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生态
苏志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与“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指具有明确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及相应学科特色的大学)来说,其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现实发展的状况使其在共性中又有某些特殊性:它们一般是由学科较单一的学院起家,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了多科性大学;这些学校大多有几个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一级学科,某些优势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准,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此,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这些专业院校在国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应继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并“在办出特色的基础上争创一流”。这既是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鼓舞。那么,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传承历史传统,发挥原有优势,继续发掘和利用赖以生存的环境潜能和资源优势,实现“发展生态”的优化?我们对此应有宏观的战略思考,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确定发展道路,拓展发展空间,并在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实施一流大学的建设和打造。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系统构成
所谓“发展生态”,是指制约和影响现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之间关系的系统构成,是大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土壤。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中,发展生态的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规律,整体把握、统筹兼顾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要素,并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通过资源的重组整合,挖掘潜能,促进大学有机体中各层次、各要素的有效协作和整体优化。
(一)特色与质量铸就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发展的生存空间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历史性”、“稳定性”、“社会性”和“发展创新性”等特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就我国高等教育当今的时代主题来说,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分类、分层办学的实施,多样化的质量观,即确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就成为了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8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实际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表明,办学特色是高校的个性和优势;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特色与质量是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一定不要让“特色”与“质量”成为口号,而要让其融入我们的血液中,要让“有特色,才有优势;有质量,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大学的生机;有质量,才有大学的生命”这一信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构成要素
从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维度来审视,我们可以将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生态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大类。其中,“内部要素”主要聚焦于学校之内,包括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师资力量、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控制、功能模式、经费投入、大学制度、运行的体制与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积淀、学风教风校风、校园文化等因素;“外部要素”主要聚焦于学校之外,包含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学评估,以及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科技、自然环境、学校声誉、文化环境、战略联盟、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社会需求、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社会就业等因素。在这里,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关系是矛盾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是要在构成其发展生态的内、外部诸要素中,寻找、创造、利用有利的条件,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内外部资源的重组、整合与优化,激活潜能,形成优势,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当代嬗变
在当代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行业特色型大学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既有教学科研方面的竞争,又有社会服务方面的竞争;既有有形/显性资产的竞争,又有无形/隐性资产的竞争;既有物力财力资源的竞争,又有人力资源的竞争。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生态也必然出现诸多转型。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发展受市场竞争因素和消费者因素的影响,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同产品与服务、消费与购买的市场关系越来越密切。其间,大学核心竞争力越发体现出重要性。在这里,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社会肯定、获得最佳成果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学校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目前,高校在生源、就业等方面面临着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使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已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竞争凸现于国际舞台。不仅如此,大学的竞争在发展态势上还呈现出对手增多、强度加大、自主性增强、领域扩展等特点。但质言之,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是特色和质量的竞争。
(二)大学计划管理的色彩逐渐消退,办学自主权日益增强;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过程逐渐由行政主导转化为市场主导
目前,市场环境、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等日益成为高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行政本位”往往以计划的规定性代替学校自身的适应性,其结果是忽视了各个学校的差异性,导致大学缺乏面向社会、参与竞争、自主办学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大学在相互竞争中依凭它所拥有的自主权所作出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这就是说,只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才能产生特色和提升质量,而政府的质量控制是一种总体规划,并且其外部控制只有真正转化为大学的质量意识,使大学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合理确定本校的定位,才能产生长远、持久的影响和作用。
(三)产业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引发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一体实现的进程中:一方面,产业形式和内容的日益多元化,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特别是基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事业进步和行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专业性需求;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多样性是其基本属性,而我国高等教育又不可能都以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为唯一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形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必须着意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并依据各自的实际,培养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岗位需求的各种规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知识的经济化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大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推进器。其中,高新科技知识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内在联系的纽带。因此,在经济知识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双轨并行中,基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内化、知识物化的本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应该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在应用性科技知识和应用性、技术性理论的生产等方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涌现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五)行业和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创新注入活力
以信息传媒业为例,目前,我国信息传媒业正处在规模迅速壮大,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的更新换代、从计划事业向事业产业的重大历史转型等都为我国的传媒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信息传媒业的政策之变、体制之变、产业之变、技术之变都需要艰苦的探索和尝试,而变革中的事业,需要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理论。在这种意义上,谁培养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业界的未来;谁贡献了一流的成果,谁就影响了业界的发展方向。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
在当前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系统性等发展趋势。其中,发展生态的优化是日益突出的重要议题。
