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戴薇薇+蒋+娟
[摘要]湖湘文化经历了数载的发展,在无数湖湘精英的努力下,不仅有了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而且也为湖南的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湖湘文化本身的内涵精髓,探讨思考其对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与创新。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15-02
自宋代起,以胡安国、胡寅为首的学者齐聚湖南,创立了湖湘学派,之后朱熹与张栻的理论讲学,使湖湘学派更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湖湘学派的定型与成熟促使了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数代,湖湘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兼具儒学正统文化与楚文化的区域性文化形态。
湖湘文化既保留了湖南人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同时也融入了儒家的“入世”观点,既涵盖了楚文化中“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的精神,也融入了自屈原以来就被湘籍文人学者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湖湘文化的内容,现代学者们主要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在湖湘文化中历历可见的忧患意识。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到近代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将士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于实践,这些缠绕在湖湘精英们心头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次,与儒家文化承一脉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也成为湖湘文化精华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湘籍文人们纷纷著书讲学,发展并创新学术思想,尤以周敦颐、张载等人为首的文人们在理学思想上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使湖湘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宽,并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曾有学者评价湖湘文化“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外……胜国以来,船山王氏以其坚贞刻苦之身,进退宋儒,自立宗主,当时阳明学说遍天下,而湘学独奋然自异焉。” 湖湘学派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突破与创新,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的质疑正反映了思想家们对传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转型思考;最后,即湖湘文化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讲究“求实”二字,而各阶段的湖湘精英们正是秉承着此精神在做事和做学问。近代湘人曾国藩以湘军为代表所组织的湖湘集团就是凭借湘人乡情,以地方区域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据湖湘区域文化特点进行军队集团的组建,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质。
湖湘文化发展到今天,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群体,而且为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转型。在传统的湖湘文化中,湖南的书院教育在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式,它独特的教育体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为湖湘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一批批崇尚理学、注重经世的湖湘人才的出现。然而,斗转星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南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模式,在与湖湘文化发展接轨的同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湖湘文化的滋养就不可能出现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同样,只有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才能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只有以湖湘文化为理论基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与其精髓相结合。
一、“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统一
“经世致用”即关注社会现实,能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务实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经世致用”从古至今始终贯穿湖湘文化,同样也应当融入当今高等人才的培养之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人才应不仅仅只是具有专业方向的知识,还应在能力和素质修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结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加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观,提高整个群体的精神境界。
二、“笃行践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现
“笃行践履”实际上是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把知识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其本质与经世致用有一定联系,都是讲究将所学知识作用于社会,但“笃行践履”更强调“知”与“行”的同一,更强调理想实现过程中人具有的明确目标和坚定意志。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一专多能”的模式,即将宽阔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教养与能力创新性的提高相结合,培养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走入社会能真正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将具备的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考虑首先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于市场需求相结合,符合社会的用人要求,逐步缩减与社会脱节的专业;其次,加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知道做”,而且“能够做”,为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三、“反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
《初学记·鸟赋》中写道:“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这句话表达了报答亲恩的意思,而其中包含的“反哺”的思想行为不仅体现在湖湘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对湖湘精英的培养上。受湖湘文化熏陶的许多先贤们在功名成就之后纷纷将目光投向故里,为家乡捐资出力,造福当地。清代湘籍两江总督陶澍、著名湘籍将领胡林翼为官之后都为家乡捐银、捐田,兴办学校,并资助家乡学子。这些湖湘人士回报故土的行为正是体现了“反哺”的情怀,湖湘文化培育了他们,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为故土贡献自己的力量。古人如此,生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更不应抛弃这种“反哺”的思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常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目前,在许多大城市,不少大学毕业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宁肯从事薪俸微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不愿回家乡,导致大城市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和浪费,而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稀薄,虽然政府出台了“村官”等政策吸引毕业生,但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现代人的思维观念出现了偏差,如果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感怀故里,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培养过自己几十载的家乡,那么他终会将自己与家乡缠绕在一起,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教育知识的同时,“反哺”的这种湖湘文化精神也应贯穿其中,且在当今社会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四、“实事求是”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
