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政之城:古代运城的历史书写与功能定位
咸增强
摘 要:城市史研究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以古代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城垣四大类标志性建筑物为对象,疏理其发展变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总结以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为代表的盐政官员群体的施政行为及其社会影响,认为古代运城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一座盐政之城。
关键词:盐政;运城;历史;功能 中图分类号:K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8)04—0061—08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中心。出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古代王朝从都城到省府州县逐级设置了数以千计的治所,并以治所为依托建城兴市,形成了某个特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秉赋和信仰、民俗等文化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塑造着城市的气质。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城市不得不回望歷史,寻源竟委,挖掘开发传统的文脉资源,培育和强化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城市史研究由此走向兴盛。其研究领域从聚焦大型城市发展到关注中小型城市甚至城市群,参与学科也超出了史学范围,集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为一身①。
运城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带,是一座因盐而兴的传统资源型城市,虽然20世纪80年代退出了食盐生产领域,但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的盐湖(史称盐池)依然是一座盐矿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宝库。现代运城的发展,与盐、盐化工、盐文化不仅撇不开关系,而且更应该以盐文化为基本元素延续城市的文脉,追求城市的特色发展。关于运城史的研究,已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②。本文拟以城市空间结构为视角,对元明清时期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和城垣四类标志性建筑物的相关史料再作梳理,试图勾勒古代运城的沿革轨迹和盐政渊源,表述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公署、职官及职责
古代运城的公署,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盐务办理机构官署,即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简称运司)及其下属机构驻所,包括运司署、运同署、经历司署、知事署、库大使署、中东西三场大使署、三巡检署等。二是盐务监察官署,即巡盐察院。明代成化到清代康熙是朝廷先派驻监察御史专署,清雍正时为盐政或带管盐政署,乾隆后期始为山西巡抚行署。另外,运治东门内曾建有东察院。三是学校、军事机构官署,如运学教授署、训导署和都司署、把总署。四是省府州县派驻机构官署,如布政使行署、守巡二道署、解州州判署(前为安邑典史署)。这些官署全部设在城内南片或城外靠近盐池的处所。盐政官员从户部到盐场有总领、监临、职掌和催办之职①。对运城影响最大的是职掌盐务的运使和监临盐政的御史。运司署和巡盐察院居于钟楼附近的城市中心位置。
运司及其下属机构沿革较为复杂。元以前,盐政“或入少府,或归大农,或隶度支。即行榷之吏,大约分摄于军州郡邑之倅幕,未置专廨”②。元太宗五年(1233),拨新降户一千命盐使姚行简修理盐池损坏处所。“初,丙申(1236)祀,汾州人姚行简绘盐池之图献于太祖皇帝,上可之。乃芟莽除榛,立解盐司于池之北浒曰路村。”③ 宪宗时立解盐司从宜府于京兆,后改陕西都转运使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由陕西都转运盐使司专掌盐课,徙置路村,并罢解盐司。延祐六年(1319),更为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直隶中书省。其属有三:一为解盐场管勾、同管勾,二为河东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正、副提领,三为安邑等处管民提领所正、副提领④。
明代沿置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管理盐池。初设东西二场,成化二十二年(1486)添设中场,各置场官二员。近安邑者为东场,近路村者为中场,近解州者为西场,由副使、副判莅而督之。清初仍设都转运盐使司,亦差巡盐御史巡视盐课。运使下有运同、运副、运判各一人,经历、知事、库大使及中东西三场大使各一人。后运使署仅留运同一职。乾隆五十七年(1792),河东盐务课归地丁,运司及下属机构尽行裁汰。河东道兼管山西、陕西、河南盐法道由蒲州府移驻运城,兼理盐务。嘉庆十二年(1807),河东盐业改复商运,河东道下不设运同,改设河东监掣同知,其他具体承差各官则基本复旧。
监察御史巡盐,河东始于明成化九年。其时河东运使孟淮、户部郎中文志贞奏请岁遣御史,禁治盐池,岁满更代⑤。首任御史王臣大筑禁垣,建察院署,实际巡视两年。嘉靖四年(1525),御史初杲于盐务之余重建察院,树屏建坊,构堂设亭,颇为讲究,多有诗文以记。清康乾时期,御史(雍正朝或称盐政)多为满人。雍正初,巡盐御史先行裁缺,后系带管;雍正十三年(1735),又专设盐政;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为巡抚兼管,遂为巡抚行署。
