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中“泡泡”提示语的功能解析与教学运用
周灵丹
【摘? ?要】“泡泡”提示語是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有提示、归纳、探究、填补等功能。课堂上,教师既要根据“泡泡”的特点,将其无痕融入教学,充分体现其价值,又要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泡泡”,实现学法的迁移,促使他们提升语用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泡泡”提示语;功能
统编教材首次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一新概念,而“泡泡”提示语就是语文要素的体现形式之一。研读文本,解析教材,不难发现“小泡泡”总能在关键处推波助澜,直击要害,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发挥着“导思、导学、导行”的功能。那么,教师该如何使用“泡泡”提示语,体现其价值呢?
一、根据“泡泡”特点,无痕融入教学
以统编一至三年级教材为例,“泡泡”提示语有100 多处,有时隐于文中,有时藏于文末,有时见于课后习题,有时还分布于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之间。内容多则一小段,少的仅有几个字。同一类别的提示语根据年段目标的不同,要求指向也有所差异,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教师可初步整理“泡泡”提示语,明确其基本类型。
(一)使用“泡泡”提示功能,触类旁通
提示引导,是“泡泡”提示语最主要的功能。其内容比人教版教材更细化、更直接,便于教师操作,易被学生接受。
如语文园地中设有“书写提示”板块,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有出现,足有15处,每一处都有“泡泡”进行详细阐述,师生能直接从中获取新知。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写字时注意坐端正,握好笔”“笔顺规则:从上到下”“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到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编者不厌其烦地安排这一板块,就是在不断地提醒广大师生注意书写姿势、笔顺规则、书写规范等。因此,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小学生日常书写能力的培养,提醒他们根据提示自主学习,不断练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泡泡”的提示功能还体现在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中,该板块通过“小泡泡”来指引方向。比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中出示“教诲”“寻找”“伙伴”等词,旁有“小泡泡”提示:“我发现‘寻和‘找的意思相近,‘寻找的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根据提示,学生大致能理解此题考查近义字组词,并且新构词语和单个字意思接近,之后便可自行组词“死亡、温暖”等。“泡泡”提示语不断引导学生慢慢掌握构字特点、组词方式,在多次提示和练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目标。
(二)巧用“泡泡”归纳功能,表词达意
归纳型“泡泡”大多出现在文中或文末,为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提供帮助。如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文,这是统编教材第一次出现略读课文,学生学习时容易无从下手。他们初学后知道符号“*”是略读课文的标志,题目下方还有阅读提示,但对学法的认知仍比较零散。好在文末冒出了两个“小泡泡”做了总结归纳:“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有了针对略读课文的方法,学生便心中有数,之后学习《一块奶酪》《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等课文,就会做到简单而不简约,知大意而不求甚解。
一篇课文的泡泡顶多一两个。如果单独对待,它们只是对一个知识点的提示。如果把整册、整学段的“小泡泡”串联起来分析,就截然不同了。以词语教学为例,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的“泡泡”提示语为:“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泡泡”提示语为:“我能猜出‘陡峭的意思。”二年级上册《葡萄沟》的“泡泡”提示语为:“联系上文,我知道了‘五光十色的意思。”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泡泡”提示语为:“联系下句的‘稀,我能猜出‘稠的意思。”三年级下册《荷花》的“泡泡”提示语为:“‘挨挨挤挤‘冒用得真好!”由此可见,“泡泡”提示语在编排上有一定的逻辑性,呈线性结构。它鼓励学生通过研读语段、猜测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如果把这一个个“小泡泡”串联起来,就会呈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师若能读懂这一“密码”,横通纵连,就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若能通过“泡泡”之间的关联性获取信息,便能从中归纳出学习语文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三)活用“泡泡”探究功能,答疑解惑
