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的浙地情怀
周一贯
“浙派语文”薪火相传、世代为继,说起来似乎很抽象,也有点牵强。事实上,它一直很具体、很合理地存在着。不说别的,浙籍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近和绍兴的金近小学,乃至金近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何夏寿的成长之路,就体现了“浙派语文”的这一特性。
我第一次去金近小学是20世纪90年代。当时是应绍兴市首届语文名师班学员何夏寿校长之邀前往的。车子进入上虞境不久,就在田畈中颠簸前行。出人意料的是,车子进入一个小村庄后,在低矮的农舍间自然形成的窄弄、小桥中“拐弯抹角”了许久,才到了校门口,而校门外就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这可真是一所位置偏僻的农村小学。
校园倒还不错,迎面是金近先生的塑像,校舍还是蛮新的。校园里到处充满了童话元素。原来这村子就是原先四埠乡的前庄村——金近先生出生在这里。于是,我的脑海中就产生了一条超时空的逻辑因果链:上虞深厚的名士文化—金近先生—金近小学—金近小学校长何夏寿,一位身残志坚的青年文学创作者、特级教师……这条因果链跨越了两个世纪,连接着两个地方:从首都北京到位居浙东的绍興。那么,又是哪些因素铸就了这条因果链上的关键节点呢?贫困农家孩子和浙地的乡土文化大餐
1915年11月7日,金近先生出生在绍兴市上虞区,今天的崧厦镇前庄村。父亲金文高和母亲王爱真都是地道的农民,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以至在金近七岁时,家里为他的上学问题犯了难:到县城或镇上新式学校去读书,家里没钱,因此只能去村上唯一的私塾。这也相当不易了,因为那是设在陈家礼堂的私塾,是专供陈姓子弟读书的。
金近对所学的《百家姓》之类的书籍并不感兴趣,但毕竟还是识了一些字。这前庄村十分偏僻,穷村里当然也不会有书店、剧场……可天无绝人之路,私塾之外的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这村有一座五龙庙,供奉着一尊能保沿海一带风调雨顺的菩萨。由于海边的村民对于天灾都特别害怕,人们纷纷到这庙里来祈求平安。庙里的香火相当旺盛,经常有祭祀,还有一年一度的菩萨出巡活动。每到这时候,不仅四乡八镇的老百姓会前来烧香跪拜,还有一些戏班子被请来唱戏。什么三国戏、水浒戏、西游戏、包公戏、杨家将戏等,都会轮番上演。这可成了金近这些孩子们的盛大节日。他从开始的只看热闹、只看长枪短刀的开打,到渐渐地看懂了这些人物和故事,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前庄村还有一种比看戏更为简单的东西,也吸引了金近的注意。那就是大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脱口而出的歌谣,念起来非常动听有趣。晚上躺在竹榻上纳凉,看着天上从云朵里钻进钻出的月亮,大人们会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一个囡,叫她去揩桌,揩了四个角……”在晒谷场或打麦场上,大人们会一边念,一边教小孩子做拍手游戏:“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打荞麦,噼噼啪,噼噼啪,噼啪噼啪噼噼啪……”金近虽然读不到有趣的故事书,但从大人那里听到了听不完的有趣故事,什么牛菩萨、蜈蚣精、老虎外婆、田螺姑娘……
浙地丰厚的民间文学,为童年的金近带来了乡土文化大餐,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使他后来渐渐长出了想象的翅膀……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越文化的营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越地语文的抚育。“浙地文化”赋予了勤奋做事的品质
金近12岁时,父母再也扛不起生活的重担。在上海亲戚的帮助引荐下,金近去上海当了学徒。
学徒生活是艰苦的。金近毕竟年龄太小,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竟被换了四家店铺。苦难的学徒生活实在难以为继。为了改变这样的生活,在上海做小裁缝的二姐设法求人帮助,让金近进了一所学费可以减免的“华童公学”读书。在这里,金近遇到了一位让他永生难忘的好老师:教国文的方成章先生。方先生讲课时喜欢穿插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大多都是励志的。在方先生的影响下,金近学习更加勤奋了,而且逐渐有了写作的冲动。令人意外的是,他写的几个小故事,竟得到了方先生的赏识。方先生拍着他的肩膀说:“写得不错呀,想象力蛮丰富的,可以投给报社试试呀。”
1935年,二姐家的一位邻居黄一德和朋友何公超创办了一份《儿童日报》,金近就到报社去做杂务。他一边勤奋地工作,一边努力地看书读报。何公超先生当时已经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了,看着勤奋好学的金近,就鼓励他写写童年故事去投稿。于是,童年生活的回忆像涓涓泉水,不时涌上心头:在浙东沿海的海滩上捡海螺、捉螃蟹;在桥头田边听大人讲老话(故事);在庙里看大戏、听说书;在旷野做游戏、放纸鹞……特别是放纸鹞,小伙伴们亲手制作了瓦片鹞、蝴蝶鹞、老鹰鹞、蜈蚣鹞……自己在成长道路上不就像一只风筝一样,全靠奋力向上飞升吗?于是,金近创作了他的第一篇童话故事《老鹰鹞的升沉》。几天后,这篇童话故事居然刊登出来了,题目下方还署着他的大名:金汝盛。多年的奋发拼搏,第一次有了收获。从此,金近更加坚定了勤奋读书、做事的意志,也开启了成为一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人生征途。冥冥之中,浙地文化的血脉其实一直流淌在这位来自浙东沿海海涂的农家少年的肌体里。怪不得他的很多童话作品都是以浙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作为背景的。著名的《小鲤鱼跳龙门》中就有新安江水电站高大的拦河坝的影子。最亲近小孩子的大作家