从元代到明成化九年,运城没有专设的盐业监察机构,盐使或运使为运城的最高长官,职级为正三品或从三品,基本上属于大权独揽。明成化至清乾隆大多数时间,巡盐御史代表中央巡视河东盐政,握有重权,一年一换。运使职权由此受到较大限制,甚至沦为御史的从属官员。乾隆后期开始,运城盐政由山西地方官员兼理,运城逐步向晋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过渡。《河东盐法备览》列:乾隆五十四年以前,河东地区有元代运使16人,明代运使66人,清代运使40人,明代御史122人,清代御史或盐政117人。其中除元代解盐使姚行简、清代盐政孙嘉淦外,其余均为省外人士;明代御史均为进士出身,清代御史多为汉人进士或满洲人出任;明代运使多为进士或举人出身,清代多为进士或监贡生出身。
元代运使的职责是“掌场灶,榷办盐货,以资国用”①。前文已提到,姚行简专掌盐赋,盐运司专掌盐课。这就是说,河东运使负责掌管盐场食盐生产,并就场专卖,借此为国家征收盐课。明代前期,运使职责与元代类同。成化九年,巡盐御史入驻运城,其职责是:平鹾政,廉吏治,考民隐②。从存量较大的河东盐政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运使职掌范围并无变化,但要更多地听命于巡盐御史。重大盐政事项一般由御史向上奏报,不必奏报事项也多由御史决策,运使实施。
以清初对御史和运使的专敕为例,可以比较分析二者职责的异同。
监察御史敕文:
兹命尔前往山西河东等处专理盐课,察照户部所定运司、分司、场灶、官丁、亭户照例统理,该管各府州县额引照旧督销,凡边商内商正课、馀盐引目俱属尔征核。该管衙门官吏、胥役宜严加约束,使恪遵法纪,不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不得委官察盘,借名访恶,取赎科赃。并该衙门公费犒赏等项通行减省,苏商灶之积困,裕国课之本源,仍博采利弊,斟酌损益。至于盐徒私贩公劫,严行卫所有司缉捕,防杜乱萌,但不许另外生事苛求,勿得将贫难小民负盐易食者概得扰害。如盐政有应会督抚衙门须与参酌施行。所属行盐司道府州县官员有怠玩溺职、贪取侵课,凡干涉盐政应尔完结者即行完结,应参奏者具疏参奏、请旨处分。敕内开载未尽事宜听尔酌便请行。尔受兹委任,须持廉秉公,剔奸厘弊,通商裕国,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因循怠玩,贻误国计,责有所归,尔其慎之!故敕。
河東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敕文:
兹以盐赋国计攸关,命尔清理,带管北岸中场。务要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俾恪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该司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僚属,用循职业。尔宜招集商人,征核正课。应行引目,务立简明则例,以示绥怀。仍严察场灶户丁,稽核派销斤引。饬捕役以缉私盐,省虚费以速征纳,剔侵蠹以疏积壅。察照近日户部复议盐政逐款举行。凡行盐地方该管州县悉听管理,所属各官如有贪污溺职、纵役侵渔,应审问者先行审问,应劾奏者呈报巡盐御史劾奏。敕中开载未尽事宜,有应斟酌损益裕课便商者,呈报巡盐御史商確妥当、具奏施行。尔仍听巡盐御史,并该督抚考成举劾。尔受兹委任,当持廉秉公,厘奸剔弊,务使商灶辐辏,国课充裕,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耗蠹丛生,病商亏课,国宪具在,必不轻贷。尔其慎之!故敕。③
巡盐御史和运使的管理目标都是盐课。为此,二者均需严加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不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严行组织缉捕私贩公劫,保障引盐销售;查处行销盐区内官员贪污溺职行为等等。不同的是,御史向朝廷直接参奏、请旨,如盐政涉及督抚衙门必须参酌施行;而运使听命巡盐御史,有关劾奏事项需呈报巡盐御史劾奏,并接受督抚考核。对于敕内开载未尽事宜,与河东池盐生产直接相关的重大事项,比如修治禁墙、渠堰等,因与本文探讨盐与城的关系不很紧密,在此不作赘述。此外,古代运城与盐政有涉的还有庙祭、办学、建城、兵备、慈善等活动。
二、坛庙与祭祀活动
古代运城的坛庙系统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城垣与盐池之间建有一座池神庙建筑群。该庙以池神为主神,配以山神、风神、日神、雨神、甘泉神、土地神等自然神,同时建有歌薰楼、关帝庙、吕祖祠,将舜帝、关公、吕祖诸人格神纳入神庙系统。从唐代宗赐封池神为灵庆公开始,池神由民间淫祀纳入国家祀典,其后历代均有皇帝敕封。除此而外,运城其他坛庙的种类、布局与普通的州城县城没有明显区别。在城内紧靠察院、运司的繁华地段,兴建了文庙、关王庙。在城之四门内外,则有城隍庙、正武庙、龙王庙以及先农坛、社稷坛、山川风云雷雨坛、厉坛等。不同的是,这些坛庙的修建和祭祀基本上与当地州县官员无关,而是由盐政官员主持建修和致祭活动。
元代,运城池盐生产放弃了唐宋时期的垦畦浇晒法,退回到原始的捞采搬摝法。这种产盐方法更多地依赖自然,靠天吃饭,因此对池神崇拜较之前代有增无减。元宪宗癸丑年(1253),蒙古国为西征大理,特置从宜府,欲将解池盐利全部用于军饷。由于连年阴雨,池产大减,朝廷上下担忧盐课难保,专门遣使致祷,竟获五年之利。于是“奏奉圣旨,建立二王神庙,俾春秋祭祀焉”①。至元十二年,获庙号“弘济”。大德三年(1299),以“课羡制诏”,加封东西二池神分别为永泽资宝王、广济惠康王,甘泉神为福源灵庆公,“命陕西行中书省岁五月朔遣官致祭”。至大三年(1310)到皇庆二年(1313),因池盐于国计民生甚重,却“神祠岁久,栋宇倾圮”,连续三任盐运使官员前后参与,迁建神庙②。庙成,次年得到皇帝许可撰文立碑。至顺四年(1333)六月,运使上奏,解盐迫于水旱,歉收已有五六年之久。适逢新天子即位,解盐“预期呈秀”,请遣使祭拜。集贤院修撰笃列图钦奉御香,率运使等官以“牲斋致祠如礼”③。至正七年(1347),元顺帝派遣翰林学士暗都剌奉香致祭。
