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节能减排是目前政府工作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给河南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十三五”政策提出的碳排放量为约束条件,对样本区间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河南省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在排放总量稳定,排放弹性系数锐减的研究结果基础上,从减总量、削单项、促高效三个角度提出河南省能源结构优化发展对策。
关键字:能源消耗;碳排放;结构优化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已经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的恶化。寻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管理对策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源的使用是城市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对能源结构和碳排放量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整体来看,目前对于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研究方法非常多样。本文将问题聚焦于河南省“十二五”政策期后的特殊节点,从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联性入手,以推进节能减排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河南省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主要是检验新形势下河南省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和效果,为推进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思路。
一、河南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特点
1.能源消耗总量阶段性变化
“十二五”之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2011至2013年间,能源消耗总量出现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主要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第二阶段是2014和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变缓。第三阶段是2016年后,能源消耗总量开始慢慢减少,但是减少的量还是非常少的。
2.能源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河南省万元产值能源消耗几年间从0.7下降到了0.5,节能6.4亿吨标准煤。2017年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2.3亿吨,以年均1.9%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8.5%的增长。且2012年前经济增长靠能源消耗的拉动比较凸出,但在2016年后,河南GDP高速增长,但能源消耗却呈现负增长。明显看出,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3.能源消耗比例仍以煤为主
多年来河南的大类能源消耗比例没有大的改变。虽然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调控下,煤炭资源的消耗呈现了逐年递减的态势,但是降幅较小。同时可以看到,其他能源消耗的比例有些许增加,但也不明显。虽然河南省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增设城市天然气管网,开发先进生物质能,建设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提高风电、光伏等装备水平。但整体来看,煤炭依然占了河南能源消耗的绝大比重。
二、河南省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1.碳排放量计算
本文主要参考《河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11-2017年间数据,主要反映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效。
本文中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参考的是2006IPCC(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具体计算方法是:
碳排放量=燃料释放热量×碳排放系数
其中:碳排放量指某种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燃料释放热量指某种燃料消耗释放的总热量。碳排放系数见表1。
2.结论与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见图1),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的能源消耗总排碳量基本持平,仅有比较小的增长。各大类能源消耗的排碳量也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均呈现出煤炭消耗的排碳量比重最高,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这一特点与河南省能源消耗的结构特点是高度一致的,从万元GDP排碳量来看,呈现了态势明显的下降趋势。万元GDP能源消耗与万元GDP碳排放量关联特征完全一致,消长异步。随着GDP的快速增长,碳排放总量增速开始减缓,持续下降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说明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具有决定作用。
三、河南省能源结构调整对策
1.调整能源结构比重,积极开发新能源
河南省需要积极开发新的能源,以到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有着充足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生物质能。2017年,河南省可用于生物质发电的稻秆可供应量为600万吨,相当于300万吨标准煤。在天然气的开发和应用上,河南省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的“气化河南”工程,为各城市新增天然气80亿立方米以上,提高城镇居民燃气普及率,代替燃烧煤炭,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河南已经开始逐步规划建立核电站,未来,核能将会在河南的能源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降低河南省的碳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致力研发新技术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新的能源依然无法代替煤炭在河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地位。因此,在大力寻找新能源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技术,从煤炭的生产、使用等环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改进科学管理,目标在于实现能耗低、无污染的工艺流程,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国际上的主要使用的技术是粉煤燃气型技术包括输运床气化技术(TRIG)和鲁奇移动床气化技术(Lurgi)。中国石油大学的教授田原宇带领低碳能源团队开发出了适于利用中高挥发分烟煤和褐煤等中低级煤的分级热解气化技术(CPG),其特点是高碳转化率、高燃气热值、低污染排放、低能耗,实现中低阶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了碳排放量。河南省在开发新技术上,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政策上、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高自身的煤炭清洁技术,助力煤炭变身,提高煤炭燃料在河南省的能源结构改革发展中的竞争力。
3.控制高碳能源消耗总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8年《河南经济蓝皮书》中指出,2013~2017年,全省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6%,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1、6.1、11.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第二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不仅可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还可以降低污染。在一些發达国家的GDP总量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河南省想要减少污染,就要进行城市转型。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河南省从农业大省转向工业大省,未来,在全国节能减排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向着服务型大省迈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河南省统计局,2016
