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众创空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程雯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发展众创空间平台,开启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篇章。众创空间是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之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提供创业服务的重要载体。经过近几年发展,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

    一、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2015年,上海市核发了首家以“众创空间”为字号的企业——上海苏河汇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两年多来,上海市众创空间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上海在全国率先取消对众创空间的认定、备案制度,截至2017年底全市众创空间已超过500多家,并推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引导众创空间向“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不断提高众创空间的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创业孵化服务能力。

    1.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网络是最早的众创空间,引领了从个人通信、个人计算迈向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的创新2.0浪潮。国内很多众创空间也是由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而来,其面向的创业者最初也都是科技领域的人才。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众创空间的诞生,众创空间又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众多成功的手机App,就是从孵化器中走出来,众创空间促进了互联网+生活服务的发展。

    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时尚产业快速发展,众创空间的服务对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之前普遍孵化互联网技术类企业,开始更多地注重服务时尚创意产业类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比如东华大学主办的 “尚创汇”,主要入驻企业为文化创意类企业,还被上海市教委授牌为“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行健众创新开设的空间位主要定位互联网+文创产業。创合公社新开设的虹桥文旅创业社区主要面向“文化旅游创意”“互联网生活服务”等创业领域项目团队等。

    2.综合型众创空间成为发展趋势

    根据各众创空间的特点分析,我国众创空间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大学型,是各大高校主办的众创空间,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二是投资型,集聚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以资本吸引优秀创业项目,主要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媒体型,利用成熟的媒体平台为创业企业宣传造势,提供投资、宣传和信息等资源;四是地产型,和传统的各类园区相类似,以提供办公空间为主,附加一些增值服务;五是综合型,该类众创空间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还提供一定的天使投资,再提供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法律、财务、运营、政策等一系列相应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众创空间行业的竞争,着重提供一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众创空间除了能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全要素、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能力。科技部也一再表示,众创空间的发展绝不是传统的房地产建设,而是在现有孵化器和创业服务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因此能够提供多样化、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型众创空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众创空间举办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投融资对接、法律咨询、企业管理、品牌营销、媒体宣传等等。

    3.竞争愈发激烈,差异化服务是关键

    在正式提出众创空间之前,我国已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孵化器、加速器、创业苗圃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平台。在这些平台的帮助下,创业环境日新月异,创业观念与时俱进。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浪潮开启以来,我国众创空间发展迅速,如何在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众多众创空间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的特色,进而打响品牌,是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目前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主要为工位出租、天使投资、专业服务三大块内容,每个众创空间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擅长的领域,侧重点有所不同。工位出租费用目前仍然是很多众创空间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工位费不能太高,太高对创业者尤其是初创企业的压力太大,也不能太低,太低影响众创空间正常运营。但是随着众创空间的发展,工位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天使投资的周期相对长一些,占用运营资本而且伴随一定风险,对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众创空间而言,这部分投入不会造成负担,但是对发展中的众创空间而言,他们会选择保持适当比例的天使投资,这部分的收入不会在整体收入中占太高比例,基本在20%到30%之间。现在众创空间在场地、工位、咖啡间等环境方面硬件设施水平差异不是很大,能拉开差距的是软件设施,增值服务是未来各众创空间竞争之地,比如工商注册、导师指导、创业培训、对外宣传、财务、法律咨询、政策咨询等方面,谁能提供体验度更好的服务,谁才能走得更远。例如长宁区国家级众创空间鼎创汇非常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每周举行多种活动以满足不同需求,每周三组织天使连连看,为创业者提供和投资人面对面的机会;每周四有“极客家”创业俱乐部,邀请成功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和知识;每周五举行基地下午茶等活动,吸引众多创业者参与等等。

    4.井喷式创业项目减少,但质量不断提高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浪潮刚开始的时候,众多心怀创业梦想的人被唤醒,涌现出一大批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创业项目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呈现井喷式发展。经过两年时间的市场检验和残酷竞争,有一批创业项目获得很大成功,更有一大批创业项目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众创空间反映好的创业项目越来越难找,优秀的创业者也越来越难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但现在的创业者更加成熟,创业项目也更加接地气。虽然总数量上有减少的趋势,但质量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深受创新创业精神教育的一批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未来两三年内相信会诞生更多优秀的创业者和好的创业项目。众创空间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众创空间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政策不够实用,即使这些政策不是直接针对众创空间,但是对众创空间在吸引、孵化创业项目上有直接影响。