有明一代,运城池盐生产仍以捞采为主,只有大池产盐不足,才在西池进行短期浇晒。对于池神祭祀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正定其号曰盐池之神,列诸祀典,每岁于三月初有司具牲牢而运司官主其祭”。天顺三年(1459),运使史潜修葺殿宇廊庑,增构翼廊、香亭④。正德五年(1510),“赐山西解州盐池神号,东曰东盐池之神,西曰西盐池之神,有司春秋祭祀,以巡按御史奏也”⑤。嘉靖间,因“庙坏”,“疏请于上”,三任巡盐御史携运使及其僚属做了修缮⑥。万历时,御史秦大夔“两举祭告”,“水减盐生,倍于往岁”,遂上奏朝廷,得赐庙号“灵祐”,允准新修祠宇。又经两任御史筹备,大修神庙,运城确立了池神与山神、风神三殿并尊的格局⑦。至万历朝,池神庙诸神(吕祖纳入时间不详)已全部就位。
清初,河东盐法大改,实行“畦归商种”之法。盐田划成盐畦,租与商人浇晒。顺治八年(1651),御史赵如瑾首倡盐商捐资,修葺神庙。从此,盐商的捐资成为神庙修建的主要资金来源。雍正五年,“盐花不种自生”,“商民称庆”,运使重修神庙。盐政硕色题请加神号为“昭惠裕阜盐池之神”,“岁以三、六、九月朔致祭焉”①。到鸦片战争前夕,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道光十七年(1837)河东兵备道兼管盐法道但明伦先后再修神庙。
三、学校与人才培养
古代运城虽然只是解州安邑县辖区内的一座盐务专城,但在国家盐政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其官学、书院和社学种类齐全,条件优越。官学,因即庙设学,庙学合一,又称庙学;因主修儒家经典,又称儒学;因招收商人子弟较多,又称商学。在运城,它更多的时候称作运学,是运司学宫、运司儒学或运司商学的简称,也就是运盐使司创立和管理的学校。运城的书院先后出现过三所,分别是河东书院、正学书院和宏运书院。社学在二到五所之间,居处无定。其馆俸来源多样化,雍正间由运使、运同按年捐给,乾隆时则由运司开支。
运学创立于元大德二年。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刘绍庆始图作庙,未成即任满离去。新任运使奥屯茂萧规曹随,建成学庙。其前为礼殿,后置讲堂。“相其高明,殷然为他郡庙学之冠。”“路惟一乡,今有庙学,亦尚昭圣治哉!”②
明洪武初,运籍生员分附解州和安邑,运学废止。正统二年(1437),运使韩伟请于朝,恢复运学旧制。“河东又设都转运司儒学,制如府。”③ 天顺间,运使史潜修治学宫。弘治八年(1495),御史张应奎再修学宫。正德十二年,巡盐御史熊兰对其大修。除大成殿新修不足一年,其余几乎全部重葺。统计学宫内建132楹,外建108楹。“士各就舍,孜孜欣欣,弦诵之音,溢于里巷。”④ 正德十六年,御史丘道隆新建尊经阁。嘉靖四年,御史初杲为运学乡贤祠“立主、叙位、安祠,且定春秋常行之仪”⑤。嘉靖三十年,御史尚维持创立名宦祠,迁建乡贤祠。其后,御史黄一龙、曾舜渔、王远宜、刘大受及运使林国相对其均有增修。
入清以后,名宦祠的修葺情况为:顺治十一年,运使陈喆复修;康煕六年(1667),御史施维翰又修;乾隆间,运使张任、盐政李质颖、运使沈业富再三修葺;道光二年,河东道兼管盐法道张大镛再修。
作为官学,运学的经费得到了充分保障。基本建设主要由御史或运使筹办。教授、训导官俸在安邑县坐支,养廉银则在运司公务项下动支。乾隆时,运司每年拨解运学的养廉银、盘费银、花红银、酒筵银等14项费用近千两。另有学田收入、官绅捐募,用于运学的日常维修、贫士接济、乡试盘费等。
运学的学额也非常充裕。清初办学规模“与郡庠等”。“岁试取进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试取进文生二十名,廪增各四十名。每一年一贡,未免人少额多。”本来行盐子弟方准报考,后因参与修理盐池禁墙、堤堰等工,盐丁子弟并许入考,继而蒲、解二州民夫帮修,其子弟也影射入考,以致“商民互考,混冒不清”。雍正六年起,开始清理籍贯,议减学额,以适应盐商子弟人数不足的情况。“天下运司五,独河东设有专学。”其“科第蝉联,人物彪炳”,“运人以科目起者,明以来称极盛”。据统计,运城在明永乐辛丑(1421)至崇祯癸未(1643)中进士46人;清顺治丙戌(1646)至乾隆辛卯(1771)中进士33人;不含已登进士者,明永乐乙酉(1405)至崇祯壬午(1642)中举150人;清顺治乙酉(1645)至乾隆戊申(1788)中举71人,另有武进士、武举人数十人①。
古代运城的三所书院均由巡盐御史创立于明季。正德九年,御史张士隆“激扬之暇,尤锐意学校,拳拳以风励后进为己任”,为使优秀生员“崇义”“远利”“藏修游息”,效仿岳麓等书院的作法,在城外八里许建造河东书院。资金来源为“本镇久食盐利之家”,生源于“运司及属邑学校见在诸生内择其经义精明、资性纯稚者”,管理上“仍命各学师儒轮次训诲,运司堂上官则以时课督”②。
嘉靖四年,御史初杲“选学中俊士四十余人肄业书院”,次年“又选少且敏者十余人亦肄业”,并建殿三檼以移驻孔子塑像③。嘉靖十三年,御史余光重修河东书院,随后于城东隅三灵庙之废址创立正学书院,并建乡学养蒙精舍。与河东书院重在举业不同,正学书院意在改善民风。“召集路城诸耆与诸童子及解梁诸耆人士之闲,于礼乐歌诗者以率之。”④ 嘉靖三十六年,御史杨储(字毅斋)与运使方启参重建毁于地震的河东书院。
万历间,张居正尽毁天下书院。运使李廷观急设尧舜禹三圣神位,改河东书院为三圣庙,得以保存。其后,御史赵楷将其更名为宗圣馆,御史吴达可将其更名为育才馆。万历四十六年(1618),御史王远宜责令运使赵建修缮育才馆。“移檄三省文衡,每邑拔其尤者一二,送馆作养。备其器具,厚其□□,以申饬之。”⑤
天启三年(1623),御史李日宣于育才馆内“大罗三省誉髦兴举课事”,增置三圣殿卷棚,改建书舍⑥。同年,在运学东侧新创宏运书院,为其师曹于忭置备讲学之地。李日宣及崇祯间御史姜思睿、王龙震先后捐置地亩以作育才之用。
康熙九年,御史布舒、熊一潇捐俸倡修河东书院,运使张应征负责对其进行修葺。康熙二十年,御史黄斐、运使高梦说尽复河东书院之旧。康熙二十四年,御史李时谦再次对其捐修,并“延三省生童肄业其中,凡百有二十人”⑦。雍正间,运同王又朴捐资整饬宏运书院,“宣讲圣谕,养士会文”,并召本地进士康行僴前来讲学⑧。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捐资修葺河东书院,惜修学之制未能恢复。道光二年,河东盐法道张大镛大修河东书院,捐廉募金二千余两,延师育才。“豫陕两省及三十六属民籍生童准送院中肄业,其隶商籍者另归宏运书院肄业。”⑨
四、城垣的创立与修建
