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背景下青年教师基本素养问题探讨

蒋 平 王海棠
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引进了大批教师,其中主要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系到高校教学的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的教师,尤其青年教师,不仅是各高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而且还决定着一所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意义重大。本文拟就高校教学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养及其培育途径作一探讨。
一、“质量工程”与青年教师基本素养的关系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2007年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宣布“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25亿元,实施“质量工程”。“质量工程”包括六大举措、七大系统、九大目标、十组数字。其中“六大举措”中的“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和“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七大系统”中的“终身学习服务系统”;“九大目标”中的“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建设一批教学团队、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十组数字”中的“资助3,0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对口支援交流、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奖励500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都与高校青年教师基本素养的培育息息相关。从高校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青年教师扮演着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传导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社会要求的体现者等多种角色。因此,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青年教师基本素养的提高和完善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培养质量的推进器,是“十一五”期间的基础工程之一。
二、“质量工程”背景下青年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次走上岗位,教学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因此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教材不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少、知识贮备量不够等。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教学技巧,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以有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造成他们的课普遍不受学生欢迎。特别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加之高校工作又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帮、带”工作开展不足,这就使得原有的教师梯队形式被打破,资深教师数量少,无法及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和技巧的引导;二是大批刚刚毕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不及调整角色,就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每天只是应付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力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知识更新,这些都使其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利益意识浓厚,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高校教师增强了竞争意识、强化了效益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青年教师过多地把时间、精力投于第二职业,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的青年教师的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转向世俗功利,奉献敬业思想衰退,在付出与索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陷入误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有利则做,不利不做。有的青年教师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讲实惠、讲物质利益,因此放弃了长期开展的理论研究,转而花大力气和时间去搞见效快、能体现经济效益的技术和产品研究。有的青年教师认为评上职称就万事大吉,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的青年教师仅仅把教学科研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无心提高学术水平,无力更新教学内容。
3.职业满意度低,集体观念较差且道德意识淡薄
教师收入稳定,工作时间自由度大、假期时间长以及发展空间宽广等,使一些青年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但由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一些青年教师在报酬、晋升、奖励等方面的职业满意度偏低,工作热情兴趣丧失,情感疏离淡漠。有的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关系,凡事只考虑自己,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个别的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和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的青年教师经不住其他行业高待遇的诱惑,不顾学校全局和工作岗位的迫切需要而闹调动或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有的青年教师依靠学校的财力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旦学位到手,寻觅到更理想的单位,往往是“黄鹤一去不复返”。有的青年教师凭借高校教师时间支配自由度较大的有利条件,从事很多的社会兼职,精力分散,影响教学。有的青年教师上课迟到或提早下课;不深入钻研教材和资料,上课时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授课无教案,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讲到哪算哪;上课时无精打采,很不愿意回答学生的问题,甚至训斥学生。个别青年教师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对待学生成绩没有严格把关,或故意刁难学生,甚至向学生索要财物等。
4.科研能力不强,拔尖人才与总数量不相称
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很少主动进行教育科研,科研成果少。在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科研能力不强的状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青年教师本身比较年轻,科研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二是学校在政策上没有对青年教师倾斜,青年教师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这大大影响了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青年教师队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普遍较少,对青年教师拔尖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后劲,突出地表现为读博士研究生数量较少,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很少,出国进行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更少。至于“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荣誉和奖励更是无人问津。这与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是极不相称的。
三、“质量工程”背景下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为了提高高校人才的素质,必须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基本素养。笔者认为,现代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道德、文化、专业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1.宽厚热情、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决定了道德素养内容的丰富性和多面性,它体现于高校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教师行为的各个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主要就是教师,教师的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热情、爱岗敬业的道德素养。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无论是在学业上、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严格要求,没有严格要求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后进学生,不要厌恶、排斥,无论是在学业、生活还是在思想上都要多关心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教育他们,感化他们。其次,高校青年教师应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要教育好学生,青年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更不能做。青年教师只有严以律己,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教师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再次,高校青年教师要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如果一名教师治学态度不严谨、粗枝大叶,在学生中将产生极坏的影响。要严谨治学,就必须与勤于进取结合起来,刻苦攻读、学而不厌。最后,高校青年教师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就应当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灌注在培养学生上,用自己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2.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
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高校教师综合素养形成的基础,是高校教师通过对专业外知识的不断汲取、思考、实践,逐步积累并内化的一种自身的稳定品质。因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全面综合、广专结合的文化素养。首先,高校青年教师要有一种人文精神。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精神就是其文化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高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其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学科文化。高校教师的学科文化是指其所具有的对本专业独立的思考和个体化的知识体系。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科文化,才会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才能做到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再次,高校青年教师要具备教育素养。教育素养正是教师价值观和审美情感的聚合与折射,是学生个体文化建构的重要参照。高校教师应当是文化人、学术人和教育者三位一体的优秀人才。高校青年教师要以高尚的心灵陶冶学生,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
3.扎实精深、灵活多变的专业素养
国之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必须具备扎实精深、灵活多变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整体素质,才能完成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具体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应在专业态度、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加强专业素养。
在专业态度方面,高校青年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育信念、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要有对教育观念、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行为总的看法和基本主张;要具有知识传授型、应试型、能力发展型、态度型和育人型五种教学观;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名学生,不歧视处境不利的学生,帮助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要相信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都能够成才。
在专业意识方面,对于初任青年教师来说,一般要求他们能初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基本清楚自己当前的教学状况,能初步规划自己未来3年~5年的发展方向;对于具有3年~5年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则要求他们能对自己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认识自己当前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与同事相比较存在的差距,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在专业知识方面,高校青年教师要具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在专业能力方面,高校青年教师应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其中,语言表达要流畅、简洁、清楚;行为表达要直观、具有可理解性和交互性;具有较为熟练的实验操作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群体协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旋律,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备了道德、文化、专业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经过1年~2年的适应期、3年~5年的稳定期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教学骨干,才能挑起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大梁,从而成为推进“质量工程”实施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丁文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