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现在还仍挂着“实事求是”的匾额,作为湖湘文化的精髓,它是古往今来不可缺少,且湖湘人士一代代继承下来的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将“实事求是”的思想纳入其中。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与大学生们自我定位偏失,缺乏“实事求是”的思想有一定关系。社会资源的相对过剩导致大学生们远大抱负、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极大反差,他们不愿面对现实,或许更多的还在自我陶醉、孤芳自赏中,这就造成了每年就业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诱导学生正视自我,以务实的精神来面对困难,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 “终极关怀”涵义上的转变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合
湖湘文化长久以来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岳麓书院讲堂所悬挂的“道南正脉”的牌匾正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儒学正统的特色。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忧国”即是为君主担忧国家江山社稷的安危,“忧民”即是为君主担忧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便是古代知识分子们的“终极关怀”。湖湘文人胡林翼曾表示“惟素蒙教训,未尝一息敢忘君国艰难”。如何排除“君国艰难”是他们肩负的责任,而这种“终极关怀”是与君臣之礼、为臣之道息息相关的。当今社会,“终极关怀”的内容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要求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家国安危,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发展,以此为基础,“人文关怀”随之提出。“人文关怀”提倡的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肯定,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它的提出是对传统“终极关怀”的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在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我们也应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能主动关注人类社会、关注人性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的生存承担起一份责任。
总而言之,湖南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与社会环境、现实相接轨的同时,也应汲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髓,湖湘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遇之下迸发出来的火花将使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处于更好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旒麟.新湖南[J].湖南历史资料,1959,(3).
[2]胡弼成,欧阳峻翔.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之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10,(1).
[3]梅英杰等.湘军人物年谱(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7.
[责任编辑:雷艳]
[摘要]湖湘文化经历了数载的发展,在无数湖湘精英的努力下,不仅有了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而且也为湖南的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湖湘文化本身的内涵精髓,探讨思考其对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与创新。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15-02
自宋代起,以胡安国、胡寅为首的学者齐聚湖南,创立了湖湘学派,之后朱熹与张栻的理论讲学,使湖湘学派更为成熟,在此基础上,湖湘学派的定型与成熟促使了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数代,湖湘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湖南为中心,兼具儒学正统文化与楚文化的区域性文化形态。
湖湘文化既保留了湖南人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同时也融入了儒家的“入世”观点,既涵盖了楚文化中“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的精神,也融入了自屈原以来就被湘籍文人学者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湖湘文化的内容,现代学者们主要归纳为几个方面:首先,在湖湘文化中历历可见的忧患意识。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到近代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将士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于实践,这些缠绕在湖湘精英们心头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次,与儒家文化承一脉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也成为湖湘文化精华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湘籍文人们纷纷著书讲学,发展并创新学术思想,尤以周敦颐、张载等人为首的文人们在理学思想上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使湖湘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拓宽,并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曾有学者评价湖湘文化“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外……胜国以来,船山王氏以其坚贞刻苦之身,进退宋儒,自立宗主,当时阳明学说遍天下,而湘学独奋然自异焉。” 湖湘学派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突破与创新,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的质疑正反映了思想家们对传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转型思考;最后,即湖湘文化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讲究“求实”二字,而各阶段的湖湘精英们正是秉承着此精神在做事和做学问。近代湘人曾国藩以湘军为代表所组织的湖湘集团就是凭借湘人乡情,以地方区域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据湖湘区域文化特点进行军队集团的组建,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质。
湖湘文化发展到今天,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群体,而且为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论基础,促进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转型。在传统的湖湘文化中,湖南的书院教育在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逐渐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方式,它独特的教育体制、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为湖湘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一批批崇尚理学、注重经世的湖湘人才的出现。然而,斗转星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南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模式,在与湖湘文化发展接轨的同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湖湘文化的滋养就不可能出现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同样,只有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湖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才能兼具普遍性和独特性;只有以湖湘文化为理论基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与其精髓相结合。