城垣是古代城市的重要象征。古代运城的城垣没有随着解盐司的设立在元初很快建立起来,而是经历了长达120年时间的逐步发展,直到元末红巾军起义直接威胁到河东地区,官府才迫于民心所向,筹划筑城。期间,运城池神庙得以重建,庙学得以创立,路村易名圣惠镇,万商辐辏,户籍四千,屋庐联骈,楼阁辉映,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完备。
但由于缺乏管理,“惜乎散漫纵横,四无山溪城郭之固,加以河南□群□不轨之徒猖狂恣逞,所至残灭。阖镇之民,用是宵肝蹙额,止以天堑为侍”。至正十六年,章佩监那海德俊擢升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到任月余,即“走伻请于朝”,亲自“规材僦工,徒步经度,奠厥方面”。工程共动用兵力2500人,庶民输财赴役不计其数,建成陴墉一千七百丈,城周九里十三步。“其为门者有五。正南二门,便用盐车之□。向西、北三门,以通士庶商贾。”每座城门筑土为台,甃以陶甓;重扉严钥,石枢铁;门上构屋,“户牗洞达”。“教卒伍刺伐坐作之法,以备非常。”门内外左右,筑有军庐、讥察所若干。城垣四隅,构建烽火屋各四桯,作为战时防御之所①。城之初建,充分体现了应对战争的需要。从祀有专神、立有专司、建有专学,到筑有专城,标志着在河东盐池北岸又一座古代城市的崛起,开启了解州、运城、安邑三城鼎立的格局。
明前期,运城城垣修葺情况不见记载。天顺二年,运使马显将五门改成四门,分别命名:东曰放晓,西曰留晖,南曰聚宝,北曰迎渠。正德六年,燕齐大盗“侦知河东饶裕,突至晋境”。巡盐御史胡止“筑浚城池,高深有加”②。嘉靖三年秋天,运城遭遇大水,土筑城墙危在旦夕。考虑到土质含碱挟沙,不经风雨,同时商富民杂,易发盗贼,巡盐御史卢焕在任期将满时,首开先例,砖甃东墙。其后,嘉靖四年,御史初杲甃西墙;嘉靖十三年,御史余光甃北墙;两年后,御史沈铎筑南墙,随治四门城楼、城角望楼和城周台铺。嘉靖十六年、十八年,御史何瓒、陶谟对其又有小修。嘉靖二十年,御史舒迁重作外城。“其绵亘悉仿内城之旧,其高十有五尺,其厚得高之强半,其外为驰道为隍,深广各与高等。”③ 嘉靖年间连年修城,使运城城垣日益坚固。天启二年,御史刘大受、运使孙可僎因“砖甓浸剥”,“修筑复完”。崇祯年间,三任御史杨绳武、姜思睿、楊鹗“连值寇警戒严,累增敌台守望之具”④。
清初,大同总兵姜瓖举旗造反。因重楼、台铺毁于战火,顺治七年,运使陈喆鼎力修葺,恢复旧观。康熙十三年,御史何元英因三藩告变,对城垣再做加固。康熙十九年,御史曾寅和运使高梦说修葺坏墙、垛口、门楼等,整治如故。康熙二十四年,运使张鹏翮“凡墉堞皆甃砖,楼橹皆垩丹漆。曩之卑者崇,狭者广,倾者植,颓者完”⑤。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详请捐修城垣。嘉庆二十年,运城地震,城垣坍塌,河东道觉罗承光详请饬商捐款,檄委安邑县重修城垣。
五、总 论
上文立足古代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和城垣四类标志性建筑空间,着重阐述了建筑的变迁、机构的沿革和重要人物的活动等历史信息。从中不难看出,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和巡盐御史在古代运城的创立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事实上,除安邑典史负责编户、保甲、狱讼①,解州州判驻运负责“岁修渠工”“巡缉硝池”② 外,这些官员群体对盐政及地方社会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
为了完成额定盐课甚至额外加增任务,盐政官员的重要职责有:一要组织生产。元明时期,政府每年在运城附近州县征用编户盐丁,少则过万、多则两万余人,清代则采用招募和管理盐商的方式从事畦种。二要防治洪灾。疏浚姚暹渠乃至涑水河,缮修数十条堤堰,工程巨大,有岁修、轮修、抢修之例,又有官修、民修、商修之不同。三要严禁私盐。环池修筑禁垣,设置禁门,内外巡查,防止透漏。同时打击民间私晒,设卡查缉贩私。其他如盐引、盐商、盐道、盐区、盐价等盐务都是盐政官员责任范围内的基本事项。
出于國家盐政之需要,尽管不在皇帝敕命之列,盐政官员还必须面对开展盐务管理活动的一系列保障问题。上文所述的公署、坛庙、学校、城垣即是重点。此外,仓储方面建运储仓以备孤贫口粮,建运阜仓以资商人浇晒;恤政方面建养济院以育孤贫,建漏泽园以收露骼;坊集方面立九坊、设四集以便商民;武备方面则建演武场,购守城之具,增设兵员,以备战事之需。每当遇到水灾、地震、战争等突发事件,作为古代运城的主守,盐政官员更是责无旁贷。古代运城还有为数不少的文献,集中保存于志书、碑刻、档案,散见于正史、文物及文人著作。其奏疏、述记、诗赋除一部分纯文学作品外,大多数不是盐政官员自己撰写的文书,就是记载盐政官员事迹的作品。
在河东盐池附近,曾出现过盐氏、司盐城、盐监城。这些称谓均与盐官相关,体现了古代城堡的功能。运城,是运司城的省称。这个称谓与古城堡一脉相承,也反映着古代运城的存在价值。不同的是,运司即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的使命是通过对池盐的产、运、存、销的全面管理,实现封建国家盐课收入的最大化。民间广泛传称的所谓“盐运之城”只是在“运”上做文章,不知运司更不知运司的实际职能。盐业界和学界习惯于美称其为“盐务专城”,强调了“盐”的专属性,却无意中屏蔽了“司”这个最为根本的管理职能。“鹾海雄于全晋,专治实在运城。”③“河东运司有专城,为治鹾而设也。”④ 如果要为古代运城进行一个正确定位的话,盐政之城当属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邓 军)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urban history is a hot topic recent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Yunchengs landmarks such as government offices, altars and shrines, schools and city walls,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event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salt officers represented by salt administrators, commissioners and its social impact,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ancient Yuncheng should be a city of salt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salt administration; Yuncheng; history; function
