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郭保玲
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不牢固
孩子开始接触语文不久,其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还不高,字词积累不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生字、生词的出现而受到阻碍,读不通顺,也很难理解某些句子甚至篇章的意思。
2.读与思脱节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读与思脱节的现象。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课文读课文”,把阅读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文章的一个熟悉过程,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考点和习题上,忽略了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思考。
3.忽略课外阅读
有的语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内的那些文章中,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无法通过阅读得到拓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师应推荐一些好文章让学生去读,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自己找书读,激发出学生内在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弄不明白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引导时,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小故事。孩子喜欢被带进有趣而新奇的世界里,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精神抖擞。教师有时可以在悬念处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琢磨,这种效果反而比一味讲解要好。
2.由浅入深,分层学习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一年级上阅读课,只要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我便予以表扬、鼓励。教二年级,我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并有一定的感情。教三年级,我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甚至几段话,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字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等。
3.加大语文基本功训练力度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语文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安排足够的学习训练时间,并且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学会将语文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
4.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需要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阅读好的作品,孩子的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慧也会逐渐增加。小学生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对军事知识感兴趣,还有的喜欢卡通书籍……我们应放宽视野,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5.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索知识,自己总结规律,自己评价学习效果。自主的学习方式往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
总之,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探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不牢固
孩子开始接触语文不久,其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还不高,字词积累不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因为生字、生词的出现而受到阻碍,读不通顺,也很难理解某些句子甚至篇章的意思。
2.读与思脱节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读与思脱节的现象。有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课文读课文”,把阅读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文章的一个熟悉过程,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考点和习题上,忽略了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思考。
3.忽略课外阅读
有的语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内的那些文章中,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无法通过阅读得到拓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师应推荐一些好文章让学生去读,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自己找书读,激发出学生内在的阅读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弄不明白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引导时,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小故事。孩子喜欢被带进有趣而新奇的世界里,一听老师要讲故事,个个都会精神抖擞。教师有时可以在悬念处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琢磨,这种效果反而比一味讲解要好。
2.由浅入深,分层学习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一年级上阅读课,只要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我便予以表扬、鼓励。教二年级,我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并有一定的感情。教三年级,我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甚至几段话,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字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等。
3.加大语文基本功训练力度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语文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要安排足够的学习训练时间,并且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学会将语文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
4.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的益处很多,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需要借助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阅读好的作品,孩子的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慧也会逐渐增加。小学生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对军事知识感兴趣,还有的喜欢卡通书籍……我们应放宽视野,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5.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索知识,自己总结规律,自己评价学习效果。自主的学习方式往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
总之,阅读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探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