下的传统很多都不在了,只剩下吃“艾米果”“挂纸”等一些表面工作了。接受访谈村民中,有4位表示可以理解如今清明节的现状,有2位表示应当重新拾起过去的传统,其他受访者则表示只要自己能过的好,传统与否并不重要。其中一位受访者说:“老说传统,传统能让我过的好么?有些人家依靠祖辈的技艺活到现在,被政府给钱支持了,但是像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家,只能去打工,只有打工才有钱拿。”⑦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广袤的赣南大地,它一直在不断地嬗变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如今,虽然赣南客家人的清明节习俗还在不断变化,但其核心仍然是“怀念祖先、慎终追远”。这个核心价值不仅能凝聚族群,而且能在满足客家感念先祖情感的同时又能起到节日团聚的作用。(图4、5)
二、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缺失
(一) 传统价值遭到质疑
现代社会正在经历着从感性到理性,由地位到契约,自礼俗至法理的社会转型。[16]在传统的节日与现代社会的激烈碰撞中,大多数人越来越遵循经济理性的原则,传统节日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日益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来的挑战。
在对赣州市区的大学生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清明节”在多数大学生眼中只是“放假”“休息”“吃”“购物”等一系列休闲活动的代名词,其中只有部分受访大学生对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表示了担忧。
传统节日为何日益衰落了呢?首先,传统节日的生存土壤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的传统节日价值观受到了社会转型的冲击,影响到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参与;其次,传统节日所要传达的意义与现今理性社会所要提倡的理念有所冲突[17],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哲理价值在当代转型的社会中与人们所追求的利益至上的理性观念格格不入。潘文焰和仲富兰提到:“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节日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预示着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工业化进程中,脱胎于农耕社会的传统中华文明面对当今全球文化的主导力量——西方文化与现代文明(工业化文明),传统文化将日益失去生存之本,一旦民族文化消亡,那么民族将不复存在。“[18]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社会以及由农业文明衍生出来的文化认同。在产业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过去作为研究对象的民间传承,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消失殆尽。清明节的祭祀踏青已经被改变为现在都市人群难得的“放假时间”。如何面对这些问题,作为现代科学获得再生,对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解答,这也是中国民俗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9]
(二) 文化的神圣空间不再神圣
何谓“文化”,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0]传统节日本身蕴含着无限的精神旨趣,清明节的祭祀,是对先人的追忆与怀念;七夕节的乞巧,是我国重农观念与勤劳意识的外在表现……但在当下社会转型中,我们却与这些优秀的传统价值观渐行渐远,有的甚至背道而驰。传统节日的神圣性正在被解构,存在过去人们心中的神圣空间已经泯然如常,有的甚至被人们转化为带动经济为“商品”。在调研中,受访者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休闲化、商业化,少有论及清明节的神圣性和文化价值。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神圣性逐渐丧失。传统民俗节日是文化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其所承载的神圣空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神圣空间一旦崩塌,相应的文化传承也将不复存在。
(三)传统节日面向未来的特性日益缺失
传统节日有面向未来的特性,它让人们在年夜饭的桌子上说尽了吉祥话,人们在节日里许下对未来的美好愿望。[21]传统节日将人们的需求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使人们对未来充满想象。但在工业化社会,人们就如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样,在布置好的流水线上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高压的管理措施等因素,消磨着人们的意志,使人们身心俱疲。人们在努力追寻基本需求,无暇顾及其他,人们渴望得到的是更多的物质与财富。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民俗所在地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蒋勋说:“所谓‘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22]传统节日活态的传承,需要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面向未来的特性,能使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有所希冀,这是其活态传承的体现与动力。
三、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重塑
赣南客家清明节习俗的价值在当代社会受到冲击,如何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有机结合呢?西方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现代社会是货币创造的一个物化世界,因此现代文化便成了人与人对立的“客观文化”,它的发展导致“过去时代所特有的内心感受的质量的下降,精神生活的平均化”[23]。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的失范是基于宗教之上的传统道德的退场。”[24]涂尔干试图以宗教来重塑现代文明,并主张以宗教为基础的传统道德和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道德共同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宣称,传统应该被当做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在希尔斯看来,一个社会如果背离了文化传统,也就背离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准则。[25]中国的学者认为,如果丧失了传统,也就丧失了社会的标准价值范式,这将会引起精神的混乱与价值理念的崩溃。[26]从这些关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争论中,可以发现倡导清明习俗的价值。
(一)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