摘 要:城市史研究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以古代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城垣四大类标志性建筑物为对象,疏理其发展变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总结以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为代表的盐政官员群体的施政行为及其社会影响,认为古代运城的功能定位应该是一座盐政之城。
关键词:盐政;运城;历史;功能 中图分类号:K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8)04—0061—08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中心。出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古代王朝从都城到省府州县逐级设置了数以千计的治所,并以治所为依托建城兴市,形成了某个特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秉赋和信仰、民俗等文化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塑造着城市的气质。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城市不得不回望歷史,寻源竟委,挖掘开发传统的文脉资源,培育和强化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城市史研究由此走向兴盛。其研究领域从聚焦大型城市发展到关注中小型城市甚至城市群,参与学科也超出了史学范围,集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为一身①。
运城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带,是一座因盐而兴的传统资源型城市,虽然20世纪80年代退出了食盐生产领域,但总面积132平方公里的盐湖(史称盐池)依然是一座盐矿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宝库。现代运城的发展,与盐、盐化工、盐文化不仅撇不开关系,而且更应该以盐文化为基本元素延续城市的文脉,追求城市的特色发展。关于运城史的研究,已有多篇论文公开发表②。本文拟以城市空间结构为视角,对元明清时期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和城垣四类标志性建筑物的相关史料再作梳理,试图勾勒古代运城的沿革轨迹和盐政渊源,表述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公署、职官及职责
古代运城的公署,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盐务办理机构官署,即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简称运司)及其下属机构驻所,包括运司署、运同署、经历司署、知事署、库大使署、中东西三场大使署、三巡检署等。二是盐务监察官署,即巡盐察院。明代成化到清代康熙是朝廷先派驻监察御史专署,清雍正时为盐政或带管盐政署,乾隆后期始为山西巡抚行署。另外,运治东门内曾建有东察院。三是学校、军事机构官署,如运学教授署、训导署和都司署、把总署。四是省府州县派驻机构官署,如布政使行署、守巡二道署、解州州判署(前为安邑典史署)。这些官署全部设在城内南片或城外靠近盐池的处所。盐政官员从户部到盐场有总领、监临、职掌和催办之职①。对运城影响最大的是职掌盐务的运使和监临盐政的御史。运司署和巡盐察院居于钟楼附近的城市中心位置。
运司及其下属机构沿革较为复杂。元以前,盐政“或入少府,或归大农,或隶度支。即行榷之吏,大约分摄于军州郡邑之倅幕,未置专廨”②。元太宗五年(1233),拨新降户一千命盐使姚行简修理盐池损坏处所。“初,丙申(1236)祀,汾州人姚行简绘盐池之图献于太祖皇帝,上可之。乃芟莽除榛,立解盐司于池之北浒曰路村。”③ 宪宗时立解盐司从宜府于京兆,后改陕西都转运使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由陕西都转运盐使司专掌盐课,徙置路村,并罢解盐司。延祐六年(1319),更为河东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直隶中书省。其属有三:一为解盐场管勾、同管勾,二为河东等处解盐管民提领所正、副提领,三为安邑等处管民提领所正、副提领④。
明代沿置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管理盐池。初设东西二场,成化二十二年(1486)添设中场,各置场官二员。近安邑者为东场,近路村者为中场,近解州者为西场,由副使、副判莅而督之。清初仍设都转运盐使司,亦差巡盐御史巡视盐课。运使下有运同、运副、运判各一人,经历、知事、库大使及中东西三场大使各一人。后运使署仅留运同一职。乾隆五十七年(1792),河东盐务课归地丁,运司及下属机构尽行裁汰。河东道兼管山西、陕西、河南盐法道由蒲州府移驻运城,兼理盐务。嘉庆十二年(1807),河东盐业改复商运,河东道下不设运同,改设河东监掣同知,其他具体承差各官则基本复旧。
监察御史巡盐,河东始于明成化九年。其时河东运使孟淮、户部郎中文志贞奏请岁遣御史,禁治盐池,岁满更代⑤。首任御史王臣大筑禁垣,建察院署,实际巡视两年。嘉靖四年(1525),御史初杲于盐务之余重建察院,树屏建坊,构堂设亭,颇为讲究,多有诗文以记。清康乾时期,御史(雍正朝或称盐政)多为满人。雍正初,巡盐御史先行裁缺,后系带管;雍正十三年(1735),又专设盐政;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为巡抚兼管,遂为巡抚行署。
