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将艺术实践融合于理论教学在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
林早 何飞龙
摘要:文章针对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有“学”无“美”的状况,在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中选择古琴艺术为专题,尝试将基于艺术实践的审美教育与美学理论学习相结合,探索将艺术实践融合于理论教学在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艺术实践;理论教学;美学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人类感性经验密切相关的美与艺术,但其在“学”的方法论意义上却主要倚重理性逻辑思辨。美学的学科特性使得美学的学习与研究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学习和研究美学需要有运用理论范畴进行逻辑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和研究美学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感受力,需要有审美的敏感。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了第一种能力,我们的美学可能会有“学”无“美”;缺少了第二种能力,我们的美学则可能是有“美”无“学”。从目前美学的学科归属(美学是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及与此相应的教学配备来看,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主要由各高校的哲学学院承担,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美学理论能力的培养。这种重视学生理论能力培养的教学客观上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美学理论、史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美学范畴的体系性认知,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性写作必需的逻辑思辨。但就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美与艺术而言,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有效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感性审美能力,则学生在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具体的审美现象时,由于缺乏审美感受力,就往往无法在抽象的美学理论与具体的审美现象之间建立内在联系。这种缺失反映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论文写作中就是审美现象性描述与理论范畴论述的各说各话。学生往往无法将概念形态的逻辑思辨应用到审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无法打通从个体审美经验通向哲学理性思辨的理路,从而也就无法对美学之为美学的理论特殊性建立深入的理解。
据此反思,笔者在贵州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中选择古琴艺术作为研究专题,尝试将基于古琴艺术实践的审美感受力培养与基于琴学文本的理论学习相结合,探索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实验模式。
一、 教学实验目标及前期设计
笔者在“艺术学专题研究”这门课程中开展教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和培养美学专业研究生在美学理论范畴与艺术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将美学理论的逻辑思辨应用于具体艺术的考察、考证。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笔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资源的组织问题。笔者开展此次教学实验可借助以下资源。
校内:第一,贵州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各艺术科系师资力量完备,可以辅助本次教学实验进行联合教学。第二,贵州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配套的美学实验室内配备有可供教学使用的乐器及多媒体设备。
校外: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有“送艺术进高校”的工作计划,可以辅助本次教学实验进行联合教学。
经笔者与各方联系交流,结合贵州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实验室配备乐器的情况,笔者最后选定将“古琴”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专题,并邀请到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的吴曦老师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古琴教师。
“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实验分别由两位老师从琴学理论学习与古琴艺术实践两方面进行。整个教学实验安排共18周,每周2课时,古琴美学理论课与古琴艺术实践课隔周授课,共36课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琴课的教授,除了计划内授课的美学研究生外,还吸引了艺学研究生、中国哲学研究生以及美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的参加。
二、 教学实验内容
“艺术学专题研究”教学实验由琴学美学理论课与古琴弹奏课配套组成。琴学理论课安排在单周,古琴艺术实践课安排在双周。从教学目标出发,实验教学以琴学理论研究性学习为主,以古琴艺术实践教学为辅,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理论文本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建立经验的、思辨的联系,通过实践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艺术研究。琴学理论课与古琴艺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分别安排如下:
(一) 琴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
鉴于本门课程专题研究的性质,教师主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琴学原典蔡邕《琴操》、嵇康《琴赋》、徐上瀛《溪山琴况》,以及有代表性的乐论原典《礼记·乐记》作为教学的理论文本。在教学形式上,课程采取教師讲授与学生研讨结合的方式。课程后半程基本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研讨性学习为主。教师将第13、15、17周的课堂设计为琴学沙龙形式,限定研讨文本——徐上瀛《溪山琴况》,限定研讨内容——《溪山琴况》中的审美况味,规定学生做学术发言。该沙龙对教学计划外的教师、学生开放,鼓励其他教师、学生对做学术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及做出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徐上瀛《溪山琴况》作为琴学沙龙研讨专题是因为该文本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古琴的文化源起、文化功能、演奏技术、美学风格、美学思想等。布置学生对该文本中的具体况味范畴进行解读、阐发,一方面使学生的研讨主题相对集中和具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本次实验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二) 古琴艺术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国音乐美学精神的乐器。相较其他乐器,古琴入门所需的演奏技法相对简单,但古琴音乐审美所需的理解印证又相对较高,因此古琴是一门十分适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成人学生修习的艺术。
