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建设研究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进步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自2016年规划的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级的新支柱。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合肥作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其对GDP的贡献率得到众多关注。作为安徽省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合肥的区位、人才、科技等优势突出。但发展中存有不少问题,如何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产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并就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国制造;合肥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集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思路,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提质增效、解决我国阶段性主要矛盾的对策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面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出现,国际上中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低端制造业流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要想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2025制造强国之梦,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本情况
1.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背景
合肥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副中心,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科教资源。合肥及时把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九大以来合肥加大推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再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立,60多所高校和60万的在校生也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2.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总体情况
合肥以产业链终端为导向,着力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这些基地正在成为全省各地产业升级的主阵地。随着一大批产业链终端项目加速集聚,2017以来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建、续建项目就达到1200个左右,总投资超过5600亿元。在这些蓬勃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有力推动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
三、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合肥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发展主线进行谋篇布局,围绕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总目标谋划。
1.产业同构,规模效用不强
全市范围内各个开发区等产业园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的形势也不尽相同。合肥市与周边省会城市(南京、杭州 )亦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在省内,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立以来,三市都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导致了三市产业同构现象日益凸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体量与发达城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突出
从合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前期没有好的统筹规划,在合肥四大开发区之间,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相邻相近产业的分散布局,客观影响了产业集聚发展势头。
3.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实体效果较弱
由于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轻资产、风险大等特点,导致其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近年来,合肥虽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弥补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但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模式仍有待完善。且常规性融资机构喜欢“近亲交易”即对国有大型企业和政府支持的大项目青睐有加,但对高风险的新兴产业提供贷款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4.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拼的是人才,大量的创新人才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企业数量增多,产业技能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不僅总量供给不足,结构性短缺现象也日益显著。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单一,存在着“重引人,轻融合”、“重使用、轻培养 ”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5.产业集群发育程度较低,竞争能力不强
合肥产业集群个数偏少,而且规模较小,专业化层次较低,缺乏技术熟练工人以及相应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从而使产业群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群体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力较弱,引入的新兴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在联系,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组织协调性较弱,关联程度较低,协同关系不高,没有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优势互补效用,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
6.基础优势效应发挥不够,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合肥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资源,有中科大、安大、合工大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各类研发机构820家,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245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108人,在校学生60余万。但合肥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滞后,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颠覆性创新成果还较少、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强。7.顶层设计不尽合理,创新驱动战略动力不足
从合肥近年战新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合肥的科教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各行政区域和功能板块之间的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还没有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细分、重点领域的确定还不明晰,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准备不足。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科技创新所催生,技术应用支撑的新型产业部门,其发展内在动力源于科技创新,可以说,没有科技创新也就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加速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依托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特有地位,拓展基础学科前沿,推进七大创新平台建设步伐,推动战新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等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天地一体化中心、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未来网及先进光源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創新性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策源地。未来合肥市将统筹推进的七个重大创新平台,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七大平台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行先试,成果就地生根开花,形成链接式产业承接模式,形成一窝一窝的战新产业集群,合肥力争在2020年的7000亿战新目标产值,指日可待。
2.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和成果转化
为进一步助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学科优势,围绕合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和开展深层次、多领域长期稳固的市校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快速集聚,依托科大先研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打通“技术-产品-产业”转化通道,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实体化、系统化转变,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并形成在中短期内形成科研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形成-转化为产业),为战新产业打下基础。这样,合肥也无愧于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的称号。
3.抓孵化转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合肥运用新发展理念看,不断深化和升级对融合发展的理解认识,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全面铺开,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实施制造产业全球制高点发展步伐。在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更高水平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4.抓金融扶持,构建全面的融资体系
合肥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合肥兴泰集团着力打造“兴泰系”基金丛林,先后成立了全国首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构化债权类私募投资基金“大湖名城系列基金”、安徽省首支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合肥兴泰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合肥市首支以招商引资为主的项目制基金“中合母基金”、合肥市首支大健康基金“合肥达康怡生健康投资基金”等。以国企金融部门领头撬动社会资本,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注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之中,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推波助澜”。还应加强融资担保行业建设和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充分放大政府财政资金和行政管理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创业投资机构,形成战略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金融支持机制,尽可能满足战略性企业成长期融资需求。