传统节日集民俗、信仰、哲学理念、美学观念以及道德伦理为一体。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处处流露出人伦与仁爱。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越,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传统节日信仰的神圣性日益衰落。相反,传统节日的集中交往功能却得到了强化,现代人利用传统节日的假期与家人团圆、朋友相聚,也是在利用传统节日中的交往功能,这可看作是节日维系人伦秩序的功能表现。在赣南地区的清明节里,人们通过参与或观赏清明节民俗活动,在增进相互理解的同时也加强了“家族美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传统节日的禁忌、信仰等思想也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对社会起着“轨范作用”[27]。王学文指出:社会关系需时常互动与重温,否则在经过长时间的搁置后,会逐渐变得单薄。[28]
(二)平衡与调节人们心理的价值
民俗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平衡人们心理的价值与作用。[29]从起源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具有让参与者调节自我心理的作用。清明节是一个独特的时间节点,它兼具了文化节日与节气时令的特点,既有严肃的祭祀活动也有让人身心悠闲的踏青活动。清明节气可以看作是农耕社会开始劳作的集合令,在这个时间节点里,人们从较为悠闲的日子开始转为忙碌的劳作。这一张一弛之间,又何尝不是先民们对自我以及周边环境认识的结果呢?显然,只有懂得自我调节,人们才能体味生活的乐趣;只有真正懂得節日意义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那份节俗事象背后世界的意义。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既有自然意义又有神性意义。[30]神性意义赋予人们的使命与责任,自然意义上的宇宙观,与传统节日的发生、发展、继承与演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先民们将收获所得用于祭祀祖先、神灵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然的回馈,其实质则是表达对自然的感恩,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价值观。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生命;极力保护自然,就是延续人类的生命。传统节日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不仅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着我们的文明,而且其优良的文化功能也在不断滋养中华民族。
结语
传统节日在当今时代呈现衰落的趋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我国传统节日脱胎于各种仪式,但在此后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转化为不同地区、民族的“族群意识”或“民族精神”,最终融合为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时代精神”。在传统道德日益式微的今天,通过传统节日来弘扬传统道德,张扬民族正气,显然有它的现实意义。[31]
注释
①受访人:张得文,男,49岁,水西村农民;受访时间:2017-3-1。
②受访人:周贵珍,女,56岁,水西村农民;受访时间:2017-3-11。
③受访人:刘章春,男,24岁,江西理工大学学生;受访时间:2017-3-11。
④受访人:孙齐,男,28岁,农民;受访时间:2017-3-11。
⑤受访人:周樟树,男,62岁,农民;受访时间:2017-3-1。
⑥受访人:周贵珍,女,56岁,水西村村民;受访时间:2017-3-24。
⑦受访人:刘发兴,男,48岁,手工艺者;受访时间:2017-3-24。
参考文献
[1]韩养民.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范勇.中国年节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0.
[3]高占祥.中国民族节日大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4]冯贤亮.岁时节令:图说古代节俗文化[M].扬州:广陵书社,2004.
[5]常天.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7]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周福岩.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9]乔继堂.中国岁时节令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肖莹.赣南客家地区传统岁时节日饮食习俗的形成及其影响[J].大舞台,2013(5):234-244.
[11]温珍琴.从饮食谚语看客家精神的特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85-87.
[12]陈睿.赣南客家饮食文化与江西高校艺术设计资源的合作与推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158.
[13]罗瞬芬.客家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J].江西食品工业,2009(9):20-23.
[14]邓秀勤.论客家饮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105-106.
[15]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化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间文化论坛,2004(10):16-22.
[16]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8.
[17]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0-56.
[18]潘文焰,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J].文化遗产,2014(1):24-33.
[19]王晓葵.民俗学与现代社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12):205.
[20]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1]萬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22]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
[23]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05.
[24]何景熙,王建敏.西方社会学说史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90.
[25]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5.
[26]向怀林.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冲突中的价值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8-92.
[27]陈金文.试论民俗文化的轨范性特征[J].青岛大学学报,2002(1):37-39.
[28]王学文.规束与共享——一个水族村寨的生活文化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240-252.
[2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52.
[30]崔延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哲学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10.
[31]苑利.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395.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