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建议

    陈月清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益,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教学設计是教学通向最优化境界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设计,它是一个分析教与学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评价和修改,使之达到教学优化的微观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建议主要围绕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环境构建、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设计编写等几个方面来展开。●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估以及考试命题的依据。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每位教师都应该领会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内涵描述、具体表现和水平分级。例如,在“信息意识”中,强调学生要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主动去选择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察觉到信息的变化,采取有效策略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内容是否准确等。

    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颁布最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那么,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2018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出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纲要注重小学与初中的有效衔接(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设计),同时与高中新课标在理念上的衔接较好。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纲要,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各学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其相互衔接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纲要)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资源。目前,经审定的信息技术教材版本较多,如人教版、教科版、地图版和苏科版等,教师应多方收集并通读这些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程度要求和风格特点等,以此来确定需要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确定,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每一个技能操作、每一个实践应用进行认真解读,要根据不同学段要达成的水平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在数据加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 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纲要)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对学情的分析,不只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还要体现时代性,嵌入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历的社会生活。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了解与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只有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学,才会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环境构建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是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包括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两大方面。基础设施包括学生用电脑(每人一台,通外网)、多媒体教学软件、普通白板、液晶投影仪(或多媒体触控一体机)等。教学资源可以分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软件、学习网站等)和非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图书、报刊、实物等)两种。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构建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已有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工具,利用与创建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来开展教学。● 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需要而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本义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及教学发展的要求出发,围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探讨并选择符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分析和总结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态度。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加强个案剖析和反思,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展开、学习有效性的提高等角度,加强对各种教学方式实施细节的总结、提炼和选择,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基本课型。● 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围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内容的呈现、师生活动的安排、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角度,加强对教学诸环节的研究。

    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程序设计,一般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核心问题:一是组员的构成与分工;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与要求;四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五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设计编写

    在教学设计的编写中,要围绕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得怎样、怎样调整这五个问题,深入开展教学研讨和反思,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设计的编写工作,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一份教学设计大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科核心素养;②课程标准要求;③学业要求;④学情分析;⑤教学目标;⑥教学重难点;⑦教学策略分析;⑧教学环境;⑨教学过程设计。

    以上介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当然,做好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这几个环节,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实践。相信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为上好信息技术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