(一)避免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种种误区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避免以下一些误区:第一,求大求全。从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看,不是学校规模越大、学科门类越全,学校的办学水平就越高,因而,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和办学水平不是直接相关的关系。在当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没有特色就没有水平,也就没有优势。高校特色强调的是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而不是刻意求全求大。如果盲目地追求综合性、大而全,就可能出现多而杂,就可能舍本求末,丧失已有学科特色和优势。因此,创建一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就要以原优势学科为主导,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寻求新的亮点,办出自己的特色。第二,盲目克隆,照搬他者模式。近年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一些大学在校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极力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机械照搬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或在学习、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优点时,忽视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本土语境。对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必须克服那种弱化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邯郸学步”。第三,办学的同质化。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避免一哄而上,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力培养优秀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克服育人模式的千篇一律,以避免大学毕业生的千人一面。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重点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可以说,它表现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所有方面。在这里,依据“因地制宜”、“系统建构”、“开放发展”、“塑造个性”等优化原则,我们试从“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的宏观划分中,就一些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发展生态的外部期求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等是高等教育的行动准则,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特色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保障。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来说,党和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基于发展的特殊性,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有必要在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争取一些特殊的关注和支持,即:国家在规划一个行业、产业的发展时,就要同时规划与其相应的教育发展。比如,随着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传媒在“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品牌打造”等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适当调整和加大对信息传播业和传媒教育的政策侧重和扶持力度,无疑是我国信息传播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2)由于行业特色型大学有其较为特殊的发展历史、发展惯性、发展特点及现实状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布局,以及各类评估、资格认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应重视这个行业特色教育的群体,应给予行业特色型大学一些特殊关照。其中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分类指导”。在这里,分类指导的意义指向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现实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制定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的具体目标、方案和实施步骤与措施,以便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不断提高其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3)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和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须臾不可分。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近年来,诸多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脱离原行业主管部门之后,依然发挥着原有的行业优势,保持着与行业鱼水相依的关系。既然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产业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联系,具有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等重大科技问题的先天优势,那么行业特色型大学就要在互动双赢中,通过建立学校整体对外合作协调的机制,搭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和网络,拓宽对外合作的渠道,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积极取得行业、产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4)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化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知识超越文化、地域,无论是从历史的还是从未来的角度看,它都代表着现代大学的包容与开放性:一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广度可以体现出大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大学的发展应十分注重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明的成果,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融搭建平台,成为国际科技与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就一定要有全球意识、国际水准、世界眼光,要积极推进人才的跨国培养,要千方百计引导师生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状况,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以世界高水平大学为参照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强强合作、强项合作,加快国际化进程。
2.发展生态的内部优化
(1)传承历史,科学定位,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目标体系。大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一根神经,大学才能形成特色。首先,治校者要运用战略眼光,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设施条件、地理位置、隶属关系,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来确定学校的办学层次、研究领域、服务方向和范围等,以便因地、因校制宜,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鲜明专业特征的优秀人才。其次,要贴近社会、贴近经济建设,扣紧时代脉搏,密切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联系,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顶”世界先进水平之“天”,又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立”经济建设之“地”。比如,在育人模式上,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基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多年实践探索而积累的成果,我们提炼出“校园大课堂”的育人理念,并期望通过理念的张扬而达成实践的自觉。
(2)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打造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大学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平台。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来说,我们应十分明确地立足于自己的传统、优势,要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采取非均衡的学科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办好处于或有可能处于领先水平的优势学科,逐步形成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再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本校有特色的优势学科群。此外,在保持、发展已有优势的同时,还要拓展并助长若干具有潜在实力和优势的新兴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设。
(3)内培外引相结合,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强、学术造诣深、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主体,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至少承担着两种重要角色:一是学校决策层思想的实践者,决策层的思想如果得不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支持,不能变成教师的教育行动,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二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艺术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学科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与科研特色等便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必须充分发挥大师级学者和强大学者团队等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作用。
(4)加大力度,提升水平,创建一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大学已成为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巨型组织。高效的管理出质量、出效益。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对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和各项制度,实现从策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重视数量管理向重视质量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转变。
四、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创建一流大学
综合考察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以及各自发展的客观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在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诚然,和发达国家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总体上还有较大差距。但一流大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可以办出一流水平。美国的一流高校就特色分明、色彩纷呈、风格迥异。和世界同类大学相比,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因其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拥有和行业、产业鱼水相依的紧密联系,拥有几个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一级学科,以及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九五”、“十五”取得的成就,而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至于和国内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比,不能排除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会走在前面的可能性。因此,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充分看到自己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客观评价和比较自己在世界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实力和差距,并在立足本土,在同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会通中西,自主创新,建设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蔡桂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与“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指具有明确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及相应学科特色的大学)来说,其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现实发展的状况使其在共性中又有某些特殊性:它们一般是由学科较单一的学院起家,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了多科性大学;这些学校大多有几个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一级学科,某些优势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准,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此,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这些专业院校在国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应继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并“在办出特色的基础上争创一流”。这既是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鼓舞。那么,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传承历史传统,发挥原有优势,继续发掘和利用赖以生存的环境潜能和资源优势,实现“发展生态”的优化?我们对此应有宏观的战略思考,以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确定发展道路,拓展发展空间,并在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实施一流大学的建设和打造。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系统构成
