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博物馆”学习样态之创想

    摘 要:自20世纪后半叶起,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儿童博物馆”这种新型的博物馆模式。那么,“儿童博物馆”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何优越之处?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有何启示?本文对“儿童博物馆”的概念、如何在幼儿园设计本土化的“兒童博物馆”,以及如何看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博物馆”这种全新的学习样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儿童博物馆”;设计和创想

    中图分类号:G42?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20-02

    引 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课程游戏化改革步伐的推进,儿童的兴趣越来越广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越来越得到重视。同时,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开始从观察儿童入手,寻找儿童的兴趣点和经验生长点,并进行拓展训练和巩固提升,旨在使儿童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经验迁移、学会举一反三。

    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多通道学习,都是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有效学习方式,而游戏场景的自发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能让儿童更轻松地获得经验和运用经验,并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各地幼儿园深入开发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过程中,充分开发并利用本土资源,为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实践场所的浪潮逐渐兴起。随着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来自幼儿生活且能充分调动他们各种感官投入学习的“儿童博物馆”应运而生。基于我园“融爱蕴美”的园所文化品牌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前瞻性项目的实践,笔者对幼儿园“儿童博物馆”全新学习样态进行了解读、设计和创想。

    一、“儿童博物馆”概念的解读

    1.“儿童博物馆”的概念

    “儿童博物馆”这种适合儿童的学习样态最早出自谁的设想,至今没有统一说法。一般认为,“儿童博物馆”诞生于美国,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十分重视让儿童从亲身体验中获得丰富的经验。笔者认为,“儿童博物馆”学习样态的实质就是创造一个丰富的环境,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动脑获得经验,让儿童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儿童博物馆”通常包括音乐、艺术、科学等内容,幼儿能从中了解自然发展规律及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不同于普通博物馆只能看不能碰的特点,在“儿童博物馆”中,儿童可以自由摆弄物件,亲自探索、体验。因此,“儿童博物馆”不仅是对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补充,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营养套餐,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学习样态下成长的儿童在未来社会更具竞争力。

    2.“儿童博物馆”在国内外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儿童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第一座“儿童博物馆”的诞生地。正如教育家杜威把生长定义为“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当周围环境的刺激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且与儿童原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时,儿童才有可能获得新的经验并从中受益。例如,美国西雅图“儿童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的活动的场所,其展品朴实无华,没有高科技的震撼,仅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儿童体验生活,了解社会。这里有许多小型的轮船、公共汽车、地铁、摩托车等,儿童可以自由地体验,可以到驾驶座体验开车;可以到“邮局”当邮递员;还可以到“医院”当医生;可以到“商店”当售货员……

    目前,我国的“儿童博物馆”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2004年1月成立的上海儿童发现馆是国内第一座“儿童博物馆”,该博物馆定期接受美国专家的指导。伟大的教育家卢梭(J.J.Rousseau, 1712—1778)曾指出:“不要教儿童以科学,而是要他自己去发现科学。如果任意地教他,以教师的权威代替儿童理性的活动,儿童理性则将停止活动,其也会成为他人意见的玩物。”上海儿童发现馆的名字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

    二、“儿童博物馆”的设计和创想

    是否可以把“儿童博物馆”当作一种全新的儿童学习样态引入幼儿园呢?笔者认为,从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游戏化的基本理念出发,是完全可行的。幼儿园可以以园本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为依托,打造具有本园文化特色,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以儿童当前和未来的全方面发展为根本的,以拓展、迁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儿童博物馆”,将其作为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的全新样态[1]。

    换个角度来看,打造具有园本特色的“儿童博物馆”,是幼儿园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园物质条件、非物质资源,积极捕捉儿童兴趣,有效把握教育契机,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整合手段。

    1.“儿童博物馆”的设计

    在课程游戏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我园积极贯彻落实儿童的“游戏精神”,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全园教师达成共识:在游戏中,重新解读儿童,重塑教育观、儿童观,深挖幼儿园课程资源。在园本“儿童博物馆”的前期设计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教科研头脑风暴,广泛收集资源,筛出金点子,把调查研究的功夫做足、做透、做深;结合园本课程脉络,关注幼儿、关注社会、关注兴趣、关注游戏、关注经验,紧随儿童成长的脚步,精准部署、统筹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

