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性分析
郭佳 刘宝涛 刘惠清
文章编号:1672-5603(2018)02-012-5
摘 要 为科学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关系,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为例,应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协调度及其类型,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协调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协调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度;经济增长;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P962 文献标识码:A
Coordination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Change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Guo Jia 1, Liu Baotao 2, Liu Huiqing3
(1. Changchun New District Branch,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Changchun C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3.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is an example of Changchun, application the coordination model of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and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in 2001-2015, and make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Changchun c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resources in Changchun city.
Keywords: urbanization;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coordination; economic growth; changchun
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不断加快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变的日益复杂[1-3]。城镇化水平不仅反映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以及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表现在由于城镇周围建设用地迅猛增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而在此过程中耕地资源不可避免被占用[4-6]。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与耕地资源变化关联密切,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稀缺性问题已经严重限制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Leon Kolankie wicz(2001)等研究认为人均占地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多对农村土地造成的损失差异较小,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是造成土地损失的重要原因[10]。Ho 和 Lin(2002)认为工业化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等因素共同驱动耕地非农化,并且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制度因素同样是影响耕地非农化的重要因素[11]。刘彦随、乔陆印(2014)研究认为耕地保护亟需的三大转变,即耕地保护理念转变、侧重“约束性”向“激励性”转变、耕地保护由类型向系统转变[12]。焦伟杰(2010)研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耕地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13]。占纪文(2014)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14]。刘彦随,胡业翠,郑 宇(2004)提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耕地占用更加剧了区域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比较利益仍驱动着耕地资源向高效益的用途转移[15]。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为例,分析2000-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动情况,测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協调度,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为实现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建议和重要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全市总占地面积为20565KM2,包括二道、宽城、南关、绿园、朝阳、双阳、榆树、九台、农安、德惠10个县(市、区)。截止到2015年年末,长春市总人口779.3万人,民生产总值达5530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比上年增长8.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长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0元,比上一年增长11.1%,农村居民可支配纯收入11749元,比上一年增长11.3%,与GDP同步增长。近年来,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协调度模型
協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6]。运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性模型,计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并确认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分类标准与协调度的基本特征,探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问题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
Cxy=(x+y)/(x2+y2)1/2(-1.414≤Cxy≤1.414) (公式1)
式中, Cxy—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x—城镇化水平的变化率;y—耕地资源的变化率。x=(当年城镇化水平-上年城镇化水平)/上年城镇化水平×100%;y=(当年耕地面积-上年耕地面积)/上年耕地面积×100%。
由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可以看出,协调度Cxy随x,y的变化而变化:①当x=y且x>0,y>0时,协调度Cxy为最大值1.414 ②当x=y且x<0,y<0时,协调度Cxy为最小值-1.414 ③其他情况下,协调度Cxy介于-1.414和1.414之间,分类标准及具体特征见表1。
2.1.2回归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以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Cxy)为因变量, GDP增长率表征经济增长水平,将其作为自变量对2001-2015年长春市GDP增长率和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Cxy)进行回归分析。
2.2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长春市总人口、城市人口、耕地面积、GDP增长率等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长春统计年鉴》、《长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等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协调度
运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变化率、耕地资源变化率以及协调度(Cxy),并确定其协调度类型,结果如表2所示。
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度较为理想,除2003年和2007年协调度分别为勉强调和和不协调外,其他年份多为调和、基本协调和较协调状态。总体来说,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状态向趋好态势发展。
2003年以前,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状态,伴随着“十五”规划实施,长春市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通过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供给和需求矛盾;同时城镇化变化率较小,使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基本处于调和状态。2003年,长春市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较快、承载力明显提升,而耕地资源面积减少9953 hm2,耕地资源的变化勉强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2004—2006年,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较协调状态,并且协调度逐年增加,在此期间 “三农问题”被正式提出,国家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促进长春市城镇化发展。2007年,长春市城镇化率提高,城市化速度过快,耕地资源整体减少的速度过快,导致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与耕地资源的变化率不协调,随着《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和实施,中心城已由绝对集聚向心发展阶段步入向邻近地区扩散和协同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四周推进,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土地供给和需求矛盾增加,耕地资源减少[17]。2008—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与基本协调状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耕地资源变化较缓和。这是因为国务院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长春市切实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下达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划定用地边界,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结构和布局,在保证城镇化水平的同时,有效的保护耕地资源,使耕地资源逐年增加[17]。
3.2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测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的基础上分析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科学处理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关系。将2001—2015年的GDP增长率与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做回归分析,如图1所示。研究期内,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变化趋势。
y=-0.025x2+0.541x-1.643 (公式2)
式中,x—GDP增长率;y—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显著性为0.029,R为0.667)。
从(图1)中拟合的曲线可以看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GDP增长率呈现三以下特征。在长春市经济发展初期,尽管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此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为基本调和状态。这是由于此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城镇化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占用较少,耕地资源能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此后,随着长春市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先增加后减少。这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地区经济实力增强,此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较小。
由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趋势得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保证城镇化发展速率,又要保护好耕地资源,使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或基本协调状态。将GDP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此时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耕地资源变化也能够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耕地资源能够持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耕地资源和促进城镇化发展,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的平衡点。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期内,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度较为理想,除2003年和2007年协调度分别为勉强调和和不协调外,其他年份多为调和、基本协调和较协调状态。城镇化进程中,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状态向趋好态势发展。协调度随着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合理协调城镇化与耕地保护成为长春市的首要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严格控制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业用地结构、布局和方式。在城市建设中,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消除闲置土地,实行土地立体利用,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最大度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7]。
(2)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动态平衡。严格限制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占用。政府组织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满足建设用地需求,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3)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土地宏观调控功能,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城市建设用地提供后备资源。目前,长春市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政府组织或者土地储备机构组织征用、收购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通过开发、整理达到可利用的状态后储存起来,以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等城市各业用地需求[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海军,邓良基,李何超,等.城市化进程与耕地变化协同性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2~316.