所谓“发展生态”,是指制约和影响现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之间关系的系统构成,是大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土壤。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中,发展生态的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规律,整体把握、统筹兼顾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要素,并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通过资源的重组整合,挖掘潜能,促进大学有机体中各层次、各要素的有效协作和整体优化。
(一)特色与质量铸就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发展的生存空间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出,“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历史性”、“稳定性”、“社会性”和“发展创新性”等特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就我国高等教育当今的时代主题来说,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分类、分层办学的实施,多样化的质量观,即确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就成为了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18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实际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表明,办学特色是高校的个性和优势;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特色与质量是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一定不要让“特色”与“质量”成为口号,而要让其融入我们的血液中,要让“有特色,才有优势;有质量,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大学的生机;有质量,才有大学的生命”这一信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构成要素
从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维度来审视,我们可以将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生态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大类。其中,“内部要素”主要聚焦于学校之内,包括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师资力量、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控制、功能模式、经费投入、大学制度、运行的体制与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积淀、学风教风校风、校园文化等因素;“外部要素”主要聚焦于学校之外,包含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学评估,以及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科技、自然环境、学校声誉、文化环境、战略联盟、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社会需求、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社会就业等因素。在这里,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关系是矛盾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是要在构成其发展生态的内、外部诸要素中,寻找、创造、利用有利的条件,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内外部资源的重组、整合与优化,激活潜能,形成优势,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当代嬗变
在当代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行业特色型大学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既有教学科研方面的竞争,又有社会服务方面的竞争;既有有形/显性资产的竞争,又有无形/隐性资产的竞争;既有物力财力资源的竞争,又有人力资源的竞争。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生态也必然出现诸多转型。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发展受市场竞争因素和消费者因素的影响,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同产品与服务、消费与购买的市场关系越来越密切。其间,大学核心竞争力越发体现出重要性。在这里,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长期形成的,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社会肯定、获得最佳成果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学校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目前,高校在生源、就业等方面面临着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使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已从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竞争凸现于国际舞台。不仅如此,大学的竞争在发展态势上还呈现出对手增多、强度加大、自主性增强、领域扩展等特点。但质言之,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是特色和质量的竞争。
(二)大学计划管理的色彩逐渐消退,办学自主权日益增强;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过程逐渐由行政主导转化为市场主导
目前,市场环境、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等日益成为高校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行政本位”往往以计划的规定性代替学校自身的适应性,其结果是忽视了各个学校的差异性,导致大学缺乏面向社会、参与竞争、自主办学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大学在相互竞争中依凭它所拥有的自主权所作出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这就是说,只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才能产生特色和提升质量,而政府的质量控制是一种总体规划,并且其外部控制只有真正转化为大学的质量意识,使大学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优势合理确定本校的定位,才能产生长远、持久的影响和作用。
(三)产业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引发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一体实现的进程中:一方面,产业形式和内容的日益多元化,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特别是基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事业进步和行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专业性需求;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多样性是其基本属性,而我国高等教育又不可能都以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为唯一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形下,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必须着意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并依据各自的实际,培养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岗位需求的各种规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知识的经济化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大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推进器。其中,高新科技知识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内在联系的纽带。因此,在经济知识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双轨并行中,基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内化、知识物化的本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就应该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在应用性科技知识和应用性、技术性理论的生产等方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大批专门人才,涌现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五)行业和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学创新注入活力
以信息传媒业为例,目前,我国信息传媒业正处在规模迅速壮大,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的更新换代、从计划事业向事业产业的重大历史转型等都为我国的传媒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信息传媒业的政策之变、体制之变、产业之变、技术之变都需要艰苦的探索和尝试,而变革中的事业,需要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理论。在这种意义上,谁培养了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了业界的未来;谁贡献了一流的成果,谁就影响了业界的发展方向。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
在当前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综合性、开放性、系统性等发展趋势。其中,发展生态的优化是日益突出的重要议题。
