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将重啤纳入麾下外资品牌啤酒成“三国鼎立”局面
近期,丹麦啤酒制造商嘉士伯发布公告称,已经成功竞购重庆啤酒(15.00, -0.15, -0.99%)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啤集团”),后者旗下拥有8家啤酒企业。这显示嘉士伯已经夺得重庆啤酒(600132.SH)的全部啤酒资产。
“中国啤酒业3+3模式将会确立。”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所谓“3+3”模式就是以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微博](44.00, -0.06, -0.14%)(600600.SH)、燕京啤酒(7.95, 0.08, 1.02%)(000729.SZ)为主的三大本土品牌以及百威英博、SAB(拥有华润雪花49%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资品牌。二线品牌则以珠江啤酒(8.95, 0.07, 0.79%)(002461.SZ)、河南金星啤酒等为代表,目前徘徊在亏损或者低盈利,甚至“卖身”的边缘。
循序渐进的收购,避重就轻的推广
嘉士伯在中国啤酒市场的野心和抱负正在悄悄展开。
嘉士伯以15.6亿元收购的重庆啤酒旗下8家啤酒企业,分别位于江苏、安徽和浙江,年总产能120万千升,主要销售重庆啤酒授权的品牌和天目湖啤酒。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将以嘉士伯平台下品牌的新身份开始运作。
事实上,在彻底将重庆啤酒变成子公司之前的几年里,嘉士伯先后以29亿元收购了重庆啤酒30.3%的股权,并逐渐增加持股量——在最近一次宣布全资控股重庆啤酒之前,这家丹麦啤酒制造商已经拿到了重庆啤酒60%的股份。
如果以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数据来为两者的体量做一个定性,2012年,嘉士伯是中国第六大啤酒企业,当年市场占有率为2.6%,重庆啤酒的市占率为2.3%,两家几乎旗鼓相当。
“白酒、啤酒的一线公司本身实力都很强,外资很难拿下,而通过收购二线龙头是切入中国并迅速获取市场份额的捷径。”新食品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张炜彬认为,“高溢价收购显示了中国食品饮料优质公司的投资价值正在被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绝对控股重庆啤酒也显示了嘉士伯立足中国西部的战略决心。”
在张炜彬看来,在与百威等品牌竞争中,嘉士伯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东部地区,除了在广东设有分公司之外,其他的都是在云南(昆明、大理)、西藏、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市场,而溢价取得重庆啤酒的控制权更加强化了以西部为中心的战略。
事实上,早在2001年,嘉士伯就正式向中国西部倾斜。2003年,嘉士伯先后将云南华狮啤酒厂和大理啤酒厂全部收入囊中;一年后,嘉士伯和西藏发展(10.48, 0.37, 3.66%)各出资3.8亿元重组原拉萨啤酒厂,成立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随后,嘉士伯并购了兰州黄河(7.38, -0.05, -0.67%)啤酒公司50%的股份:2008年底,嘉士伯从英国啤酒巨头纽卡斯尔手中接过重庆啤酒17.46%的股份,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2009年7月,嘉士伯又从蓝剑投资的手中控股新疆啤酒花(6.34, 0.03, 0.48%)。
目前,嘉士伯在中国的工厂接近50家。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此前分析指出,嘉士伯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啤酒霸主,未来在中西部地区消费热潮的拉动下,嘉士伯有望成为外资啤酒进入中国企业中的领头者。
但偏安一隅的市场也并不安静。
以嘉士伯竞争对手百威英博为例,后者在中国的并购显然更加高歌猛进。现阶段在中国拥有40家酒厂,遍布13个省、市、自治区,产能增加超过600万千升,总投资超过200亿元。2012年中国区啤酒收入增长12.7%,而百威英博全球当年收入增长7.2%。
2013年3月,百威英博公开证实,已收购菲律宾最大啤酒亚洲啤酒集团在江西、河南、山东等地的4家啤酒厂的股份,其中包括江西最大啤酒品牌南昌啤酒。
“啤酒行业整体兼并重组始终在不断地进行,强势啤酒集团兼并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寡头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他们之间的竞争也会逐渐激化。”中国酿酒行业协会啤酒分会理事长肖德润表示。
民生证券指出,2013年预计前五大啤酒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并出现了百万千升级的企业并购,这说明行业整合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市场上仍有100多家啤酒企业,30多家10万吨以上未被大酒企控制的啤酒企业,预计未来3~5年啤酒行业将进入最后的整合,当寡头垄断90%以上市场份额时竞争有望趋缓,一方面价格更容易提升,另一方面费用有望下降。
“随着几大巨头跑马圈地,值得收购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少。从全国来看,下一批被收购的企业主要是产销量20万千升以上的企业,但这些收购已经不能影响大局面的发展走势。”张炜彬认为,从近期啤酒公司整合的特点看,一是被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大品牌区域划分开始模糊,这势必将会加剧各大啤酒公司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实际上,就在重啤传出被嘉士伯增持收购消息前不到一个月,华润雪花投下53亿元巨资将金威啤酒纳入怀中。
“乙肝疫苗”或成重啤生命拐点
重庆啤酒的存在,对于嘉士伯来说,也许是一个天然的机会。
作为我国十大啤酒品牌之一,重庆啤酒在西部、西南部特别是重庆地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有数据显示,重庆啤酒在重庆本土市场的占有率达80%以上,是啤酒行业典型的区域型龙头企业。
而事实上,在2010年完成收购成为重庆啤酒实际控制人后,重庆啤酒已经开始承接嘉士伯旗下多个品牌啤酒的生产。
但是,如果没有乙肝疫苗的跌宕起伏,重庆啤酒的故事可能会沿着另一个方向讲下去。
1998年12月,上市仅一年的重庆啤酒出资1435万元收购重庆佳辰生物工程52%股权,正式开始开发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项目,开啤酒企业进入高科技生物制药领域的跨界先河。
2011年年底,重庆啤酒宣布乙肝疫苗揭盲数据的试验结果大幅低于预期,立刻迎来9个跌停板,从83元/股的高位一路狂泻。
随后公开的信息显示,早在2007年,重庆啤酒乙肝疫苗研究的主要参与者第三军医大学就因为技术原因停止了这项研究。
而身为重庆啤酒二期临床试验单位的浙大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试验机构,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该项成果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质疑。
公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重庆啤酒对佳辰生物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9488万元,这笔长期股权投资已在2012年末悉数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另外,佳辰生物2012年末的账面净资产估值为-779.7万元。2012年5月底,重庆啤酒也已宣布不再申请单独用药组Ⅲ期临床试验,并不再开启新的单独用药组Ⅱ期临床研究。
2013年9月27日,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因存在重大风险,存在不申请Ⅲ期临床试验,并不再开启新的联合用药组Ⅱ期临床研究的可能性。
对此公告内容,重庆啤酒董秘邓炜表示,浙大组已经没有继续研究,下一步就等总结报告出来。而这也预示着,持续16年的“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项目将全面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