[2]王笑天、焦文献、陈兴鹏、张子龙.河南省能源消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10)
[3]彭水军、张文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5(01)
关键字:能源消耗;碳排放;结构优化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已经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含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的恶化。寻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管理对策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源的使用是城市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对能源结构和碳排放量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整体来看,目前对于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研究方法非常多样。本文将问题聚焦于河南省“十二五”政策期后的特殊节点,从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联性入手,以推进节能减排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河南省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主要是检验新形势下河南省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和效果,为推进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思路。
一、河南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特点
1.能源消耗总量阶段性变化
“十二五”之后,河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2011至2013年间,能源消耗总量出现了比较快速的增长,主要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第二阶段是2014和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变缓。第三阶段是2016年后,能源消耗总量开始慢慢减少,但是减少的量还是非常少的。
2.能源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河南省万元产值能源消耗几年间从0.7下降到了0.5,节能6.4亿吨标准煤。2017年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2.3亿吨,以年均1.9%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8.5%的增长。且2012年前经济增长靠能源消耗的拉动比较凸出,但在2016年后,河南GDP高速增长,但能源消耗却呈现负增长。明显看出,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3.能源消耗比例仍以煤为主
多年来河南的大类能源消耗比例没有大的改变。虽然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调控下,煤炭资源的消耗呈现了逐年递减的态势,但是降幅较小。同时可以看到,其他能源消耗的比例有些许增加,但也不明显。虽然河南省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增设城市天然气管网,开发先进生物质能,建设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提高风电、光伏等装备水平。但整体来看,煤炭依然占了河南能源消耗的绝大比重。
二、河南省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
1.碳排放量计算
本文主要参考《河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11-2017年间数据,主要反映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效。
本文中计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参考的是2006IPCC(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具体计算方法是:
碳排放量=燃料释放热量×碳排放系数
其中:碳排放量指某种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燃料释放热量指某种燃料消耗释放的总热量。碳排放系数见表1。
2.结论与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见图1),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的能源消耗总排碳量基本持平,仅有比较小的增长。各大类能源消耗的排碳量也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均呈现出煤炭消耗的排碳量比重最高,其次为石油和天然气。这一特点与河南省能源消耗的结构特点是高度一致的,从万元GDP排碳量来看,呈现了态势明显的下降趋势。万元GDP能源消耗与万元GDP碳排放量关联特征完全一致,消长异步。随着GDP的快速增长,碳排放总量增速开始减缓,持续下降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说明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具有决定作用。
三、河南省能源结构调整对策
1.调整能源结构比重,积极开发新能源
河南省需要积极开发新的能源,以到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有着充足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生物质能。2017年,河南省可用于生物质发电的稻秆可供应量为600万吨,相当于300万吨标准煤。在天然气的开发和应用上,河南省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的“气化河南”工程,为各城市新增天然气80亿立方米以上,提高城镇居民燃气普及率,代替燃烧煤炭,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河南已经开始逐步规划建立核电站,未来,核能将会在河南的能源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降低河南省的碳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致力研发新技术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新的能源依然无法代替煤炭在河南省能源消耗结构中的地位。因此,在大力寻找新能源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技术,从煤炭的生产、使用等环节,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改进科学管理,目标在于实现能耗低、无污染的工艺流程,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国际上的主要使用的技术是粉煤燃气型技术包括输运床气化技术(TRIG)和鲁奇移动床气化技术(Lurgi)。中国石油大学的教授田原宇带领低碳能源团队开发出了适于利用中高挥发分烟煤和褐煤等中低级煤的分级热解气化技术(CPG),其特点是高碳转化率、高燃气热值、低污染排放、低能耗,实现中低阶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了碳排放量。河南省在开发新技术上,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政策上、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高自身的煤炭清洁技术,助力煤炭变身,提高煤炭燃料在河南省的能源结构改革发展中的竞争力。
3.控制高碳能源消耗总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8年《河南经济蓝皮书》中指出,2013~2017年,全省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6%,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1、6.1、11.2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第二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不仅可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还可以降低污染。在一些發达国家的GDP总量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河南省想要减少污染,就要进行城市转型。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河南省从农业大省转向工业大省,未来,在全国节能减排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向着服务型大省迈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河南省统计局,2016
[2]王笑天、焦文献、陈兴鹏、张子龙.河南省能源消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10)
[3]彭水军、张文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