探究型“泡泡”一般随文出现,大多数以问题的形式存在。通常它的作用是点出相关知识,提出相应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的谜面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旁有提问式“泡泡”:“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学生刚开始接触“泡泡”提示语,兴趣特浓。有的观察图片;有的联系生活;有的喜欢听爸妈或老师朗读谜面诗,圈出了不认识的生字;有的迫不及待地在旁边画了一朵小雪花;还有能干的学生试着把“雪花”一词的拼音歪歪扭扭地写在了“泡泡”旁。儿童自主独立探索,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对于这种“问题式”泡泡,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有不少小气泡:“看看你的课程表,星期三有什么课?”“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些什么?”……教师借助这些贴近生活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着手,从而发现新知识。
(四)妙用“泡泡”填补功能,放飞想象
统编教材中有许多带有省略号的“泡泡”提示语,弥补了教学空白。如二年级上册《场景歌》的课后第二题要求: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多。“泡泡”提示语提示:“我会说:‘一只海鸥,一群海鸥……”再如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旁边有“泡泡”引导“我能猜出‘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课后习题的设计,文中半句话的提示,都给学生做了小小的铺垫,帮助他们积累字词句。省略号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引导他们继续说出“一只飞鸟,一群飞鸟”等含有数量词的短语,启发其自主发现“蒌蒿满地芦芽短”一句中“蒌蒿、芦芽”都是植物,因为四个字都有“草字头”。通过观察“小泡泡”,学生不需要教师的提醒,也能自主地找出其中的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泡泡”还能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为习作能力的培养做准备。笔者执教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时,发现文章末尾有“泡泡”提示语:“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于是,抓住此处留白,在学生充分感知雪孩子勇敢、善良的举动后,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填补泡泡语的空白。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仿写“泡泡”语言,实现学法迁移
熟悉了“泡泡”提示语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写“泡泡”。学生初学“小泡泡”的写法,可能会写得不够完美,但能大概知道“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即可。
(一)“泡泡”置于开头,学贵有疑
如果“泡泡”提示語出现在主题旁边或第一自然段,那它们大多能引发学生的疑问,助推教学的开展。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第一句话旁就有“小泡泡”:“联系下文,我知道了‘泛滥的意思。”师生由此为话题,带着疑问“面对洪水泛滥,该怎么办”,导入新课。之后讲解《狐假虎威》一文时,笔者安排呈现上述内容,指导学生看问题,学写“泡泡”提示语。学生这样写道:“我知道这个故事为什么叫‘狐假虎威。”“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虽然学生的语言尚不成熟,但写“泡泡”本身就是学习质疑的过程,值得称赞。学生读文章时带着问号,很容易找到句子“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来给课题释义,很快扫清了阅读障碍。
(二)“泡泡”置于文中,学而有悟
“泡泡”提示语有时会出现在文本的关键句子中,或者分散在关键段落中。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的“泡泡”点明“冒”字用得真好。大家在回顾《燕子》一课时试着仿写“小泡泡”:“我知道‘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中的‘凑用得好,因为……”“我知道‘偶尔沾了一下水面中的‘沾用得很到位,因为……”“我能猜出‘伶俐可爱是指聪明令人喜欢的,因为……”以此类推,学生可以在更多文中尝试写一写,形式不限,提示引导型也可,方法归类型亦行。当学生积极参与“泡泡”提示语的书写时,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多次尝试后,“泡泡”就会越写越好。
(三)“泡泡”置于末尾,学无止境
“泡泡”提示语若放在文章末尾,则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的意图。如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以泡泡“我能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收尾,《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以泡泡“植树节的时候,我们也去植树吧”结束。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一文时,学生在“泡泡”提示语的引导下写出了多种答案。
一个小泡泡,藏着大智慧。一串小泡泡,含着大学问。总而言之,通过对统编教材中的提示语进行解析与探索,教师能明确“泡泡”的类型,了解使用方法和仿写技巧。泡泡虽小,功能无限。学生通过它能在细微处见真知。教师关注它,使用它,可发挥其无限功能。
参考文献:
[1]葛美红.要重视对“泡泡”导学功能的认识与运用——以人教版小语三上册教材为例谈[J].作文教学研究,2015(1).
[2]任卓,谭漩.小学语文教材中“泡泡提示语”的解读与使用——以人教版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2).
[3]翟长智.小学语文课文中“泡泡”提示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9).
[4]蓝淑青,黄婉琼.“泡泡”提示语在“趣、活、实”语文课堂中的巧用[J].教育现代化,2018(40).
[5]张嵩鹏.全面开发语文教材不忘关注课本中的小泡泡[J].写作(下旬刊),2016(11).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心小学? ?3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