5.推进产业集聚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特色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已经建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等4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到2020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跨越”。统筹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实行错位发展。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挥优势,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比如,对于新引进的企业与项目,根据其产业类型,合理安排落地至相应的特色产业园,并制定跟进措施,加强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形成规模。
6.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主力之一就是企业。以企业为抓手,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新产品层出不穷,快速占领市场,持续的科技创新最终目的是使企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在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要继续抓好企业标准化建设,让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人才又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完成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这一重任,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实现学校、企业、研究所各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要做到必须积极吸收并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将合肥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肥创新创业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持续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在融入长三角过程中,合肥应主动联系发达地区建立跨区域科研团队协调机制,合作开展重大科研项目,保障对优势创新资源的共享。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对区内支柱型骨干企业,应积极创新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形式,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技术扩散、创新成果转化的带动作用。关键的骨干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家、省各类科技专项,组建实体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创新资源,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继续强化并创新区内产学研的融合方式,推动建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方利益和风险的共享与分担机制,针对在科技成果的完成和转化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有效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企业、院所和高校间的战略联盟的深度融合。
7.创新金融服务能力,优化市场培育政策
鼓励实力雄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合理利用股权资本,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创新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性支付模式,重点关注企业资本使用、资金需求状况,适度扩大授信标准,特别是对重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应列入重点支持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社会效益良好,市场机制暂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政府应坚持优先采购与首购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从而提高对该类型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培育并引导市场需求。
8.完善区域技术市场建设,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依托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及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平台等,升级科技成果交易网络体系,集合和强化产业项目与技术资源的信息集成和供需对接相关部门,依托技术交易平台数据,制订并发布技术交易指数,反映区域技术交易市场运行状况。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对新获批的国家、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补贴。建立和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激励机制。探索制定技术转移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技术转移服务评价与信用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国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
[2]葛杨生、邹俊.《促进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3]王海龙、何衡、强永.《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及对张江高新区的启示》
执笔人简介:
何永义(1965--)女,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安徽合肥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应用经济学。
关键词:中国制造;合肥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集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思路,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提质增效、解决我国阶段性主要矛盾的对策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面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出现,国际上中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低端制造业流出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要想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2025制造强国之梦,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本情况
1.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背景
合肥作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副中心,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科教资源。合肥及时把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十九大以来合肥加大推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再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立,60多所高校和60万的在校生也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2.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总体情况
合肥以产业链终端为导向,着力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这些基地正在成为全省各地产业升级的主阵地。随着一大批产业链终端项目加速集聚,2017以来全省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建、续建项目就达到1200个左右,总投资超过5600亿元。在这些蓬勃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有力推动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
三、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近年来,合肥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发展主线进行谋篇布局,围绕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总目标谋划。
1.产业同构,规模效用不强
全市范围内各个开发区等产业园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的形势也不尽相同。合肥市与周边省会城市(南京、杭州 )亦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在省内,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建立以来,三市都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导致了三市产业同构现象日益凸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体量与发达城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重点不突出
从合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前期没有好的统筹规划,在合肥四大开发区之间,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有效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相邻相近产业的分散布局,客观影响了产业集聚发展势头。
3.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实体效果较弱
由于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轻资产、风险大等特点,导致其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近年来,合肥虽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弥补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但产业投融资体制和模式仍有待完善。且常规性融资机构喜欢“近亲交易”即对国有大型企业和政府支持的大项目青睐有加,但对高风险的新兴产业提供贷款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4.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拼的是人才,大量的创新人才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企业数量增多,产业技能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不僅总量供给不足,结构性短缺现象也日益显著。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单一,存在着“重引人,轻融合”、“重使用、轻培养 ”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模式。
5.产业集群发育程度较低,竞争能力不强
合肥产业集群个数偏少,而且规模较小,专业化层次较低,缺乏技术熟练工人以及相应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从而使产业群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群体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力较弱,引入的新兴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在联系,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组织协调性较弱,关联程度较低,协同关系不高,没有与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优势互补效用,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