从元代到明成化九年,运城没有专设的盐业监察机构,盐使或运使为运城的最高长官,职级为正三品或从三品,基本上属于大权独揽。明成化至清乾隆大多数时间,巡盐御史代表中央巡视河东盐政,握有重权,一年一换。运使职权由此受到较大限制,甚至沦为御史的从属官员。乾隆后期开始,运城盐政由山西地方官员兼理,运城逐步向晋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过渡。《河东盐法备览》列:乾隆五十四年以前,河东地区有元代运使16人,明代运使66人,清代运使40人,明代御史122人,清代御史或盐政117人。其中除元代解盐使姚行简、清代盐政孙嘉淦外,其余均为省外人士;明代御史均为进士出身,清代御史多为汉人进士或满洲人出任;明代运使多为进士或举人出身,清代多为进士或监贡生出身。
元代运使的职责是“掌场灶,榷办盐货,以资国用”①。前文已提到,姚行简专掌盐赋,盐运司专掌盐课。这就是说,河东运使负责掌管盐场食盐生产,并就场专卖,借此为国家征收盐课。明代前期,运使职责与元代类同。成化九年,巡盐御史入驻运城,其职责是:平鹾政,廉吏治,考民隐②。从存量较大的河东盐政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运使职掌范围并无变化,但要更多地听命于巡盐御史。重大盐政事项一般由御史向上奏报,不必奏报事项也多由御史决策,运使实施。
以清初对御史和运使的专敕为例,可以比较分析二者职责的异同。
监察御史敕文:
兹命尔前往山西河东等处专理盐课,察照户部所定运司、分司、场灶、官丁、亭户照例统理,该管各府州县额引照旧督销,凡边商内商正课、馀盐引目俱属尔征核。该管衙门官吏、胥役宜严加约束,使恪遵法纪,不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不得委官察盘,借名访恶,取赎科赃。并该衙门公费犒赏等项通行减省,苏商灶之积困,裕国课之本源,仍博采利弊,斟酌损益。至于盐徒私贩公劫,严行卫所有司缉捕,防杜乱萌,但不许另外生事苛求,勿得将贫难小民负盐易食者概得扰害。如盐政有应会督抚衙门须与参酌施行。所属行盐司道府州县官员有怠玩溺职、贪取侵课,凡干涉盐政应尔完结者即行完结,应参奏者具疏参奏、请旨处分。敕内开载未尽事宜听尔酌便请行。尔受兹委任,须持廉秉公,剔奸厘弊,通商裕国,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因循怠玩,贻误国计,责有所归,尔其慎之!故敕。
河東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敕文:
兹以盐赋国计攸关,命尔清理,带管北岸中场。务要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俾恪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该司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僚属,用循职业。尔宜招集商人,征核正课。应行引目,务立简明则例,以示绥怀。仍严察场灶户丁,稽核派销斤引。饬捕役以缉私盐,省虚费以速征纳,剔侵蠹以疏积壅。察照近日户部复议盐政逐款举行。凡行盐地方该管州县悉听管理,所属各官如有贪污溺职、纵役侵渔,应审问者先行审问,应劾奏者呈报巡盐御史劾奏。敕中开载未尽事宜,有应斟酌损益裕课便商者,呈报巡盐御史商確妥当、具奏施行。尔仍听巡盐御史,并该督抚考成举劾。尔受兹委任,当持廉秉公,厘奸剔弊,务使商灶辐辏,国课充裕,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耗蠹丛生,病商亏课,国宪具在,必不轻贷。尔其慎之!故敕。③
巡盐御史和运使的管理目标都是盐课。为此,二者均需严加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不致作弊生事,扰害商民;严行组织缉捕私贩公劫,保障引盐销售;查处行销盐区内官员贪污溺职行为等等。不同的是,御史向朝廷直接参奏、请旨,如盐政涉及督抚衙门必须参酌施行;而运使听命巡盐御史,有关劾奏事项需呈报巡盐御史劾奏,并接受督抚考核。对于敕内开载未尽事宜,与河东池盐生产直接相关的重大事项,比如修治禁墙、渠堰等,因与本文探讨盐与城的关系不很紧密,在此不作赘述。此外,古代运城与盐政有涉的还有庙祭、办学、建城、兵备、慈善等活动。
二、坛庙与祭祀活动
古代运城的坛庙系统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城垣与盐池之间建有一座池神庙建筑群。该庙以池神为主神,配以山神、风神、日神、雨神、甘泉神、土地神等自然神,同时建有歌薰楼、关帝庙、吕祖祠,将舜帝、关公、吕祖诸人格神纳入神庙系统。从唐代宗赐封池神为灵庆公开始,池神由民间淫祀纳入国家祀典,其后历代均有皇帝敕封。除此而外,运城其他坛庙的种类、布局与普通的州城县城没有明显区别。在城内紧靠察院、运司的繁华地段,兴建了文庙、关王庙。在城之四门内外,则有城隍庙、正武庙、龙王庙以及先农坛、社稷坛、山川风云雷雨坛、厉坛等。不同的是,这些坛庙的修建和祭祀基本上与当地州县官员无关,而是由盐政官员主持建修和致祭活动。
元代,运城池盐生产放弃了唐宋时期的垦畦浇晒法,退回到原始的捞采搬摝法。这种产盐方法更多地依赖自然,靠天吃饭,因此对池神崇拜较之前代有增无减。元宪宗癸丑年(1253),蒙古国为西征大理,特置从宜府,欲将解池盐利全部用于军饷。由于连年阴雨,池产大减,朝廷上下担忧盐课难保,专门遣使致祷,竟获五年之利。于是“奏奉圣旨,建立二王神庙,俾春秋祭祀焉”①。至元十二年,获庙号“弘济”。大德三年(1299),以“课羡制诏”,加封东西二池神分别为永泽资宝王、广济惠康王,甘泉神为福源灵庆公,“命陕西行中书省岁五月朔遣官致祭”。至大三年(1310)到皇庆二年(1313),因池盐于国计民生甚重,却“神祠岁久,栋宇倾圮”,连续三任盐运使官员前后参与,迁建神庙②。庙成,次年得到皇帝许可撰文立碑。至顺四年(1333)六月,运使上奏,解盐迫于水旱,歉收已有五六年之久。适逢新天子即位,解盐“预期呈秀”,请遣使祭拜。集贤院修撰笃列图钦奉御香,率运使等官以“牲斋致祠如礼”③。至正七年(1347),元顺帝派遣翰林学士暗都剌奉香致祭。