(一)避免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种种误区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避免以下一些误区:第一,求大求全。从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看,不是学校规模越大、学科门类越全,学校的办学水平就越高,因而,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和办学水平不是直接相关的关系。在当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没有特色就没有水平,也就没有优势。高校特色强调的是学校办学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而不是刻意求全求大。如果盲目地追求综合性、大而全,就可能出现多而杂,就可能舍本求末,丧失已有学科特色和优势。因此,创建一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就要以原优势学科为主导,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寻求新的亮点,办出自己的特色。第二,盲目克隆,照搬他者模式。近年来,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一些大学在校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极力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机械照搬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或在学习、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优点时,忽视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本土语境。对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必须克服那种弱化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邯郸学步”。第三,办学的同质化。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避免一哄而上,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力培养优秀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克服育人模式的千篇一律,以避免大学毕业生的千人一面。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重点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生态的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可以说,它表现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所有方面。在这里,依据“因地制宜”、“系统建构”、“开放发展”、“塑造个性”等优化原则,我们试从“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的宏观划分中,就一些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发展生态的外部期求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等是高等教育的行动准则,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特色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保障。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来说,党和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基于发展的特殊性,行业特色型大学还有必要在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争取一些特殊的关注和支持,即:国家在规划一个行业、产业的发展时,就要同时规划与其相应的教育发展。比如,随着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传媒在“民族文化建设”、“民族品牌打造”等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适当调整和加大对信息传播业和传媒教育的政策侧重和扶持力度,无疑是我国信息传播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2)由于行业特色型大学有其较为特殊的发展历史、发展惯性、发展特点及现实状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布局,以及各类评估、资格认定、资金投入等方面,应重视这个行业特色教育的群体,应给予行业特色型大学一些特殊关照。其中的关键词之一就是“分类指导”。在这里,分类指导的意义指向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现实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制定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的具体目标、方案和实施步骤与措施,以便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不断提高其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3)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和行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须臾不可分。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近年来,诸多行业特色型大学在脱离原行业主管部门之后,依然发挥着原有的行业优势,保持着与行业鱼水相依的关系。既然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产业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联系,具有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等重大科技问题的先天优势,那么行业特色型大学就要在互动双赢中,通过建立学校整体对外合作协调的机制,搭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平台和网络,拓宽对外合作的渠道,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积极取得行业、产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4)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化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知识超越文化、地域,无论是从历史的还是从未来的角度看,它都代表着现代大学的包容与开放性:一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广度可以体现出大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大学的发展应十分注重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明的成果,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融搭建平台,成为国际科技与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就一定要有全球意识、国际水准、世界眼光,要积极推进人才的跨国培养,要千方百计引导师生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状况,跟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以世界高水平大学为参照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强强合作、强项合作,加快国际化进程。
2.发展生态的内部优化
(1)传承历史,科学定位,合理制定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目标体系。大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并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一根神经,大学才能形成特色。首先,治校者要运用战略眼光,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设施条件、地理位置、隶属关系,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来确定学校的办学层次、研究领域、服务方向和范围等,以便因地、因校制宜,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鲜明专业特征的优秀人才。其次,要贴近社会、贴近经济建设,扣紧时代脉搏,密切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联系,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顶”世界先进水平之“天”,又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立”经济建设之“地”。比如,在育人模式上,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基于中国传媒大学“传媒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多年实践探索而积累的成果,我们提炼出“校园大课堂”的育人理念,并期望通过理念的张扬而达成实践的自觉。
(2)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打造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大学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平台。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来说,我们应十分明确地立足于自己的传统、优势,要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采取非均衡的学科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办好处于或有可能处于领先水平的优势学科,逐步形成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再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经过长期努力,逐步形成本校有特色的优势学科群。此外,在保持、发展已有优势的同时,还要拓展并助长若干具有潜在实力和优势的新兴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建设。
(3)内培外引相结合,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强、学术造诣深、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主体,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至少承担着两种重要角色:一是学校决策层思想的实践者,决策层的思想如果得不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支持,不能变成教师的教育行动,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二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如果没有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艺术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教师,学科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与科研特色等便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必须充分发挥大师级学者和强大学者团队等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作用。
(4)加大力度,提升水平,创建一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大学已成为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巨型组织。高效的管理出质量、出效益。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对此,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一流创建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和各项制度,实现从策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重视数量管理向重视质量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转变。
四、强化特色,提升质量,创建一流大学
综合考察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以及各自发展的客观要求,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在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诚然,和发达国家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总体上还有较大差距。但一流大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可以办出一流水平。美国的一流高校就特色分明、色彩纷呈、风格迥异。和世界同类大学相比,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因其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拥有和行业、产业鱼水相依的紧密联系,拥有几个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一级学科,以及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九五”、“十五”取得的成就,而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至于和国内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比,不能排除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的道路上会走在前面的可能性。因此,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充分看到自己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客观评价和比较自己在世界同类院校中的地位、实力和差距,并在立足本土,在同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会通中西,自主创新,建设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