[2]陈英,张文斌,謝保鹏.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武威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37(6):1272~1273.
[3]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等.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1):3~4.
[4]韩德官,廖和平,杨伟,等.基于回归分析的重庆市长寿区域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8):151~153.
[5]边雪,陈昊宁,曹光忠.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关系的城镇化模式类型及演进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12):2281~2283.
[6]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34(6):642~643.
[7]张一鸣.耕地保护制度的转型与对策研究—构建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28~30.
[8]李显嵩,贾炳浩.基于平度市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71~174.
[9]李春华,李宁,张飞,等.湖北省城市化与耕地变动协调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239~240.
[10] A. Veldkamp,E. F. Lam bin. Predicting land-use change [J]. Agriculture, Eco system sand Environment,2001, 85:1~6. [11]Ho,SamueP.S.,GeorgeC.S.Lin ,populationDensity,Urbanization,DevelopmentAndNon-AgriculturalLandUseinPostMaoChina,[EB/OL].http://www.iar.ube.ea/centres,2002-08-09.
[12]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4):5~6.
[13]焦伟杰.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1):47~48.
[14]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13.
[15]刘彦随,胡业翠,郑 宇.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以江苏无锡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25~32.
[16]代路,雷国平.黑龙江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123.
[17]陈定贵,南明子.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策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人民政府.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人民政府:2001:1.
文章编号:1672-5603(2018)02-012-5
摘 要 为科学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关系,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为例,应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协调度及其类型,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协调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协调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耕地资源;协调度;经济增长;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P962 文献标识码:A
Coordination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Change in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Guo Jia 1, Liu Baotao 2, Liu Huiqing3
(1. Changchun New District Branch,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Changchun C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3.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is an example of Changchun, application the coordination model of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and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land resources in 2001-2015, and make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Changchun c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arable resources in Changchun city.
Keywords: urbanization;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coordination; economic growth; changchun
目前,我国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不断加快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变的日益复杂[1-3]。城镇化水平不仅反映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以及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表现在由于城镇周围建设用地迅猛增长、城市用地不断扩张,而在此过程中耕地资源不可避免被占用[4-6]。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与耕地资源变化关联密切,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稀缺性问题已经严重限制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Leon Kolankie wicz(2001)等研究认为人均占地增加和城市人口增多对农村土地造成的损失差异较小,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发是造成土地损失的重要原因[10]。Ho 和 Lin(2002)认为工业化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等因素共同驱动耕地非农化,并且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制度因素同样是影响耕地非农化的重要因素[11]。刘彦随、乔陆印(2014)研究认为耕地保护亟需的三大转变,即耕地保护理念转变、侧重“约束性”向“激励性”转变、耕地保护由类型向系统转变[12]。焦伟杰(2010)研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耕地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13]。占纪文(2014)提出了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14]。刘彦随,胡业翠,郑 宇(2004)提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耕地占用更加剧了区域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比较利益仍驱动着耕地资源向高效益的用途转移[15]。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为例,分析2000-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动情况,测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協调度,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为实现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建议和重要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5′。全市总占地面积为20565KM2,包括二道、宽城、南关、绿园、朝阳、双阳、榆树、九台、农安、德惠10个县(市、区)。截止到2015年年末,长春市总人口779.3万人,民生产总值达5530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比上年增长8.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长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0元,比上一年增长11.1%,农村居民可支配纯收入11749元,比上一年增长11.3%,与GDP同步增长。近年来,长春市产业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2.1.1协调度模型
協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6]。运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性模型,计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并确认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分类标准与协调度的基本特征,探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问题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
Cxy=(x+y)/(x2+y2)1/2(-1.414≤Cxy≤1.414) (公式1)
式中, Cxy—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x—城镇化水平的变化率;y—耕地资源的变化率。x=(当年城镇化水平-上年城镇化水平)/上年城镇化水平×100%;y=(当年耕地面积-上年耕地面积)/上年耕地面积×100%。
由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可以看出,协调度Cxy随x,y的变化而变化:①当x=y且x>0,y>0时,协调度Cxy为最大值1.414 ②当x=y且x<0,y<0时,协调度Cxy为最小值-1.414 ③其他情况下,协调度Cxy介于-1.414和1.414之间,分类标准及具体特征见表1。
2.1.2回归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以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Cxy)为因变量, GDP增长率表征经济增长水平,将其作为自变量对2001-2015年长春市GDP增长率和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Cxy)进行回归分析。
2.2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长春市总人口、城市人口、耕地面积、GDP增长率等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长春统计年鉴》、《长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等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协调度
运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变化率、耕地资源变化率以及协调度(Cxy),并确定其协调度类型,结果如表2所示。