通常一对一的古琴教学从零基础到弹奏古琴开指曲(古琴学习的第一首琴曲)大概需要10次课(每课1小时)。本次教学实验中的古琴艺术实践课是一对多授课,每次的授课时长为2小时,共9次课。鉴于本次教学的实验性,承担古琴艺术实践教学的吴曦老师特别设计了讲义及配套练习曲。在教学形式上,课程采取教师讲授示范及学生练习的形式。由于艺术实践学习重操作的特殊性,从第二次课开始,学生的操作实际上分为教师讲授新内容前的还课(学生弹奏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检查学生课下练习的效果)以及教师讲授新内容后的练习(学生试奏新指法或新练习曲,教师进行指导)。经过9次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古琴演奏的基本指法,能看懂古琴减字谱,体验古琴音声表现,能试奏一首简单的古琴曲。
三、 教学效果检验与反馈
本次以“古琴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学专题研究”实验教学最后以学生对校内师生做公开的琴学沙龙研讨,以及学生根据沙龙发言撰写的课程论文来反映教学成效。以下是《溪山琴况》琴学沙龙的学生发言目录:
在琴学沙龙中,提交发言的同学大都能较好地从对《溪山琴况》文本的细读出发,结合自己的古琴实践体验,将古琴艺术的音声、技法层面与美学、文化层面联系起来对具体的古琴况味进行分析论述。
如兰雪同学的发言“音意相和,众妙归焉——对《溪山琴况》中‘和况的解读”,在从技之和、律之和、心之和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中的“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时,既能具体用古琴调弦、古琴指法(绰注)作为例证分析,又能理出从具体技法之和上升到精神之和的逻辑递进关系。又如赵媛媛同学的发言“远以神行,悠悠不已——解析《溪山琴况》中的‘远况”,具体探讨了琴曲意境之远与弹琴需注重的气息修养之间的内在关系。再如龚婷婷同学的发言“声与意交,意与人合——以琴声、琴意、琴人论‘清况”,在论述中能结合弹琴的身心准备以及指法训练来理解和阐发文人琴讲究的“清”的人格修养等等。
学生们在每次发言之前都以小论文的形式撰写了发言稿,并根据参与沙龙的教师、同学的提问及建议做修改,最后完成本门课程的课程小论文。其中,一些较为优秀的论文已获学术期刊录用。如兰雪的论文被《美与时代》期刊录用发表,赵媛媛的论文被《文学教育》(中旬刊)录用发表。
除以学术发言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效外,学生们在沙龙活动中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在古琴艺术实践环节中的收获与困惑:
关于美学的学习,朱光潜先生有一句名言“不通一藝莫谈美”。从本次教学实验最后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来看,虽然有少部分同学反映通过9次课的学习达到古琴入门是一种额外的学习压力,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在本次实验教学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但绝大多数同学通过本次教学实验积累了艺术经验和审美理解,能理论联系实践、较有自信地完成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美的艺术学研讨,部分同学完成的研讨论文还达到了公开发表水平。从学生学术研讨的主题提炼、内容组织、逻辑思辨来看,学生们普遍能有意识地将古琴审美经验与琴论范畴相结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感性审美融于逻辑思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美”中有“学”,“学”中有“美”的美学研究。
编辑∕杨波
摘要:文章针对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有“学”无“美”的状况,在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中选择古琴艺术为专题,尝试将基于艺术实践的审美教育与美学理论学习相结合,探索将艺术实践融合于理论教学在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艺术实践;理论教学;美学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与人类感性经验密切相关的美与艺术,但其在“学”的方法论意义上却主要倚重理性逻辑思辨。美学的学科特性使得美学的学习与研究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学习和研究美学需要有运用理论范畴进行逻辑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和研究美学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感受力,需要有审美的敏感。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了第一种能力,我们的美学可能会有“学”无“美”;缺少了第二种能力,我们的美学则可能是有“美”无“学”。从目前美学的学科归属(美学是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及与此相应的教学配备来看,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主要由各高校的哲学学院承担,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美学理论能力的培养。这种重视学生理论能力培养的教学客观上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美学理论、史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美学范畴的体系性认知,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性写作必需的逻辑思辨。但就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美与艺术而言,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有效地培养、提升学生的感性审美能力,则学生在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具体的审美现象时,由于缺乏审美感受力,就往往无法在抽象的美学理论与具体的审美现象之间建立内在联系。这种缺失反映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论文写作中就是审美现象性描述与理论范畴论述的各说各话。学生往往无法将概念形态的逻辑思辨应用到审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无法打通从个体审美经验通向哲学理性思辨的理路,从而也就无法对美学之为美学的理论特殊性建立深入的理解。
据此反思,笔者在贵州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中选择古琴艺术作为研究专题,尝试将基于古琴艺术实践的审美感受力培养与基于琴学文本的理论学习相结合,探索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实验模式。
一、 教学实验目标及前期设计
笔者在“艺术学专题研究”这门课程中开展教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和培养美学专业研究生在美学理论范畴与艺术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将美学理论的逻辑思辨应用于具体艺术的考察、考证。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笔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资源的组织问题。笔者开展此次教学实验可借助以下资源。