有明一代,运城池盐生产仍以捞采为主,只有大池产盐不足,才在西池进行短期浇晒。对于池神祭祀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正定其号曰盐池之神,列诸祀典,每岁于三月初有司具牲牢而运司官主其祭”。天顺三年(1459),运使史潜修葺殿宇廊庑,增构翼廊、香亭④。正德五年(1510),“赐山西解州盐池神号,东曰东盐池之神,西曰西盐池之神,有司春秋祭祀,以巡按御史奏也”⑤。嘉靖间,因“庙坏”,“疏请于上”,三任巡盐御史携运使及其僚属做了修缮⑥。万历时,御史秦大夔“两举祭告”,“水减盐生,倍于往岁”,遂上奏朝廷,得赐庙号“灵祐”,允准新修祠宇。又经两任御史筹备,大修神庙,运城确立了池神与山神、风神三殿并尊的格局⑦。至万历朝,池神庙诸神(吕祖纳入时间不详)已全部就位。
清初,河东盐法大改,实行“畦归商种”之法。盐田划成盐畦,租与商人浇晒。顺治八年(1651),御史赵如瑾首倡盐商捐资,修葺神庙。从此,盐商的捐资成为神庙修建的主要资金来源。雍正五年,“盐花不种自生”,“商民称庆”,运使重修神庙。盐政硕色题请加神号为“昭惠裕阜盐池之神”,“岁以三、六、九月朔致祭焉”①。到鸦片战争前夕,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道光十七年(1837)河东兵备道兼管盐法道但明伦先后再修神庙。
三、学校与人才培养
古代运城虽然只是解州安邑县辖区内的一座盐务专城,但在国家盐政上的重要地位决定其官学、书院和社学种类齐全,条件优越。官学,因即庙设学,庙学合一,又称庙学;因主修儒家经典,又称儒学;因招收商人子弟较多,又称商学。在运城,它更多的时候称作运学,是运司学宫、运司儒学或运司商学的简称,也就是运盐使司创立和管理的学校。运城的书院先后出现过三所,分别是河东书院、正学书院和宏运书院。社学在二到五所之间,居处无定。其馆俸来源多样化,雍正间由运使、运同按年捐给,乾隆时则由运司开支。
运学创立于元大德二年。陕西等处都转运盐使司刘绍庆始图作庙,未成即任满离去。新任运使奥屯茂萧规曹随,建成学庙。其前为礼殿,后置讲堂。“相其高明,殷然为他郡庙学之冠。”“路惟一乡,今有庙学,亦尚昭圣治哉!”②
明洪武初,运籍生员分附解州和安邑,运学废止。正统二年(1437),运使韩伟请于朝,恢复运学旧制。“河东又设都转运司儒学,制如府。”③ 天顺间,运使史潜修治学宫。弘治八年(1495),御史张应奎再修学宫。正德十二年,巡盐御史熊兰对其大修。除大成殿新修不足一年,其余几乎全部重葺。统计学宫内建132楹,外建108楹。“士各就舍,孜孜欣欣,弦诵之音,溢于里巷。”④ 正德十六年,御史丘道隆新建尊经阁。嘉靖四年,御史初杲为运学乡贤祠“立主、叙位、安祠,且定春秋常行之仪”⑤。嘉靖三十年,御史尚维持创立名宦祠,迁建乡贤祠。其后,御史黄一龙、曾舜渔、王远宜、刘大受及运使林国相对其均有增修。
入清以后,名宦祠的修葺情况为:顺治十一年,运使陈喆复修;康煕六年(1667),御史施维翰又修;乾隆间,运使张任、盐政李质颖、运使沈业富再三修葺;道光二年,河东道兼管盐法道张大镛再修。
作为官学,运学的经费得到了充分保障。基本建设主要由御史或运使筹办。教授、训导官俸在安邑县坐支,养廉银则在运司公务项下动支。乾隆时,运司每年拨解运学的养廉银、盘费银、花红银、酒筵银等14项费用近千两。另有学田收入、官绅捐募,用于运学的日常维修、贫士接济、乡试盘费等。
运学的学额也非常充裕。清初办学规模“与郡庠等”。“岁试取进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试取进文生二十名,廪增各四十名。每一年一贡,未免人少额多。”本来行盐子弟方准报考,后因参与修理盐池禁墙、堤堰等工,盐丁子弟并许入考,继而蒲、解二州民夫帮修,其子弟也影射入考,以致“商民互考,混冒不清”。雍正六年起,开始清理籍贯,议减学额,以适应盐商子弟人数不足的情况。“天下运司五,独河东设有专学。”其“科第蝉联,人物彪炳”,“运人以科目起者,明以来称极盛”。据统计,运城在明永乐辛丑(1421)至崇祯癸未(1643)中进士46人;清顺治丙戌(1646)至乾隆辛卯(1771)中进士33人;不含已登进士者,明永乐乙酉(1405)至崇祯壬午(1642)中举150人;清顺治乙酉(1645)至乾隆戊申(1788)中举71人,另有武进士、武举人数十人①。
古代运城的三所书院均由巡盐御史创立于明季。正德九年,御史张士隆“激扬之暇,尤锐意学校,拳拳以风励后进为己任”,为使优秀生员“崇义”“远利”“藏修游息”,效仿岳麓等书院的作法,在城外八里许建造河东书院。资金来源为“本镇久食盐利之家”,生源于“运司及属邑学校见在诸生内择其经义精明、资性纯稚者”,管理上“仍命各学师儒轮次训诲,运司堂上官则以时课督”②。
嘉靖四年,御史初杲“选学中俊士四十余人肄业书院”,次年“又选少且敏者十余人亦肄业”,并建殿三檼以移驻孔子塑像③。嘉靖十三年,御史余光重修河东书院,随后于城东隅三灵庙之废址创立正学书院,并建乡学养蒙精舍。与河东书院重在举业不同,正学书院意在改善民风。“召集路城诸耆与诸童子及解梁诸耆人士之闲,于礼乐歌诗者以率之。”④ 嘉靖三十六年,御史杨储(字毅斋)与运使方启参重建毁于地震的河东书院。
万历间,张居正尽毁天下书院。运使李廷观急设尧舜禹三圣神位,改河东书院为三圣庙,得以保存。其后,御史赵楷将其更名为宗圣馆,御史吴达可将其更名为育才馆。万历四十六年(1618),御史王远宜责令运使赵建修缮育才馆。“移檄三省文衡,每邑拔其尤者一二,送馆作养。备其器具,厚其□□,以申饬之。”⑤
天启三年(1623),御史李日宣于育才馆内“大罗三省誉髦兴举课事”,增置三圣殿卷棚,改建书舍⑥。同年,在运学东侧新创宏运书院,为其师曹于忭置备讲学之地。李日宣及崇祯间御史姜思睿、王龙震先后捐置地亩以作育才之用。
康熙九年,御史布舒、熊一潇捐俸倡修河东书院,运使张应征负责对其进行修葺。康熙二十年,御史黄斐、运使高梦说尽复河东书院之旧。康熙二十四年,御史李时谦再次对其捐修,并“延三省生童肄业其中,凡百有二十人”⑦。雍正间,运同王又朴捐资整饬宏运书院,“宣讲圣谕,养士会文”,并召本地进士康行僴前来讲学⑧。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捐资修葺河东书院,惜修学之制未能恢复。道光二年,河东盐法道张大镛大修河东书院,捐廉募金二千余两,延师育才。“豫陕两省及三十六属民籍生童准送院中肄业,其隶商籍者另归宏运书院肄业。”⑨
四、城垣的创立与修建
城垣是古代城市的重要象征。古代运城的城垣没有随着解盐司的设立在元初很快建立起来,而是经历了长达120年时间的逐步发展,直到元末红巾军起义直接威胁到河东地区,官府才迫于民心所向,筹划筑城。期间,运城池神庙得以重建,庙学得以创立,路村易名圣惠镇,万商辐辏,户籍四千,屋庐联骈,楼阁辉映,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完备。