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度较为理想,除2003年和2007年协调度分别为勉强调和和不协调外,其他年份多为调和、基本协调和较协调状态。总体来说,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状态向趋好态势发展。
2003年以前,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状态,伴随着“十五”规划实施,长春市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通过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供给和需求矛盾;同时城镇化变化率较小,使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基本处于调和状态。2003年,长春市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较快、承载力明显提升,而耕地资源面积减少9953 hm2,耕地资源的变化勉强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2004—2006年,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较协调状态,并且协调度逐年增加,在此期间 “三农问题”被正式提出,国家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促进长春市城镇化发展。2007年,长春市城镇化率提高,城市化速度过快,耕地资源整体减少的速度过快,导致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与耕地资源的变化率不协调,随着《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和实施,中心城已由绝对集聚向心发展阶段步入向邻近地区扩散和协同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四周推进,导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土地供给和需求矛盾增加,耕地资源减少[17]。2008—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与基本协调状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耕地资源变化较缓和。这是因为国务院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长春市切实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下达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划定用地边界,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结构和布局,在保证城镇化水平的同时,有效的保护耕地资源,使耕地资源逐年增加[17]。
3.2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测算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的基础上分析协调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科学处理经济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关系。将2001—2015年的GDP增长率与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做回归分析,如图1所示。研究期内,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变化趋势。
y=-0.025x2+0.541x-1.643 (公式2)
式中,x—GDP增长率;y—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显著性为0.029,R为0.667)。
从(图1)中拟合的曲线可以看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与GDP增长率呈现三以下特征。在长春市经济发展初期,尽管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此时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为基本调和状态。这是由于此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城镇化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占用较少,耕地资源能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此后,随着长春市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先增加后减少。这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时,地区经济实力增强,此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较小。
由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化趋势得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保证城镇化发展速率,又要保护好耕地资源,使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处于调和或基本协调状态。将GDP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此时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耕地资源变化也能够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耕地资源能够持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耕地资源和促进城镇化发展,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的平衡点。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期内,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度较为理想,除2003年和2007年协调度分别为勉强调和和不协调外,其他年份多为调和、基本协调和较协调状态。城镇化进程中,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协调状态向趋好态势发展。协调度随着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合理协调城镇化与耕地保护成为长春市的首要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严格控制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业用地结构、布局和方式。在城市建设中,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存量土地,消除闲置土地,实行土地立体利用,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最大度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7]。
(2)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动态平衡。严格限制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占用。政府组织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满足建设用地需求,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3)建立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土地宏观调控功能,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城市建设用地提供后备资源。目前,长春市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建设用地需求量大,政府组织或者土地储备机构组织征用、收购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通过开发、整理达到可利用的状态后储存起来,以满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等城市各业用地需求[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海军,邓良基,李何超,等.城市化进程与耕地变化协同性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2~316.
[2]陈英,张文斌,謝保鹏.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武威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37(6):1272~1273.
[3]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等.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1):3~4.
[4]韩德官,廖和平,杨伟,等.基于回归分析的重庆市长寿区域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8):151~153.
[5]边雪,陈昊宁,曹光忠.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关系的城镇化模式类型及演进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12):2281~2283.
[6]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34(6):642~643.
[7]张一鸣.耕地保护制度的转型与对策研究—构建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28~30.
[8]李显嵩,贾炳浩.基于平度市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71~174.
[9]李春华,李宁,张飞,等.湖北省城市化与耕地变动协调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239~240.
[10] A. Veldkamp,E. F. Lam bin. Predicting land-use change [J]. Agriculture, Eco system sand Environment,2001, 85:1~6. [11]Ho,SamueP.S.,GeorgeC.S.Lin ,populationDensity,Urbanization,DevelopmentAndNon-AgriculturalLandUseinPostMaoChina,[EB/OL].http://www.iar.ube.ea/centres,2002-08-09.
[12]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4):5~6.
[13]焦伟杰.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1):47~48.
[14]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13.
[15]刘彦随,胡业翠,郑 宇.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以江苏无锡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25~32.
[16]代路,雷国平.黑龙江省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123.
[17]陈定贵,南明子.长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策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人民政府.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人民政府: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