校内:第一,贵州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学校各艺术科系师资力量完备,可以辅助本次教学实验进行联合教学。第二,贵州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配套的美学实验室内配备有可供教学使用的乐器及多媒体设备。
校外: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有“送艺术进高校”的工作计划,可以辅助本次教学实验进行联合教学。
经笔者与各方联系交流,结合贵州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实验室配备乐器的情况,笔者最后选定将“古琴”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专题,并邀请到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的吴曦老师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古琴教师。
“艺术学专题研究”的教学实验分别由两位老师从琴学理论学习与古琴艺术实践两方面进行。整个教学实验安排共18周,每周2课时,古琴美学理论课与古琴艺术实践课隔周授课,共36课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琴课的教授,除了计划内授课的美学研究生外,还吸引了艺学研究生、中国哲学研究生以及美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的参加。
二、 教学实验内容
“艺术学专题研究”教学实验由琴学美学理论课与古琴弹奏课配套组成。琴学理论课安排在单周,古琴艺术实践课安排在双周。从教学目标出发,实验教学以琴学理论研究性学习为主,以古琴艺术实践教学为辅,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理论文本与具体的艺术实践之间建立经验的、思辨的联系,通过实践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艺术研究。琴学理论课与古琴艺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分别安排如下:
(一) 琴学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
鉴于本门课程专题研究的性质,教师主要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琴学原典蔡邕《琴操》、嵇康《琴赋》、徐上瀛《溪山琴况》,以及有代表性的乐论原典《礼记·乐记》作为教学的理论文本。在教学形式上,课程采取教師讲授与学生研讨结合的方式。课程后半程基本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研讨性学习为主。教师将第13、15、17周的课堂设计为琴学沙龙形式,限定研讨文本——徐上瀛《溪山琴况》,限定研讨内容——《溪山琴况》中的审美况味,规定学生做学术发言。该沙龙对教学计划外的教师、学生开放,鼓励其他教师、学生对做学术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及做出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徐上瀛《溪山琴况》作为琴学沙龙研讨专题是因为该文本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古琴的文化源起、文化功能、演奏技术、美学风格、美学思想等。布置学生对该文本中的具体况味范畴进行解读、阐发,一方面使学生的研讨主题相对集中和具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本次实验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二) 古琴艺术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国音乐美学精神的乐器。相较其他乐器,古琴入门所需的演奏技法相对简单,但古琴音乐审美所需的理解印证又相对较高,因此古琴是一门十分适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成人学生修习的艺术。
通常一对一的古琴教学从零基础到弹奏古琴开指曲(古琴学习的第一首琴曲)大概需要10次课(每课1小时)。本次教学实验中的古琴艺术实践课是一对多授课,每次的授课时长为2小时,共9次课。鉴于本次教学的实验性,承担古琴艺术实践教学的吴曦老师特别设计了讲义及配套练习曲。在教学形式上,课程采取教师讲授示范及学生练习的形式。由于艺术实践学习重操作的特殊性,从第二次课开始,学生的操作实际上分为教师讲授新内容前的还课(学生弹奏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检查学生课下练习的效果)以及教师讲授新内容后的练习(学生试奏新指法或新练习曲,教师进行指导)。经过9次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古琴演奏的基本指法,能看懂古琴减字谱,体验古琴音声表现,能试奏一首简单的古琴曲。
三、 教学效果检验与反馈
本次以“古琴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学专题研究”实验教学最后以学生对校内师生做公开的琴学沙龙研讨,以及学生根据沙龙发言撰写的课程论文来反映教学成效。以下是《溪山琴况》琴学沙龙的学生发言目录:
在琴学沙龙中,提交发言的同学大都能较好地从对《溪山琴况》文本的细读出发,结合自己的古琴实践体验,将古琴艺术的音声、技法层面与美学、文化层面联系起来对具体的古琴况味进行分析论述。
如兰雪同学的发言“音意相和,众妙归焉——对《溪山琴况》中‘和况的解读”,在从技之和、律之和、心之和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中的“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时,既能具体用古琴调弦、古琴指法(绰注)作为例证分析,又能理出从具体技法之和上升到精神之和的逻辑递进关系。又如赵媛媛同学的发言“远以神行,悠悠不已——解析《溪山琴况》中的‘远况”,具体探讨了琴曲意境之远与弹琴需注重的气息修养之间的内在关系。再如龚婷婷同学的发言“声与意交,意与人合——以琴声、琴意、琴人论‘清况”,在论述中能结合弹琴的身心准备以及指法训练来理解和阐发文人琴讲究的“清”的人格修养等等。
学生们在每次发言之前都以小论文的形式撰写了发言稿,并根据参与沙龙的教师、同学的提问及建议做修改,最后完成本门课程的课程小论文。其中,一些较为优秀的论文已获学术期刊录用。如兰雪的论文被《美与时代》期刊录用发表,赵媛媛的论文被《文学教育》(中旬刊)录用发表。
除以学术发言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效外,学生们在沙龙活动中也积极分享了自己在古琴艺术实践环节中的收获与困惑:
关于美学的学习,朱光潜先生有一句名言“不通一藝莫谈美”。从本次教学实验最后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来看,虽然有少部分同学反映通过9次课的学习达到古琴入门是一种额外的学习压力,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在本次实验教学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但绝大多数同学通过本次教学实验积累了艺术经验和审美理解,能理论联系实践、较有自信地完成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美的艺术学研讨,部分同学完成的研讨论文还达到了公开发表水平。从学生学术研讨的主题提炼、内容组织、逻辑思辨来看,学生们普遍能有意识地将古琴审美经验与琴论范畴相结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感性审美融于逻辑思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美”中有“学”,“学”中有“美”的美学研究。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