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陈虎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注重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本人的工作经验谈谈在新课程标准下自己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点认识。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人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自然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犹如一贴兴奋剂,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和兴趣,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导入的方式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好的导入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进行作好开路先锋。例如: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音乐、录像、VCD等手段导人教学的直观导入法,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的音乐导入法既实现了课堂导入,又使学生在欣赏优美乐曲的同时轻松地学到不少音乐的语文词汇,同时,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故事情境导人法是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故事或学生亲身经历的日常小事来导入新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便于课文的掌握,運用讨论形式导入课文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开口说语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
二.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重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利用观察、体验探索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首先,教学有法。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一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形式,从实施素质教育自高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问答式、讨论式、互动式及任务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其次,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指导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师教学注人了活力.提供了各种电教媒体。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以适应如今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恰当地运用这些现代媒体,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优化教学过程都有着很明显的作用。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播放--些影片,能迅速提高学生对所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不但提高了欣赏水平,而且增强了对相关文化的直接感知,尤为重要的是,片中优美的语言能够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起他们用语文表达的欲望,从而达到了语言学科的根本教学目的。其次,学生们不但可以直接享用名校的课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运用优化教学方法。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镇马家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