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问追问叩问
官正华
【摘 ? 要】问题是触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利用探问课题、追问秘妙、叩问思辨等策略,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提问—解决—追问—再解决”的循环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关键词】提问能力;学习活动;策略
问题是触发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杨再隋教授说过:“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有价值!”然而,课堂上常常呈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互动模式,学生的思考仅仅指向问题的答案。日久天长,这种课堂模式打造出了一批回答问题的高手,但他们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应是不一样的学习者,他们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从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提问—解决—追问—再解决”的循环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一课时,试图运用以下几种策略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一、探问课题关键词
很多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都会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也非常善解“师”意,努力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细思这些问题,大多是“何人、何时、何地、如何、为何”的套路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好问题、真问题?学生没有概念。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针对提问策略进行指导,学生的提问就会陷入这种惯性思维,质疑将不再是质疑,提问也都是假问题。笔者在执教《与象共舞》一课时,尝试让学生抓住课题的题眼,提出好问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谁与象共舞?
生:他们在哪里共舞?
生:他们是怎样共舞的?
师:大家一口气提了三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评选一个“金问题”,你们觉得是哪一个?
生:我觉得“他们是怎样共舞的”这个问题比较好,因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课文中找一找答案,而另外两个问题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了。
师:谁与象共舞?
生:人们。
师:他们在哪里共舞?
生:泰国。
师:你看,这样的问题,只要读一遍课文,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轻松地回答,我们可以叫它“浅问题”。那些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学习的问题才是好问题、金问题。谁还有类似这样的好问题?
(生沉默了一会儿,师进一步指导)
师: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共舞的”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可能对我们提出好问题有帮助。这个问题抓住课题中的“共舞”,这是课题中的重要信息,我们叫它“题眼”。你们还可以看看题眼和文章的关系、题眼所写的内容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甚至矛盾,再来提问。
(生开始陆续举手)
生:我发现课文只有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与象共舞”的内容,是不是有点离题?
师: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与象共舞”,是不是离题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我们要先去读一读课文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再去研究它们与课题有什么关系。
师:你们很了不起,一共提出了三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人们是怎样与象共舞的?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它们与课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着重解决这几个问题。
很多教师上课,害怕学生安静下来,觉得这样是一种冷场的表现,巴不得课堂热热闹闹,举手时小手如林,发言时口若悬河。不能说这样的课堂就是不好的,我们可以尝试接受另一种课堂,它虽然安静,但是学生忙着倾听,忙着思考,忙着让已有的能力和新的知识碰撞出新的火花,这种现象称作“安静的忙碌”。案例中,当教师试图让学生提出能够帮助他们学习的好问题时,教室里呈现的就是一片“安静的忙碌”,学生正在尝试从“何人、何时、何地、如何、为何”的套路问题中解套,针对《与象共舞》的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安静是思维的开始。这是有难度的,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安静地等待一段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大脑忙碌起来;可以给予策略上的帮助,帮助学生提出更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列一张表格,把教学提问策略前后学生提的问题对比一下。
前后只隔了一两分钟的学习时间,为什么问题的质量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其实教师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还可以看看題眼和文章的关系、题眼所写的内容与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甚至矛盾,再来提问”,这句话中暗含了提问的策略:(1)学会根据题眼来提问;(2)寻找与题眼对应的内容提问;(3)寻找与题眼矛盾的内容提问。然后教师要做的就是安静地等待。反思平时的教学,不是学生不会提问,而是教师没有在提问策略上给予指导,甚至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从借助课题提出的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题眼“共舞”的思考已经开始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活动,一节课的大致雏形就可以确定了。
二、追问文本秘妙处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学习范例。如果只是读一读、悟一悟、说一说,就太可惜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文章表达的秘妙,让学生试着追问文章为什么要这么写,把学生的视线从文本内容转向文章写法。思维的角度不一样,收获自然会不同。这样的学习,才是告别内容分解模式的语文学习。如《与象共舞》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大象跳舞,中间夹杂了人们舞蹈的部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值得学生思考和借鉴。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大象如何跳舞上。笔者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朗读、想象、交流。在大象舞蹈部分的学习告一段落后,笔者展开了追问。
师:读了大象跳舞的语句,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想追问吗?(生沉默)你们看看这段主要写谁跳舞?
生:大象。
师:除了写大象跳舞以外……你有什么新问题产生吗?
生:这段是写大象跳舞,为什么要写人们和大象一起舞蹈?
