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政治选择题“逻辑陷阱”的设置及应对策略
江传佳
摘 ? ?要:高考政治选择题基于认识对象的条件联系、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设问角度的限定以及对题干信息和学科核心知识设置“逻辑陷阱”,着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体现了素养导向下的高考命题改革方向。突破逻辑障碍,需要提高审材料、审设问、审选项的能力,以避免题干信息误读,逻辑关系误判,核心知识误解。
关键词:高考政治选择题;逻辑陷阱;应对策略
逻辑思维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是高中思政教育和高考考查的重要目标。每年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都有逻辑思维含量大的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缜密性,承载了高考选拔人才的核心功能。本文以2019年全国卷高考政治选择题为主要例题,分析常见的“逻辑陷阱”的设置及应对策略。
一、常见的“逻辑陷阱”的设置
高考政治选择题由材料、设问、选项三要素构成,其中,“设问”明确了入选选项应符合的要求,规定了选择的方向,它联结材料与选项,与选项构成一个完整的判断。命题人就是基于“这个完整的判断”设置“逻辑陷阱”的。
1.基于认识对象的条件联系
高考政治選择题的某些选项是断定事物状况之间的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条件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三种。混淆认识对象的条件联系,故意把非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夸大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全国卷设置错误选项的常见做法。
【例1】(2019年全国Ⅰ卷第23题)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 ? ? B.①③ ? ? C.②④ ? ? D.③④
该题选项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属于必要条件的表述格式。事实上,事物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数量(包括程度、规模等)上的增减可以引起质变,二是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可见“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并不是引起“事物质变”的必要条件。因此,选项②犯了将非必要条件夸大为必要条件的逻辑错误。
【例2】(2019年全国Ⅲ卷第21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中华老字号要成为“常青树”,需要不断创新。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②事物的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只要不断批判和否定,新事物就能保持质的稳定性
④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A.①②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该题选项①和④属于必要条件表述格式。根据辩证否定观原理,可以判断“吐故纳新”是保持事物“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是实现“事物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之不可、有之未必)。选项③属于充分条件表述格式。不断批判和否定会促进事物的质变,不利于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可见“不断批判和否定”不是“新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因此,选项③犯了将非充分条件夸大为充分条件的逻辑错误。
2.基于认识对象存在的状态
应然与实然、未然与已然是认识对象状态多样性的表现。应然是指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达到的状态,或者说基于事物自身的性质和规律所应达到的状态;实然是指事物存在的实际状态。未然是指尚未实现、尚未发生的状态;已然是指已经实现、已经发生的状态。一般来说,作为事物的现实表现样态之实然已然,总是与其应然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或背离。因此混淆应然与实然、未然与已然,是选择题命题中设置错误选项的一种技术。
【例3】(2019年全国Ⅰ卷第19题)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该题选项③误判了认识对象存在的状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不论是基于材料信息,还是基于当前实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融为一体并非实然状态(尚未实现)。
【例4】(2019年全国Ⅲ卷第18题)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018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一论述
①表明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
②反映中国拥有全球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
③彰显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达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
A.①②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利于形成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选项①“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选项②“中国拥有全球环境治理的话语主导权”既缺乏材料支撑,也与现实不符合,都犯了将未然当已然的逻辑错误。
3.基于设问角度的限定
试题通过设问角度的限定来体现立意,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一般有两种限定:一是对范围、程度、主体等角度的“限制词”等;二是限定干支逻辑关系的“关系词”,如“之所以……是因为……”“因为”“基于”“旨(意)在”“意义”等。下面以“目的”和“意义”类为例作分析。
【例5】(2019年全国Ⅳ卷第11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这一要求旨在
①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②降低国家财政负担
③减轻基层干部压力
④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该题设问中的逻辑关系词是“旨在”。“旨在”即目的,是指所追求的目标、想达到的境地。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无谓证明,目的在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倒逼政府部门提高行政效率,故①和④符合题意;此举的目的不在于降低国家财政负担和减轻基层干部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只是此项改革的客观结果,故②和③不符合设问的限定,将“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混为一谈。
