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诗兴品诗意悟诗情
吴月婷
【摘 ? 要】古诗教学中,运用吟诵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赏边仿,加深对吟诵的印象,夯实基础;将感性的体悟和理性的讲解结合在一起,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从易到难,由扶到放,给学生搭建自主吟诵的阶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吟诵;核心素养
吟誦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关于古诗文的读法,是按照一定规则,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读,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艺术感。古诗教学中,运用吟诵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和提升审美能力,使他们亲近古诗词,欣赏古诗词,体验其中包含的情感,进而主动学习,积淀知识。
一、边赏边仿,夯实基础
吟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如何将之与朗读区分开来?这就需要学生去大量地聆听,通过这种感性的方法,捕捉到吟诵与朗读的不同特点。
(一)同调积淀
吟诵有其基本特点。学生如果掌握了各种吟诵调的特点,将之运用到古诗学习当中,那么,即使离开课堂,读到任何一首古诗,也可以将其吟诵出来。
为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坚持让学生不断地聆听、模仿同调的古诗吟诵,甚至可以把一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分类,将“平起类”和“仄起类”分开,同类的放一起教学。一开始,学生需要听很多遍,一句一句跟着吟很多遍,才能学会吟诵一首诗。但很快,他们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平起类”和“仄起类”调子是各有规律的,同类的诗吟起来差别不大。这就好像学习同一个旋律的歌曲,一旦会唱第一段歌词,即使第二段歌词稍有变化,也能很快学会。同理,学生在学习了几次之后,就能达到只听一两遍或只跟着吟一两遍就立刻学会的程度。
(二)异调激趣
之所以要一直听同一个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调的特点与吟诵规律。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再不断地让学生重复同一个调,学生就很容易感到厌倦,学习兴趣会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引入不同的吟诵调。因为吟诵调其实是依托各地方言产生的,所以建议教师可从本地口音的吟诵调入手,再逐渐辐射开去。
下面这个课例展示了如何在学习了普通话平调的基础上引入不同的吟诵调。
(生用普通话平调吟诵了《独坐敬亭山》)
师:同学们,其实这首诗用浙江吟诵调还可以这样吟。
(师示范吟诵戴君仁先生的浙江吟诵调。生觉得很新鲜,纷纷自己模仿着小声吟诵几句)
师:看来大家都很有兴趣,我们就来学学看吧。
(师吟一句,生跟着吟一句。两遍后,师生一起吟诵整首诗)
师:用这个调也可以吟诵以前我们读过的仄起五言诗,比如《风》。
(师起头吟第一句,生用浙江吟诵调吟诵《风》)
师:还可以用来吟诵《登鹳雀楼》。
(生直接用浙江吟诵调吟诵《登鹳雀楼》)
从这个课例中不难发现,在有了一定的吟诵基础后,学生掌握新的吟诵调比较快,不仅不会排斥,反而更有兴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学习了普通话平调后,学生已经了解了吟诵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虽然他们还不能宣之于口,但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其次,选用浙江吟诵调,虽然不是用方言吟诵,但这个调的血脉扎根在浙江本土的民歌、方言之中。正如北京调会有京剧的味道,浙江调则略有越剧的味道,与浙江人有着天然的亲和性。最后,普通话平调相对而言比较平淡,韵律的变化不如地方方言调明显。因此,地方方言调更能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喜爱之情。
二、讲悟结合,学法指引
学习吟诵是要讲究方法的,既需要感性的体悟,又需要理性的讲解。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穿插,是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提前标注
初学吟诵时,教师要对古诗的格律,也就是平仄、韵脚等进行知识普及。如果仅仅依靠讲解来学习,是绝对不够的。理论必须通过实践进行巩固,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模仿吟诵,但这又很容易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论和实践之间始终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沟渠。如何填平沟渠,架起通途?使用标注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标调,就是将古诗每个字的平、仄标出来,特别是韵脚可以通过标调得到体现和重视。教师可采用《我爱吟诵》一书中的标注方法,将平声分为三类:短平,一三(五)字之平声,标为“‐”;中平,二四(六)字之平声,标为“—”;长平,押韵之平声,标为“——”。仄声分为两类:上声与去声,标为“│”;入声,标为“!”。
如上文的《独坐敬亭山》,标注后是这样的。
││‐ —│ ?‐—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样一标注,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一首“仄起”的五言诗,用“仄起”的调子来吟诵即可。而且哪个字该拉长,哪个字该吟得特别短促,哪个字要拖长音,拖多长,都非常清楚。
教师可以一开始教学生将整首诗都标注,让学生形成感受字音平仄来吟诵的习惯,接着就可以慢慢将标注减少为只标二、四(六)字和韵脚,直至最后不再使用标注就可以直接吟诵。
(二)比较感悟
除了“平长仄短、入短韵长”这一规律外,古诗吟诵还要遵循“依义行调、依字行腔”“平低仄高、虚实重长”等基本规则。但如果只是这样讲解,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且难以在吟诵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教师倒不如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恰当的时机渗透这些规则,让他们通过比较感悟的方式,产生“使用了规则,吟诵时会更美”的体悟。
请看《望庐山瀑布》的吟诵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中,“飞流”都是平声,“直下”是仄声,但你们吟的调子都很高,别忘了“平低仄高”的规律。听老师吟这句。
(师范吟,“飞流”调子低,“直下”慢慢升高,“三千尺”高在“尺”上)
生:感觉更有变化了。
生:有种越来越惊叹的味道。
师:你们觉得以李白当时观看庐山瀑布的心情而言,哪种更适合呢?
