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做主

    李怡霏

    快到重阳节了,我们要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过节。孩子们打算表演中班去敬老院时的节目《感恩有你》。排练时,大部分大班孩子已经记不住一年前的动作,但是音乐停止时歌声却没有停止,孩子们一直整齐地继续唱着这首歌。可能这跟他们在中班时到敬老院表演的经历有关。孩子们对这首歌曲有了情感上的理解,所以过了一年还记忆犹新。我突然有了新想法,问他们:“《感恩有你》这首歌你们想天天唱吗?”很多孩子都表示很喜欢这首歌曲,愿意天天跳。于是,我接着问什么时候合适。

    媛媛说:“做操的时候跳。”文文说:“做操的时候不合适,因为别的班的小朋友不会呀!”萱萱说:“那我们可以早上来的时候跳。”文文又说:“我来得晚,我就跳不了了呀!”萱萱说:“那我们找一个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吧?”桐桐说:“那我们就在每次上课前,把原来的音乐换成《感恩有你》,不就行了吗?”大家都赞同。

    从那天起,孩子们每天都是那样富有感情地跳,一个学期依然感情不减。我和刘老师决定采访一下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感恩有你》这首歌。

    媛媛说:“我听到这首歌想到了鼓励我、扶起我、哄我开心的人。”晓晓说:“这首歌曲里歌词没有唱到的人,我也会想起。”天天说:“我很喜欢雨,喜欢流水,这首歌会出现,所以我喜欢。”小叶子说:“我听到这首音乐不只是感恩身边的人,我们还要感恩大自然。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就会好,身体好了,不得病。”舟舟说:“听完这首歌,我发现身边帮助过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媛媛说:“原来我们只知道感谢身边的人,听完这首歌,我知道要感恩身边的人。”

    刘老师又好奇地问:“感谢和感恩有什么区别呢?”媛媛说:“感谢是谢谢他、但不用永远记住他,感恩是我们一辈子都要记住。”舟舟说:“感恩是有爱的,感谢只是‘谢谢。”文文说:“感谢是帮助我做了一件小事情,感恩是帮助我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桦桦说:“感谢就是我不会画画,他帮助我画画。感恩是有一个人对你帮助特别大,就像爸爸妈妈,我们以后还要报答他们的。”

    孩子们朴素的解释让我深刻地感受到音乐与情感、生活的密切关系。如果我们没有去敬老院表演这个节目,而是直接一遍一遍给孩子听、让孩子跳,也许他们不会对这首音乐作品有这么深的理解。对音乐的感受其实是结合生活、结合体验获得的。经过长期的渗透,音乐和情感很自然地建立起了联系,音乐的魅力感染了孩子们,也打动了我。

    午睡音乐诞生

    一日生活中哪些环节可以渗透音乐呢?这一天,刘老师和孩子们展开了交流。

    刘老师:“你们觉得什么环节需要音乐呢?”好几个孩子回答午睡,刘老师好奇地询问为什么。妮妮回答:“因为我们班只有午睡环节没有音乐。”刘老师又问:“你们是因为这个环节没有音乐,还是真的需要在睡觉的时候听一听音乐呢?”大伟说:“我在家睡觉前都是听故事,我想换一换,改听音乐。”文文说:“我小时候睡觉,妈妈给我唱歌,现在我大了,就没唱过。我也想睡觉的时候再听一听妈妈唱过的歌。”妍妍说:“我觉得睡觉前听一听音乐会让我心情好。”

    刘老师尊重了孩子们的意愿:“那好,那咱们班就在睡觉前听一听音乐。可睡觉前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孩子们说,要安静、温柔、比较慢、比较低、不能太吵的的音乐。刘老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鼓励他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找一找这样的音乐。同时,刘老师也在微信群里向家长介绍,争取家长支持。

    本以为有家长的帮助,音乐选择方面能有所把关,但意外发生了!家长发来的音乐和我们预想的不太一样,居然有广场舞音乐、戏曲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我们决定不替代幼儿做决定,而是将家长提供的这些音乐进行分类,每个类型中挑出一首曲子让孩子们听,看看适合不适合,再继续选择具体音乐。

    第二天,刘老师拉上了睡眠室的窗帘,请孩子们坐在垫子上,闭上眼睛倾听、感受音乐。第一首是《最炫民族风》,孩子们听到一半就发现:“这音乐不合适,太吵了!”显然,广场舞音乐都不合适。接下来,又播放了带有京剧特点的歌曲《梨花颂》,桐桐说:“这曲调让人睡不着,音高让人觉得刺耳,歌词里面唱的‘啊啊啊让人觉得有点晕。”孩子们接触京剧就比较少,都不太愿意接受,所以这类戏曲音乐也不能用。接著播放了《月光的云海》,文文一听就说:“这首音乐很好听,睡觉前听肯定很美。”睿睿说:“这首音乐比较低、慢,睡觉前听很舒服。”媛媛说:“我感觉很温柔,听到后我的身体很舒服,很放松。”大家一致认为这首乐曲很适合。倒数第二首是《摇篮曲》,播放了不到一分钟,孩子们就说:“特别合适!”最后是钢琴曲,文文说:“钢琴曲的曲调不稳定,一会快,一会慢,音乐一会高一会低的。”其他小朋友也附和:“对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钢琴曲也被淘汰了。

