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景泰蓝创作观念探讨

丁明鸿



[摘要]源于宫廷技艺的景泰蓝,风格华丽繁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景泰蓝的服务对象与审美趣味都随之改变。新时代的景泰蓝创作者不仅要传承传统技艺,也要更新创作观念。无论是工艺美术还是美术,过于雕琢带来的繁琐无度,必然导致艺术生命力的匮乏,单纯技术美或工艺美并不等于真正的美。
[关键词]景泰蓝;传统工艺;创新发展
[Abstract]Cloisonne comes from court handicraft with its complexity and magnific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service object and aesthetic taste has changed along.Cloisonne's creation in the new era needs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skills and to renew their creation concept as well.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for industrial art or just for art, too much cut and polish will bring about tediousness and excessiveness, and consequently lead to inadequate artistic vitality. Pure technical or technological beauty doesn't equal the true beauty.
[Key words] Cloisonne;Traditional craft;Innovative development
景泰蓝作为一门源自宫廷的技艺,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景泰蓝在元明清三朝均为宫廷造办之器,也就是说景泰蓝过去只有官窑。翻阅史料和两岸故宫藏品,景泰蓝有很多精美讨景泰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创新发展。
一、宫廷风格不是阻碍景泰蓝发展创新的理由
宫廷景泰蓝有它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宫廷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有它的局限性,也不能代表景泰蓝发展的方向。当今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自信,这要求我们发展文化事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重发展。因此,当下的景泰蓝创作不能总抱着明清宫廷风格不放手,作品要突出时代性。有一位业内朋友曾这样概述清朝的宫廷工艺:“料不厌其贵,工不厌其累,艺不厌其繁,品不厌其异。”景泰蓝在深居宫廷的几百年时间里始终浸透着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所以它才变化不大。技艺是一回事,思想又是另外一回事。技艺可以不变、少变,但是思想不能禁锢不变,创新是发展的必需。单纯技术美或工艺美并不等于真正的美,过于炫技、过于雕琢带来的是繁琐无度,不会有设计者思想和灵魂的展现,无法打动世人,更不用提产生共鸣了,也必将使之缺乏生命力。
其实无论是工艺美术还是美术,我认为传递美才是中心。在时下,有一些人打着宫廷艺术的幌子行腐朽堆砌之风,并没有很好地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甚至忽视基本的审美法则,创造出一些缺乏美感的作品。更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宫廷风格”的景泰蓝才是景泰蓝,所以一味地追求镶嵌宝石来彰显华贵。其实不然,中外宫廷艺术品中有很多精美绝伦之作,它们设计精美、工艺精美、大气华贵,无不体现出一个字:美。无论是卢浮宫的建筑和装饰,还是克里姆林宫的陈设;无论是故宫的殿堂设计,还是宫殿内陈设品(甪端、香炉、香筒、仙鹤、熏炉和后宫偏殿的礼佛用具、陈设),都是设计合理、装饰适度,具有极高的审美水准。传统审美的评判标准事实上就四个字:“技以厚道”。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延续“宫廷风格”的景泰蓝新品很多已经脱离了艺术美,过于追求繁琐、镶嵌,甚至将民间习俗带到其中,给人以俗而不贵之感。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部分创作者艺术造诣不高、艺术鉴赏力差、文化程度低(艺术基础),对于作品的构图、节奏、疏密关系、色彩关系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宫廷艺术”认识过于肤浅,所以才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
如何正确引导景泰蓝的发展创新呢?一是向传统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创作的重要源泉;二是向姊妹艺术学习,汲取世界艺术之精华;三是提升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美术基础;四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引,对传统文化中过时、腐朽的东西进行扬弃,结合时代勇于创新。
二、景泰蓝创新在于更新观念