一、“经世致用”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统一
“经世致用”即关注社会现实,能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务实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经世致用”从古至今始终贯穿湖湘文化,同样也应当融入当今高等人才的培养之中。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人才应不仅仅只是具有专业方向的知识,还应在能力和素质修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结合“经世致用”的思想,加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观,提高整个群体的精神境界。
二、“笃行践履”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现
“笃行践履”实际上是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把知识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其本质与经世致用有一定联系,都是讲究将所学知识作用于社会,但“笃行践履”更强调“知”与“行”的同一,更强调理想实现过程中人具有的明确目标和坚定意志。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一专多能”的模式,即将宽阔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教养与能力创新性的提高相结合,培养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走入社会能真正发挥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将具备的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考虑首先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于市场需求相结合,符合社会的用人要求,逐步缩减与社会脱节的专业;其次,加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知道做”,而且“能够做”,为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三、“反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
《初学记·鸟赋》中写道:“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这句话表达了报答亲恩的意思,而其中包含的“反哺”的思想行为不仅体现在湖湘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对湖湘精英的培养上。受湖湘文化熏陶的许多先贤们在功名成就之后纷纷将目光投向故里,为家乡捐资出力,造福当地。清代湘籍两江总督陶澍、著名湘籍将领胡林翼为官之后都为家乡捐银、捐田,兴办学校,并资助家乡学子。这些湖湘人士回报故土的行为正是体现了“反哺”的情怀,湖湘文化培育了他们,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为故土贡献自己的力量。古人如此,生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更不应抛弃这种“反哺”的思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常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目前,在许多大城市,不少大学毕业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宁肯从事薪俸微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也不愿回家乡,导致大城市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和浪费,而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稀薄,虽然政府出台了“村官”等政策吸引毕业生,但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现代人的思维观念出现了偏差,如果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感怀故里,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培养过自己几十载的家乡,那么他终会将自己与家乡缠绕在一起,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教育知识的同时,“反哺”的这种湖湘文化精神也应贯穿其中,且在当今社会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四、“实事求是”应体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
在岳麓书院“忠孝廉节”堂上现在还仍挂着“实事求是”的匾额,作为湖湘文化的精髓,它是古往今来不可缺少,且湖湘人士一代代继承下来的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将“实事求是”的思想纳入其中。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与大学生们自我定位偏失,缺乏“实事求是”的思想有一定关系。社会资源的相对过剩导致大学生们远大抱负、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极大反差,他们不愿面对现实,或许更多的还在自我陶醉、孤芳自赏中,这就造成了每年就业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诱导学生正视自我,以务实的精神来面对困难,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 “终极关怀”涵义上的转变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合
湖湘文化长久以来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岳麓书院讲堂所悬挂的“道南正脉”的牌匾正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儒学正统的特色。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在封建社会,“忧国”即是为君主担忧国家江山社稷的安危,“忧民”即是为君主担忧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便是古代知识分子们的“终极关怀”。湖湘文人胡林翼曾表示“惟素蒙教训,未尝一息敢忘君国艰难”。如何排除“君国艰难”是他们肩负的责任,而这种“终极关怀”是与君臣之礼、为臣之道息息相关的。当今社会,“终极关怀”的内容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要求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家国安危,更应该关心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发展,以此为基础,“人文关怀”随之提出。“人文关怀”提倡的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肯定,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它的提出是对传统“终极关怀”的内涵的延伸和拓展。在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上,我们也应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能主动关注人类社会、关注人性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的生存承担起一份责任。
总而言之,湖南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与社会环境、现实相接轨的同时,也应汲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髓,湖湘文化与现代文化相遇之下迸发出来的火花将使湖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处于更好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旒麟.新湖南[J].湖南历史资料,1959,(3).
[2]胡弼成,欧阳峻翔.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之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10,(1).
[3]梅英杰等.湘军人物年谱(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7.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