    最终,大家确定了《月光的云海》《摇篮曲》《明天会更好》为午睡音乐。刘老师问:“咱们先放哪首音乐呢?”大家都认为在脱衣服的时候听《明天会更好》,上床的过程中听《月光的云海》。等这两首音乐都放完,大家差不多都躺在床上了,正好听着《摇篮曲》睡着。

    当天中午,孩子们伴随着这三首音乐进入了午睡环节。很明显,我们能感觉到孩子们真的在听音乐,以前翻身、玩手、小声说话的现象都消失了,孩子们一直很安静地躺在床上听。

    睡醒后,刘老师问小朋友:“今天睡觉的时候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呀?”乐乐说:“我听着音乐不翻来翻去了。”文文说:“我听着音乐感觉身上不痒了。”晨晨说:“我听着音乐睡得快了,睡得香了。”晓晓说:“我想弹一首曲子给小朋友睡觉听。”桦桦说:“我想起床的时候也听音乐,可以吗?”刘老师说:“当然可以,你这个想法很好,接下来咱们可以尝试。”

    这次大胆的尝试让我们很惊喜:孩子们完全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明确什么样的音乐合适,他们对音乐是理解的、有欣赏能力的,他们的参与还改善了活动的质量。

    起床音乐再研究

    桦桦想在起床的时候听音乐,新的活动随之引发。同样,刘老师先问孩子:“你们觉得起床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大家一致认为需要开心、节奏快、好听的音乐。幼儿和家长都很积极地寻找到五花八门的音乐,大概有50多首!

    孩子们每天中午起床的时候都听一听,每天听几首,并从中选出合适的音乐。连续五天,通过大家的第一轮筛选,选出了12首音乐。音乐还是太多,孩子们决定再选一次。这回采用了分组欣赏并讨论的方式。媛媛组分享的理由是:“我们选的是有小孩唱的、欢快的、听起来舒服的。”高兴补充说:“我们组选的都是中低音,没选特别高的音乐,那种不适合起床。”滔滔组分享:“我们选的起床歌曲都不是太快的、也不是太慢。”舟舟组的理由是:“我们组选的《白龙马》,会唱了才有感觉,边唱边起床。”安安补充说:“还有很有感情的歌曲。”

    大家最后选择出来的六首音乐特别有意思,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有起床时让我们听着特别快乐的《魔法的城堡》,有歌词本身就是唱起床的《快乐起床歌》,有孩子们都愿意边起床边跟唱的《白龙马》,有歌词特别好玩的德国经典儿歌《Schnappi》,以及充满异国情调的《乌兰巴托的爸爸》。

    孩子们多元的选择让我意外,也让我感叹:他们不仅很明确起床的需要,对音乐有辨识能力,还有接触、吸纳新元素的音乐学习好奇心。他们能选择,而且很清楚为什么这样选择。这些卓越的表现不禁引发了我的反思。

    小结

    这些惊喜让我们更加坚定:在一日生活环节的音乐提供和选择上,幼儿也可以自己做主。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选择,他们会更想去听音乐、能更专注地听音乐,能更主动、深入地去感受、理解音乐。

    让幼儿参与一日生活环节音乐的选择,使我们班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一日生活环节完成得更好。由于自主参与音乐的选择,儿童完成各环节活动的状态和效果都有所提升,更加理解环节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更愿意主动地遵守和执行。

    幼儿的音乐学习更加主动和深入。在这几次筛选环节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接触了几十首音乐,这在以前常规性的音乐学习中是不可想象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接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傾听,认真地感受、思考、比较。从多个维度发现各自音乐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做出是否合适的判断。幼儿参与到音乐环境的创设之中,他们所选择的音乐也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就是最自然的生活中的音乐教育。

    幼儿更有责任感,更加自信和自主。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收获的是孩子们的自信。因为为自己而做,所以他们会特别认真地对待。因为有权利做主,所以他们敢想、敢说、敢做,逐渐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这些可喜变化激励着我们继续尝试,因为我还发现,在幼儿和家长所提供的音乐中,流行歌曲占大部分,这显然和当前家庭的音乐审美习惯、趣味有关。幼儿园毕竟是教育机构,教师要发挥教育导向功能。面对纯音乐少、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缺失的音乐环境,如何丰富幼儿所处的音乐环境,教师应怎样发挥作用,这将是我的下一个研究问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