生:老师这种。
师:所以我们吟平声,适当把调子放低,吟仄声,就把调子扬起来。
(师再次范吟第三句,生跟着吟同一句)
师:我们把整首诗再吟一遍,注意平低仄高。
(师生齐吟。在第三句首处,师声音放响压低)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吟诵时把平声的调子唱得比较高,反而显得仄声低了。这样一来,不仅显得诗歌没有曲调变化,还会对诗歌情感的表达造成阻碍。教师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平声调子放低的好处,再通过反复的吟和教师的引领来巩固这种认知,促使学生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
三、由扶到放,自主吟咏
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吟诵的阶梯。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一次次的学习,从易到难,由扶到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
(一)迁移仿调
如果每一次古诗教学都从最基础的格律知识讲解开始,再标调,然后学习调子,那么教学效率必定低下。教师可以对过去所学的古诗进行整理、比对,帮助学生迅速唤醒记忆,使其迁移模仿学过的吟诵调,快速地掌握一首诗的吟诵方法,达到开口吟唱的目的。
请看《游山西村》的教学片段。
师:这首诗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笑”,是仄声,属于——
生:仄起。
师:仄起调的诗我们学过——
生:《咏柳》《春日》。
师:还记得怎么吟吗?我们来吟一吟。
(生吟诵《咏柳》《春日》)
师:试着用同样的方法来吟诵吧。
(生先尝试自己吟,再齐吟,然后个别吟。师的指导穿插其间)
仿调首先要唤醒记忆,也就是把一些吟诵的规则和学过的调子想起来。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提示学生发现《游山西村》是“仄起”的,再回忆曾吟诵过的同类诗,然后通过吟诵一次回忆调子,再将调子迁移到新学的《游山西村》上。这样一来,既省去了很多重复授课的时间,又让学生明白了以后自己該如何去仿调吟诵。
(二)拓展吟调
根据遗忘规律,学生学习吟诵调时,最好进行密集巩固,这样他们才不会轻易遗忘调子。但教材中有关古诗的课文,通常每次只安排两到三首,而这几首诗中可能五言、七言、平起、仄起皆有。一般来说,一节课往往只学一首诗,缺乏密集巩固的机会。因此,教师最好在学完一首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可以将同调的诗放一起,巩固调子,也可以吟一吟同韵脚的诗,感受韵脚所蕴含的类似情感。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为例。
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押的是“iu”韵。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些惆怅。
生:有点绵长,似乎在忧伤着什么。
师:是啊,李白选择了“iu”韵,整首诗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就更浓厚了。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押“iu”韵的这两首诗(出示《闺怨》《峨眉山月歌》),试着吟一吟。
(生尝试吟这两首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都有一种忧愁、思念的感觉。
生:有点伤感的味道,好像在思念着谁。
师:是的。通过吟诵,我们发现押“iu”韵的诗往往都带有这样的情感色彩。
这堂课里,教师选择拓展的两首诗不仅都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押同样的韵,并且也都是平起的,所以学生只要直接将调子套用上去就可以吟诵了,大大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让他们品味了同一个韵脚的古诗所蕴含的类似情感。这对他们之后理解相同韵脚的诗大有裨益。
(三)个性创调
这个境界要求学生完全不需要教师的引导,就能熟练地运用吟诵规则去创作具有自己个性、最适合自己的吟诵调。教师只要从旁稍加点拨,协助他们略作修改以体现吟诵的音律美即可。这时,教师要做的是设置情境和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创调的需求。
首先,可以模拟情境。教师将古诗的故事内容或背景资料作为情境创设的依据,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以情境演绎的方式,让学生登台表演,并吟诵古诗,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其次,可以团队展演。这个方式更多地体现团队合作式的个性化展示,吟诵的方式更丰富。为了让每个人的调子相互融合,又体现自己的特色,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健顺,陈琴.我爱吟诵[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2]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向春.吟诵与诗教[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杨玫.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5]董运玲.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黄澜.浅谈古典诗词的吟诵[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7]王向东.诗歌诵读教学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3(22).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 3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