6.基础优势效应发挥不够,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合肥最大的优势是科教资源,有中科大、安大、合工大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各类研发机构820家,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245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108人,在校学生60余万。但合肥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滞后,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颠覆性创新成果还较少、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强。7.顶层设计不尽合理,创新驱动战略动力不足
从合肥近年战新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合肥的科教人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各行政区域和功能板块之间的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还没有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细分、重点领域的确定还不明晰,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准备不足。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科技创新所催生,技术应用支撑的新型产业部门,其发展内在动力源于科技创新,可以说,没有科技创新也就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加速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依托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特有地位,拓展基础学科前沿,推进七大创新平台建设步伐,推动战新产业快速发展
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等都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天地一体化中心、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未来网及先进光源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創新性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策源地。未来合肥市将统筹推进的七个重大创新平台,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七大平台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行先试,成果就地生根开花,形成链接式产业承接模式,形成一窝一窝的战新产业集群,合肥力争在2020年的7000亿战新目标产值,指日可待。
2.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和成果转化
为进一步助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学科优势,围绕合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和开展深层次、多领域长期稳固的市校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快速集聚,依托科大先研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打通“技术-产品-产业”转化通道,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实体化、系统化转变,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并形成在中短期内形成科研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形成-转化为产业),为战新产业打下基础。这样,合肥也无愧于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的称号。
3.抓孵化转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合肥运用新发展理念看,不断深化和升级对融合发展的理解认识,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全面铺开,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实施制造产业全球制高点发展步伐。在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更高水平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4.抓金融扶持,构建全面的融资体系
合肥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合肥兴泰集团着力打造“兴泰系”基金丛林,先后成立了全国首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构化债权类私募投资基金“大湖名城系列基金”、安徽省首支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合肥兴泰融资租赁产业投资基金”、合肥市首支以招商引资为主的项目制基金“中合母基金”、合肥市首支大健康基金“合肥达康怡生健康投资基金”等。以国企金融部门领头撬动社会资本,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注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之中,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推波助澜”。还应加强融资担保行业建设和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充分放大政府财政资金和行政管理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创业投资机构,形成战略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金融支持机制,尽可能满足战略性企业成长期融资需求。
5.推进产业集聚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特色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已经建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等4个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到2020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跨越”。统筹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实行错位发展。建设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是通过政策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挥优势,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比如,对于新引进的企业与项目,根据其产业类型,合理安排落地至相应的特色产业园,并制定跟进措施,加强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形成规模。
6.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主力之一就是企业。以企业为抓手,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新产品层出不穷,快速占领市场,持续的科技创新最终目的是使企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在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要继续抓好企业标准化建设,让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创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人才又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完成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这一重任,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实现学校、企业、研究所各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要做到必须积极吸收并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将合肥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肥创新创业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持续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力度。在融入长三角过程中,合肥应主动联系发达地区建立跨区域科研团队协调机制,合作开展重大科研项目,保障对优势创新资源的共享。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对区内支柱型骨干企业,应积极创新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形式,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技术扩散、创新成果转化的带动作用。关键的骨干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家、省各类科技专项,组建实体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创新资源,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继续强化并创新区内产学研的融合方式,推动建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方利益和风险的共享与分担机制,针对在科技成果的完成和转化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有效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企业、院所和高校间的战略联盟的深度融合。
7.创新金融服务能力,优化市场培育政策
鼓励实力雄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合理利用股权资本,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加大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创新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性支付模式,重点关注企业资本使用、资金需求状况,适度扩大授信标准,特别是对重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应列入重点支持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社会效益良好,市场机制暂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政府应坚持优先采购与首购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从而提高对该类型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培育并引导市场需求。
8.完善区域技术市场建设,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依托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及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平台等,升级科技成果交易网络体系,集合和强化产业项目与技术资源的信息集成和供需对接相关部门,依托技术交易平台数据,制订并发布技术交易指数,反映区域技术交易市场运行状况。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计划”,对新获批的国家、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补贴。建立和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激励机制。探索制定技术转移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技术转移服务评价与信用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国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研究》
[2]葛杨生、邹俊.《促进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3]王海龙、何衡、强永.《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及对张江高新区的启示》
执笔人简介:
何永义(1965--)女,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安徽合肥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应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