但由于缺乏管理,“惜乎散漫纵横,四无山溪城郭之固,加以河南□群□不轨之徒猖狂恣逞,所至残灭。阖镇之民,用是宵肝蹙额,止以天堑为侍”。至正十六年,章佩监那海德俊擢升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到任月余,即“走伻请于朝”,亲自“规材僦工,徒步经度,奠厥方面”。工程共动用兵力2500人,庶民输财赴役不计其数,建成陴墉一千七百丈,城周九里十三步。“其为门者有五。正南二门,便用盐车之□。向西、北三门,以通士庶商贾。”每座城门筑土为台,甃以陶甓;重扉严钥,石枢铁;门上构屋,“户牗洞达”。“教卒伍刺伐坐作之法,以备非常。”门内外左右,筑有军庐、讥察所若干。城垣四隅,构建烽火屋各四桯,作为战时防御之所①。城之初建,充分体现了应对战争的需要。从祀有专神、立有专司、建有专学,到筑有专城,标志着在河东盐池北岸又一座古代城市的崛起,开启了解州、运城、安邑三城鼎立的格局。
明前期,运城城垣修葺情况不见记载。天顺二年,运使马显将五门改成四门,分别命名:东曰放晓,西曰留晖,南曰聚宝,北曰迎渠。正德六年,燕齐大盗“侦知河东饶裕,突至晋境”。巡盐御史胡止“筑浚城池,高深有加”②。嘉靖三年秋天,运城遭遇大水,土筑城墙危在旦夕。考虑到土质含碱挟沙,不经风雨,同时商富民杂,易发盗贼,巡盐御史卢焕在任期将满时,首开先例,砖甃东墙。其后,嘉靖四年,御史初杲甃西墙;嘉靖十三年,御史余光甃北墙;两年后,御史沈铎筑南墙,随治四门城楼、城角望楼和城周台铺。嘉靖十六年、十八年,御史何瓒、陶谟对其又有小修。嘉靖二十年,御史舒迁重作外城。“其绵亘悉仿内城之旧,其高十有五尺,其厚得高之强半,其外为驰道为隍,深广各与高等。”③ 嘉靖年间连年修城,使运城城垣日益坚固。天启二年,御史刘大受、运使孙可僎因“砖甓浸剥”,“修筑复完”。崇祯年间,三任御史杨绳武、姜思睿、楊鹗“连值寇警戒严,累增敌台守望之具”④。
清初,大同总兵姜瓖举旗造反。因重楼、台铺毁于战火,顺治七年,运使陈喆鼎力修葺,恢复旧观。康熙十三年,御史何元英因三藩告变,对城垣再做加固。康熙十九年,御史曾寅和运使高梦说修葺坏墙、垛口、门楼等,整治如故。康熙二十四年,运使张鹏翮“凡墉堞皆甃砖,楼橹皆垩丹漆。曩之卑者崇,狭者广,倾者植,颓者完”⑤。乾隆四十八年,运使沈业富详请捐修城垣。嘉庆二十年,运城地震,城垣坍塌,河东道觉罗承光详请饬商捐款,檄委安邑县重修城垣。
五、总 论
上文立足古代运城的公署、坛庙、学校和城垣四类标志性建筑空间,着重阐述了建筑的变迁、机构的沿革和重要人物的活动等历史信息。从中不难看出,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和巡盐御史在古代运城的创立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事实上,除安邑典史负责编户、保甲、狱讼①,解州州判驻运负责“岁修渠工”“巡缉硝池”② 外,这些官员群体对盐政及地方社会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
为了完成额定盐课甚至额外加增任务,盐政官员的重要职责有:一要组织生产。元明时期,政府每年在运城附近州县征用编户盐丁,少则过万、多则两万余人,清代则采用招募和管理盐商的方式从事畦种。二要防治洪灾。疏浚姚暹渠乃至涑水河,缮修数十条堤堰,工程巨大,有岁修、轮修、抢修之例,又有官修、民修、商修之不同。三要严禁私盐。环池修筑禁垣,设置禁门,内外巡查,防止透漏。同时打击民间私晒,设卡查缉贩私。其他如盐引、盐商、盐道、盐区、盐价等盐务都是盐政官员责任范围内的基本事项。
出于國家盐政之需要,尽管不在皇帝敕命之列,盐政官员还必须面对开展盐务管理活动的一系列保障问题。上文所述的公署、坛庙、学校、城垣即是重点。此外,仓储方面建运储仓以备孤贫口粮,建运阜仓以资商人浇晒;恤政方面建养济院以育孤贫,建漏泽园以收露骼;坊集方面立九坊、设四集以便商民;武备方面则建演武场,购守城之具,增设兵员,以备战事之需。每当遇到水灾、地震、战争等突发事件,作为古代运城的主守,盐政官员更是责无旁贷。古代运城还有为数不少的文献,集中保存于志书、碑刻、档案,散见于正史、文物及文人著作。其奏疏、述记、诗赋除一部分纯文学作品外,大多数不是盐政官员自己撰写的文书,就是记载盐政官员事迹的作品。
在河东盐池附近,曾出现过盐氏、司盐城、盐监城。这些称谓均与盐官相关,体现了古代城堡的功能。运城,是运司城的省称。这个称谓与古城堡一脉相承,也反映着古代运城的存在价值。不同的是,运司即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的使命是通过对池盐的产、运、存、销的全面管理,实现封建国家盐课收入的最大化。民间广泛传称的所谓“盐运之城”只是在“运”上做文章,不知运司更不知运司的实际职能。盐业界和学界习惯于美称其为“盐务专城”,强调了“盐”的专属性,却无意中屏蔽了“司”这个最为根本的管理职能。“鹾海雄于全晋,专治实在运城。”③“河东运司有专城,为治鹾而设也。”④ 如果要为古代运城进行一个正确定位的话,盐政之城当属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邓 军)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urban history is a hot topic recent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Yunchengs landmarks such as government offices, altars and shrines, schools and city walls,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events in its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salt officers represented by salt administrators, commissioners and its social impact,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ancient Yuncheng should be a city of salt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salt administration; Yuncheng; history;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