    例如,我园前期对幼儿和家长资源进行了调查,针对校外一公里内幼儿感兴趣的社会、自然资源进行了征集,筛选出很多优质、精良、符合儿童成长需求的课程资源,同时,结合我园地理环境、空间规划和独有的小山坡资源,我们积极开展教师研讨活动,从儿童发展视角出发,整合园内外资源,打通室内外空间,串联各场地功能,本着共下一盘棋的精神,科学规划设计“儿童博物馆”。

    2.“儿童博物馆”的创想

    (1)收集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物品

    当儿童的价值真正得到肯定,而且积极参与到“儿童博物馆”创设活动中时,他们的兴趣和内动力才能被激發出来[2]。如果把幼儿园想象成一个大型博物馆体验场,那么这里的每位儿童都应该成为这个博物馆的建设者。教师可以和儿童展开讨论,想一想需要收集哪些资源;还可以设计儿童化的调查问卷,让儿童和父母共同根据自身喜好,收集不同种类的物品,然后分类。对于喜欢的物品,儿童能比较长久地收藏,并乐此不疲。

    (2)生成基于儿童兴趣的项目活动

    “儿童博物馆”的收藏品不应仅仅是摆设,而应成为能与儿童积极互动、引发生成活动的有利资源。在“儿童博物馆”的各个分区,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目的,结合儿童当下生成的兴趣点,开展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项目活动。例如,中班幼儿在参观了小山坡后,想玩滑草游戏,他们发现小山坡周围有现成资源,如轮胎、纸箱、树枝、麻袋等。起初,大家的想法天马行空:可以用树枝,像滑雪一样滑下来;可以坐在轮胎里,像坐雪橇一样;可以用纸箱、树枝来做雪橇……教师可以将儿童的童言稚语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儿童正在做的事,并积极参与到项目活动中。之后,儿童发现现有材料无法顺利下坡时,又自发地对现有滑草材料进行了改造,如运用透明胶布和长条纸板完成了自制滑道,废旧轮胎也可以坐人。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第一届快乐滑草大赛”在激动人心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帷幕。在这个生成性的项目活动中,儿童感知了滑道的坡度、阻力,感受到不同滑道材料的粗糙、光滑、软硬度、弹性等种种特性,在自由快乐的探索中尝试了猜测、实践、调整,再实践,在一次次游戏探索和体验中,发展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学会了举一反三。

    (3)记录儿童“哇”时刻的成长故事

    儿童在与“儿童博物馆”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能够获得成长,而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儿童“哇”时刻的成长,事后写成连续的成长故事。儿童收集的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每一次尝试,都记载着他们独一无二的成长历程。将这些场景用照片、文字或儿童画记录下来,并布置在“儿童博物馆”的一角,一定会让儿童自信满满,成就感倍增。

    (4)提炼并引发儿童探索的指导策略

    在“儿童博物馆”中,儿童不断与收藏品进行互动,但其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应做有心人,追随儿童即时产生的兴趣,迅速判断其教育价值,并遵循儿童经验发展的规律,以基于经验—丰富、拓展经验—巩固、提升经验的过程,如滑草游戏中的“从小山坡长啥样→下坡的方式方法→需要哪些材料→如何修改材料→谁的滑道最快”的发展线索,来给予儿童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有智慧地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儿童积极求解的探索欲。

    (5)拓展以儿童为本的园本课程资源库

    如果把“儿童博物馆”看成是一个全新的儿童学习样态,那么,它一定是开放的、生成的、流动的、不断创新的,一定体现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关爱,它也必将成为幼儿园拓展、丰富园本课程体系的资源宝库。儿童课程无处不在,而“儿童博物馆”的形态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儿童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其学习内容,优化了其学习过程。因此,幼儿园应依托“儿童博物馆”的构建,尽可能地优化园本课程资源,实现幼儿园“融合爱,蕴藏美”的教育愿景。

    结 语

    综上所述,新事物的发展必定经历一个过程,任何模式都不能搞“拿来主义”,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儿童博物馆”这种全新的学习样态告诉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应尽可能让儿童亲身参与其中,所有的课程都应回归生活。“儿童博物馆”不仅能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开发资源、变废为宝的意识。幼儿园只要合理规划,充分挖掘不同区域的价值,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打造园本化的“儿童博物馆”,就能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阔儿童的视野,促进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区域活动及思考[J].平安校园,2015(09):16-17.

    屠美如.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中的“生成课程”[J].幼儿教育,2001(02):23-24.

    作者简介:李爱琳(1983.10—),女,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区“教学能手”、区“教科研能手”、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撰写的教育论文、案例、随笔,获全国、省、市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