    1.政策扶持上的户籍要求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提出以来,上海市在资金、场地、就业和培训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促进了创新创业发展。但是众多优惠政策中,有些被创业者反映不够实用。比如,青年大学生社会保险费补贴,要求创业组织吸纳本市户籍劳动者就业3人及以上;一次性成功创业补贴,要求安置本市从业人员3人以上;创业见习补贴,要求具有本市户籍;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要求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在本市注册登记的创业组织等。这些政策均对就业人员或创始人的户籍有所要求,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或者初创期创业组织来说,达到一个团队要具备至少三个具有上海市户籍的就业人员这一点非常难,因为初创期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人数本身就很少,而这些补贴的金额对大学生创业者或者初创期的创业组织来讲,能真正减轻他们的负担,对那些规模较大或者比较成功的创业组织来讲,却并不是非常重要。这就造成真正需要的创业者拿不到,而等有资格拿到的时候,这些补贴却已不重要了。尤其在社会保险费补贴上,有些初创企业在拿不到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用工成本,选择少交或者不交社保费用,或者不开具发票等行为,严重影响培养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市的城市精神,在促进本地就业和鼓励创新创业发展上可以出台不同标准的政策,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起到扶持创新创业的作用。

    2.人才政策偏重奖励激励投入,缺乏人文关怀

    梳理上海市有关众创空间的各项扶持政策不难发现,在人才政策中,绝大多数都是奖励激励型,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给予直接性的资金奖励、创业创新援助或落户优惠等。比如,对经由市场主体评价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住证转办户籍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至5年。但在创业资本充足的情况下,创业者更看重服务。不少调研企业反映,希望政府在生活服务便利化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而不是直接给予资金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出台更加具体化的生活后勤保障。例如,在居住上,非本地创业者对环境及政策并不熟悉,政府可以引导人才选择合适的居住场所,及时告知如何申请入住人才公寓等信息,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创新创业者在居住上给予一定帮助;在交通出行上、家属工作和孩子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手册,方便创业者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提高创业者在上海的被接纳感等,为人才留在上海解决后顾之忧。

    3. 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在有关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中,对处于创业初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关注比较多,对在创业初期之前的更早时期的创业者缺乏扶持,比如创业想法刚刚萌芽、还没有形成一定团队的创业前期。而从众创空间自身角度讲,多数众创空间均为私营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接受市場的优胜劣汰。也有一些众创空间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比如大学主办的众创空间,其对象多为在校大学生或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这些创业者的条件比较艰苦,大多是创业前期的状态,对众创空间而言,经营也更加困难。政府应适当多关注这些萌芽中的企业,而对那些经营良好,业绩攀升的众创空间多放手,对他们来说过多的关注也是种负担,放手可以省去政府事务专员的开销。

    三、促进众创空间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经济不断深化发展,新的创业者在不断诞生,未来众创空间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作用。政府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引导、协调和监督众创空间发展。

    1.政策多样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众创空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不同产业提供服务的众创空间在政策需求上差异较大。比如,为科技创业提供服务的众创空间,其周期较短,短时间内可以见结果;但是针对文化时尚产业提供服务的众创空间,由于时尚产业的特殊性,其孵化结果没有科技产业来得快。再比如,一些赢利性并不强的大学主办的众创空间,其服务对象很多还没有达到创业初期的程度,处于萌芽期或种子期,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区域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对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毕业时间比较宽松。因此,政府在政策补贴和考核上,应出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政策,对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实行不同的考核要求和补贴政策,避免出现真正需要的拿不到、拿得到的不重要这种补贴政策。

    2.加强人才政策的引导性

    创新创业的核心是人才,在互联网时代,各地区硬件设施、资金扶持等方面差异化不是很大,如何留住企业、留住人才,关键在于留住“人心”。因此政府提供的服务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拓宽服务广度,加大服务深度,在服务的过程中更加走心,才能留住人才。

    目前的创新创业政策中,有关人才的部分多以直接的资金奖励激励为主,其次是户籍管理政策,但在留住人才的后续政策上比较缺乏。资金的奖励激励更容易流向大企业,流向已经比较成熟的人才,而对成长期的人才缺乏扶持。同时在人才的居住、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直接的资金补贴,不如出台引导性的政策,协助其在上海生活,减少后顾之忧。

    3.更多关注创业前期的企业和创业者

    上海市的政策扶持主要关注于创业初期和成长期,对于创业萌芽期和种子期的关注较少。有些创业者本身自带光环,拥有一定资金、人脉等基础,而更多的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的前期亟须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制定不同的适用政策,就像参天大树都是从小树苗开始成长,要对创业的小树苗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在教育、宣传、培训等方面加大实施力度,在扶持标准方面放宽要求等等,切实让创业者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尊重。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王 玉)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