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让学校更上一层楼
岳彩波
濮阳市第四中学原来只是一所村办学校,后来由村办变乡办,由乡办变区办,2000年4月才由濮阳市教育局直接管理,更名为濮阳市第四中学。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不断探索科学育人新途径,终于让“弱苗结了硕果”,创造出“低进优出”的教育效果。自2012年9月全市召开教育内涵发展推进会以来,濮阳市第四中学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改革,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师生整体素质,使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培养领头雁,带动教师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拥有了高水平的教师,就拥有了办学竞争的主动权。我校围绕“育人师表为首,教书严谨为要,敬业爱心为本,爱岗勤做为先”的师德要求,重点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目标拉动、学习启动、骨干带动、活动推动、机制驱动”等措施,逐步完善了适合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设立“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 “名师名班主任大讲堂”,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等立体动态的教师培训模式,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二、提倡生态和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所学校凭什么被社会认可?要靠教学质量。我们提出“构建生态和谐教育,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独创了“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其核心就是要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走出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优质高效课堂”就是让课堂成为民主、平等、激励、安全的人文课堂,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让课堂成为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开放、生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展示、质疑、评价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生态和谐高效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展示、评价、激励的作用,重视对学生自学兴趣、自学办法的培养与指导,加强合作小组建设,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升互动的创造性,把握习题的多样性,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理性、悟性、灵性中学习,通过“自学·互动·检测”的策略,调动学生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从而达到惜时增效、减负高效的教学目的。“生态和谐高效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尽享“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乐。
三、“发现、对话、自育”,创新德育模式
在“生态和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开始实施“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系列化养成教育;践行“五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机制;坚持“四中之星”评选;开展“文明班级” “文明小组”“文明学生”评定工作。重点抓好“合作小组”建设,并依托“合作小组”这一平台,独创并实施了“发现、对话、自育”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变训导灌输型德育为引领自育型德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向上、向善动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把学生从受训的逆反心态中解放出来,享受成长的愉悦。其本质特征就是探究如何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完美统一;探究采取怎样的策略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探究通过改革德育的方式、方法、途径,构建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
四、彰显文化内涵,孕育学校特色
有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们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师生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校深挖教育的实质和内涵,砥砺出了“和谐、博爱、厚德、敏行”的校训,孕育了“从严从细,日新日高”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人本管理,科学发展,彰显特色,积淀文化,打造精品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格健全,学业进步,特长凸显,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我们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课改育人、活动育人、成果育人的六个途径,实现育人资源的最大化。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艺术节和校运动会,开展“文化三餐活动” “齐心协力跑” “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评比活动,构筑起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文化墙、班级黑板报为主体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文化宣传网络。
今天的濮阳市第四中学,环境幽雅,景致宜人,书香浓郁。蕴含学校教育主题的“和谐园”充溢着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它集观赏与育人于一体,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作者系濮阳市第四中学校长)
濮阳市第四中学原来只是一所村办学校,后来由村办变乡办,由乡办变区办,2000年4月才由濮阳市教育局直接管理,更名为濮阳市第四中学。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不断探索科学育人新途径,终于让“弱苗结了硕果”,创造出“低进优出”的教育效果。自2012年9月全市召开教育内涵发展推进会以来,濮阳市第四中学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改革,创新德育模式,提升师生整体素质,使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培养领头雁,带动教师队伍建设
一所学校拥有了高水平的教师,就拥有了办学竞争的主动权。我校围绕“育人师表为首,教书严谨为要,敬业爱心为本,爱岗勤做为先”的师德要求,重点抓好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优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目标拉动、学习启动、骨干带动、活动推动、机制驱动”等措施,逐步完善了适合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设立“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 “名师名班主任大讲堂”,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等立体动态的教师培训模式,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二、提倡生态和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所学校凭什么被社会认可?要靠教学质量。我们提出“构建生态和谐教育,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独创了“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其核心就是要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走出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路。“优质高效课堂”就是让课堂成为民主、平等、激励、安全的人文课堂,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让课堂成为多元共存、和谐共生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开放、生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展示、质疑、评价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生态和谐高效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展示、评价、激励的作用,重视对学生自学兴趣、自学办法的培养与指导,加强合作小组建设,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升互动的创造性,把握习题的多样性,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让学生在理性、悟性、灵性中学习,通过“自学·互动·检测”的策略,调动学生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从而达到惜时增效、减负高效的教学目的。“生态和谐高效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尽享“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乐。
三、“发现、对话、自育”,创新德育模式
在“生态和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开始实施“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系列化养成教育;践行“五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机制;坚持“四中之星”评选;开展“文明班级” “文明小组”“文明学生”评定工作。重点抓好“合作小组”建设,并依托“合作小组”这一平台,独创并实施了“发现、对话、自育”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变训导灌输型德育为引领自育型德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向上、向善动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把学生从受训的逆反心态中解放出来,享受成长的愉悦。其本质特征就是探究如何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完美统一;探究采取怎样的策略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探究通过改革德育的方式、方法、途径,构建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
四、彰显文化内涵,孕育学校特色
有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们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师生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校深挖教育的实质和内涵,砥砺出了“和谐、博爱、厚德、敏行”的校训,孕育了“从严从细,日新日高”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人本管理,科学发展,彰显特色,积淀文化,打造精品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格健全,学业进步,特长凸显,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我们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课改育人、活动育人、成果育人的六个途径,实现育人资源的最大化。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艺术节和校运动会,开展“文化三餐活动” “齐心协力跑” “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评比活动,构筑起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文化墙、班级黑板报为主体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文化宣传网络。
今天的濮阳市第四中学,环境幽雅,景致宜人,书香浓郁。蕴含学校教育主题的“和谐园”充溢着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它集观赏与育人于一体,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作者系濮阳市第四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