谈到创新和发展,我们不能避开传承,要知其本,方可求其变。景泰蓝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被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技艺源头可追溯至六百年前西亚和中亚地区,并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由于材质工艺的特殊性和繁琐性,受到元明清统治者的钟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王朝覆灭,景泰蓝技艺流传到民间,开启了新的创作发展历程。
当今景泰蓝创作中有一股强烈的复古之风,一些创作者过分追求所谓的“宫廷艺术”,在对元明清景泰蓝的仿制基础上镶嵌各种低劣玉石来提升“价值”,这误导了世人对景泰蓝技艺发展的正确认知。景泰蓝的工艺技法几百年来的确没有太大变化,七大工序(制胎、掐丝、焊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依然如故,但这并不意味景泰蓝就不能进步和发展。在过去几百年里,景泰蓝是华丽和权杖的象征,只为极少数人群服务,而今社会发展了,再延续这种思维势必违背“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时代理念。
景泰蓝创新其实就是观念的突破和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同时又要跳出宮廷的局限,丰富自己的知识。作为设计创作人员要懂美术、工艺、会画画,要懂工艺美术史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作。因此,景泰蓝在过去七大工序基础上添加了设计这一重要工序。设计不是仿制和照搬,不是加几块石头(玉石)就会价值连城那么简单。设计是完成创新的重要过程。设计是语言,是设计师与欣赏者的对话,试想作为当代设计师总设计陈旧的宫廷风格作品,其存在价值何在,充其量只是个守护者。
三、景泰蓝创新观念指引下的创作实践
景泰蓝如何在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我通过自己这二十多年的实践来谈谈体会。20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珐琅厂从事景泰蓝研发,该厂有着很好的创新研发经验,厂里始终有一个创新产品试制组,从纹样、色彩上不断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学习创作自然传承有序。我们的前辈钱美华、夏薄明等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不拘泥于宫廷风格的形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绘画、壁画、花卉图案创作出了许多有特点的新型景泰蓝,如《和平尊》《花鸟锦地》等。1995年我参观乔十光漆艺展,展览前言中有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跟随时代、贴近生活、表达情感,这成为我景泰蓝创作之路的座右铭。在观念创新上我尽可能把思想表达放在第一位,把诠释作品的文化内涵作为设计主轴,这些年先后设计了《秋歌图》(图1)、《古韵雅风》系列(图2)、《红梅花儿开》、《龙马精神》(图3)、《青花》系列、《夏之念》(图4)及花鸟系列的景泰蓝作品,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都突破了宫廷景泰蓝的桎梏,以崭新的设计观念和新颖的设计风格赢得一些80后、90后年轻人的喜爱。
在艺术创新道路上要有前瞻性,勇于打破传统的局限,结合时代审美需求,大胆跨界、借鉴融合是景泰蓝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能离开华夏民族文化,这样的创作才有根。2008年创作的《古韵雅风》将景泰蓝工艺与青花风格相结合,把传统的缠枝莲加以变化,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突破了景泰蓝和青花满而多的二方连续传统装饰形式,采用留白和疏密相呼应的处理手法,凸显明快、典雅的风格,使悠久的传统纹饰焕发出时代之光。再如《夏之念》这件作品更是将情感融入到作品中的进一步实践。2013年脑海里时时浮现出异地创业的人们忙碌打拼的职场情景,决定创作一件以思乡和祝福为情感基调的作品。按照传统思维可选择的方法过于简单直接,这样不能诠释出我内心的祈愿。所以我选择丝瓜和丝瓜叶、葫芦、翠鸟为素材没有采用缠枝莲和对称纹样,而是通过巧妙的排列凸显出层次变化,装饰性极强,进而达到明快靓丽、典雅温馨的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对创作主题的把握,通过对在外打拼职场人思乡情感的表达,藉由《夏之念》这件作品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与尊重,并希望他们的内心能得到抚慰。
在景泰蓝创新路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嘉林的一件作品《思根》,令我印象深刻。這件以大榕树为素材的景泰蓝作品,通过款识“树高千尺不离根,为人不忘父母恩,他乡得取凌云志,莫忘竹马众乡亲”,表达了普通人知恩图报的情感,既展示了传统技艺的精湛又传递出恩德之心的正能量。
结语
其实作为设计创作人员,无论是工艺大师还是普通技师都有担当起传递时代正能量责任,所谓外行看热闹,但是内行必须靠自身的技艺、设计水平和创意。景泰蓝也好,工艺美术也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中只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代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腐朽奢华风气就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定会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景泰蓝精品。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