师:这是一个好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可以把人跳舞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写人和象一起跳舞有什么好处。
师:这是一种好方法,可以借鉴。
生:我们还可以把写人跳舞的句子删除,看看如果不写人,只写大象跳舞,有没有问题。
师:这和前面的方法刚好相反,值得一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为什么要写人们和大象一起舞蹈”这个问题。
(生自學、交流、汇报)
生:课题是《与象共舞》,既然是共舞,当然要写人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从课题中找到证据,聪明。
生:大象如果只是独自跳舞,会显得孤独。而且前面文章说了,“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人和象一起跳舞,更能体现出人和象之间亲密无间。
师:人和象一起共舞,更能体现人象之间亲密无间,总结得非常准确。那就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表现出人象共舞的和谐画面吧!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在学完文章内容后,很难马上产生具体的问题,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求学生涯中,一直扮演的是回答问题的角色,教师才是提问的那个人。他们只要认真听清教师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和大家交流讨论即可。“读了大象跳舞的语句,你们现在有什么问题想追问吗”,这是课文学习深入的助推器——追问。课文已经学完了,还有问题吗?通常学生的阅读还没有发展到如此敏感的阶段,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你们看看这段主要写谁跳舞?除了写大象跳舞以外……”教师欲言又止,学生很聪明,马上转换阅读视角,提出问题:“这段是写大象跳舞,为什么要写人们和大象一起舞蹈?”学生的思考到了这个点上,文本后面蕴含的“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人文内涵就呼之欲出了。案例中,教师还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读一读、悟一悟、删一删、议一议。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提问的能力,还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
三、叩问核心思辨点
在备课《与象共舞》时,笔者查阅了泰国大象的处境,惊讶地发现泰国人并没有那么爱大象,他们强迫大象干农活、学表演,各种虐待大象的视频充斥网络,还有很多泰国人热衷吃大象肉。野生大象在100年前约有30万头之多,到2017年只剩下不到1500头。作为泰国国宝,大象在泰国的现实处境如此不堪,怎么和《与象共舞》传达的人象和谐共处的画面不一样?笔者一直在犹豫:这个与文本价值取向相悖的观点,要不要抛给学生?再三思量,笔者还是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与象共舞》的课文内容学完后,笔者问学生:“这堂课上到这里,你们还有问题要问吗?或者还有问题需要追问吗?”学生提出了下列问题:大象怎么学会跳舞的?人为什么喜欢看大象跳舞?在泰国,国宝大象与人亲密无间,而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什么不能与人亲密无间?
每个问题直指文章核心——“人和动物和谐共处”。此时笔者播放了微视频,让学生了解泰国大象的现实处境,看完后再和学生交流。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现在想说什么?
生:原来大象要学会跳舞,是要经过残酷的训练的。我们还是不要观看大象跳舞了。
师:跳舞原本就不是动物的天性,像马戏团的那些动物演员,都要经过长期的、残酷的训练,才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在开心地看表演的时候,动物们的心情是我们不了解的一个黑洞。
生:虽然我们的国宝熊猫不能和我们亲密无间,但是我们把它们保护起来了,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爱。
师:很好,你已经在思考什么是爱了。那么现在你们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呢?
生:既然泰国大象的现实生活那么残酷,为什么作者赵丽宏要把泰国的人象关系写得那么和谐?
生:人和象之间怎样才能做到和谐和亲密?
师:我觉得你们想问的是“人和动物之间,怎么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和谐”。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回家,重新读一读《与象共舞》,边读边思考,并以《与和谐共舞》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
案例中,学生根据视频和文本的认知冲突发出叩问:究竟怎样的关系,才能做到人与象和谐?才能让人和动物亲密?《与象共舞》要传达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作者只看到了大象舞蹈,没有想到大象是怎样学会舞蹈的,这可能是作者的局限性。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文字之美,还要带领学生认识这个世界,不能因为真相和文字之间的距离,而装作不知道。这就是在思辨中提问、在思辨中解答的力量。很多学生在长期课堂学习中,养成了配合教师的“好习惯”,他们熟悉教师的套路,知道怎样应对教师的提问,在迎合的过程中得到的表扬更助长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丧失提问和辨析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抓住文章的思辨点,让学生提出质疑,不仅能打破传统的语文构件解析模式,还能在思辨对话中提升学习质量。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者”。
每位一线教师都清楚提问能力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他们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放弃提问,应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探问课题、追问秘妙、叩问思辨,长期坚持,定能培育出一批不一样的学习者。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