【例6】(2019年全国Ⅱ卷第20题)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该题设问中的逻辑关系词是“意义”。“意义”是指这个事物对外界或者自身产生的积极影响或积极作用。传统农耕文化是与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建设乡风文明需要继承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但更要适应当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既不是建设乡村文明的主观目的,也不是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所在,选项①不符合设问限定,应该排除。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②错在“相互转化”上。建设乡风文明,有利于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和④符合设问限定,是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所在。
4.基于信息和知识的推理
高考试题既重视考查归纳推理能力,也重视考查演绎推理能力。为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考试题常基于材料信息和核心知识设置逻辑推理方面的陷阱。常见做法有:混淆或然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混淆事物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
【例7】(2019年全国Ⅳ卷第8题)2018年,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以上信息反映我国
①新兴产业占据主导
②经济质量继续提升
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④服务业成為节能降耗的主力
A.①③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②④
或然是指随机的、没有规律的可能性,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如果某个结果是由多个原因或变量引起,那么其中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该结果的出现,亦即该结果的出现是需要附加条件的,因而只具有或然性,不具有必然性。结合例7分析:从题干看,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这只能反映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不能必然推断出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故①具有或然性;我国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与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也不能必然推出服务业成为节能降耗的主力,因为节能降耗既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系,更与技术进步、政策执行相关,故④也只具有或然性。
【例8】(2018年全国Ⅲ卷第21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整体不等于共性,部分不等于个性,两对关系也不能混淆。共性意味着“同类”,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但不是由个性组成的,不同个性不一定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同体”);整体意味着“同体”,它由各个部分按一定结构组成,但各个部分可以是性质、功能等各不相同的事物,不一定是具有共同属性的“同类”。例8选项①“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这一表述,就是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混淆了。
另外,整体的属性不一定属于部分的属性,因此,对于事物的整体成立的判断,对于部分不一定成立。2017年全国Ⅲ卷第14题有一个选项是“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促进就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将“社会主义制度”缩小为“分配制度”,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事物的个性也不一定能推及为同类事物的共性,对于事物個性成立的判断,当将概念外延扩展为关于共性的判断时,就不一定成立。2016年全国Ⅲ卷第19题有一个选项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就是将“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凝聚力的保证”这一关于“民族文化创新”的命题扩展到整个“文化创新”,从逻辑上说属于以偏概全。
二、“逻辑陷阱”突破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可明确,突破“逻辑陷阱”要严格“三审”(审材料、审设问、审选项),实现“三避”(避免信息误读、避免关系误判、避免知识误解)。
第一,培育良好研读品格,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避免信息误读
把握问题情境,是解题的第一道门槛,也是突破“逻辑陷阱”的前提。高考政治选择题的材料内容广泛,既有时事热点事件,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既有政治、经济、科技题材,也有人文题材。材料形式多样,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表、漫画材料等。试题通过这些材料构建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深刻理解材料信息,提升阅读品质,增强获取和解读不同程度、不同类型材料信息的能力。如,分析图表材料时要坚持“横比”与“纵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字材料时要坚持定性分析(有没有、是不是)与定量分析(有多少)相结合、功能分析(有什么作用)与因果分析(为什么)相结合等方法。其次要关注社会议题,适时引入新理论、新政策、新材料并设计问题开展讨论,以开阔学生的视域,增长学生常识见识。
第二,加强逻辑思维常识培训,提高把握逻辑关系的能力,避免关系误判
设问角度是命制选择题至关重要的一环,规定选择的要求和方向,并将材料和学科知识联结起来,实现对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要加强逻辑思维常识的培训,提高把握逻辑关系的能力,识别设问中的“逻辑陷阱”。
教学中可以“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变式思考。例如在评价“例2”试题时,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只要不断吐故纳新事物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前提?以加深对条件关系的深度理解。还可以跨学科整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模型。例如,在区分认识对象的状态时,可整合语文相关知识;在构建条件关系时,可整合数学相关知识。以条件联系的整合为例:
第三,加强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新知生成能力,避免知识误解
高考政治选择试题尤其重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并基于核心知识的理解进行引申和推导,设置“正向”或“反向”的选项,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概念性、原理性知识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联结点,培养新知生成能力。如识别语言变式、把握内涵与外延、基于知识推导与引申、基于具体情境演绎与迁移等。
示例:下列判断正确吗?请阐释理由。
判断①: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判断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根据教材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利用逻辑关系词“前提”与“基础”“关键”之间的联系(即“基础”和“关键”肯定是“前提”)可以推断判断①和②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