1942年的春天,金近正式踏入报界。抗战时期的重庆是大后方,许多进步的文化界人士、名流都集聚在那里,其中也有不少浙江人。当时的老报人陈翰伯先生和金近一同在《时事新报》社工作,金近在那里受到了许多教益。他一边工作,一边“补课”。其间,他大量阅读了各种文学作品,探索文艺理论,还花工夫自学了英语。学习开阔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思考:是继续写儿童文学作品呢,还是改学人文学?好在他能常常见到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于是就去请教他。茅盾先生热情地告诉他:“你能写儿童文学作品很好,为孩子们写东西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你应该继续写下去,不要间断。要有信心。现在的儿童报刊很少,以后会有很多的。再说成人报刊也会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的……”茅盾的细心开导,坚定了金近继续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此,金近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儿童文学的殿堂。
1952年,凭借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的业绩,他被调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于是在文学创作的同时,他又为创作的组织工作忙碌。这也是金近取得创作丰收的一段岁月。他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童话创作理论,认为:“如果还承认儿童文学作家就是儿童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就应该抱着严肃的工作态度,怀着热情关怀的心情,写出真正有教育意义的童话作品来,使儿童明确辨识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这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他写出了《小鲤鱼跳龙门》等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
他还多次下农村体验基层百姓的生活,关心农村孩子的生存状态。他曾在浙江临安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其间有一户人家父母不幸去世,只剩下三个孤儿。金近坚决要求到三个孤儿家落户。这三个孩子中,老大王洪义才14岁,老二是女孩,才12岁,老三就更小了,仅10岁,还在上学。金近住到了他们家,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父辈。虽然三个孩子都很勤快,但毕竟生活困难,连洗脸擦身都只有一条三人合用的又黑又破的毛巾。金近立马掏钱去买了三条毛巾,分给三兄妹……他就是这样关心爱护着这三个孤儿,自然深切地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想感情。怪不得在作家圈里,人们都称他是“最亲近小孩子的大作家”。对家乡小学的特别情怀
浙地的语文血脉、前庄村的文化生活,哺育了金近,支持他立了事业,成了作家。可远在北京的金近,又怎么把文化教育的血脉传回绍兴家乡的小学?这里是有故事的。
时光流转到了1983年,在前庄村小当代课教师的何夏寿第一次从陈校长那里听到了他喜欢的童话故事《小猫钓鱼》的作者金近竟然就是前庄村人。于是,他怀着好奇心回家向父亲打听,父亲肯定地告诉他:“这个叫金近的,是高先生家的儿子,叫大阿毛。听人说起过,大阿毛好像是在北京,会写文章,很出山(有出息的意思)。”可何夏寿还是不太明白,父親姓高,儿子怎么会姓金?于是决定写信求证。信寄出后,得到的却是陈校长和老师们的嘲笑。一个京城的大作家,怎么会理睬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所做的非公务“调查”呢?可是不久,邮递员却给何夏寿送来了一个牛皮信封,装的正是金近的回信。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校园。这封长达两千多字的回信,不仅回答了所有问题,而且最后写着:“也许您工作太忙,您忘了写寄信人的地址。好在我知道家乡的地址,如果您以后给人写信或投稿,不写地址,叫人如何回复?”
这之后,一位上了年纪的大作家和一个代课的小青年竟成了忘年交。
1989年,金近先生很想回家乡看看,便把这个意思告诉了何夏寿。何夏寿立即向乡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大家准备迎接金近先生返回故里,却只等来了一位青年作家:也是上虞人的谷斯涌同志。原来,金近先生患了脑溢血,正在康复中,不宜出行,只好请他带来亲笔题写的校名“前庄小学”。这是准备放在新校舍的大门上方的。可惜的是,这“庄”字的“土”边加了一点,成了“错别字”。这事被金近知道了,他检讨了自己的粗心,又重写了一遍,还给学校图书馆送来了许多新书。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7月9日,金近先生因脑溢血再度复发而离开了这个他十分留恋、感激的世界,而回家乡看看的心愿最终也没有实现。
在和金近先生交往的日子里,何夏寿心中的童话种子也发芽、生长,有了果实,他的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相继发表,本人也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金近先生去世后,何夏寿当了校长。在他的竭力坚持下,前庄小学正式改名为“金近小学”。童话成了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读童话、画童话、唱童话、写童话成了全校师生最喜欢做的事……
就这样,金近先生把来自童年的文化教育血脉回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小学以及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心坎里。“童话不老,金近永生”
人生易老,岁月不居。如今距离金近先生出生的1915年已跨越了百年。少小离家且一直没有回过老家的金近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前庄,而且还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金近小学”。奇怪吗?其实不奇怪。这正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强大穿透力。
走进今天金近小学的美丽校园,最耀眼的还数金近纪念馆。金近纪念馆是一座量身定建的专用建筑,展示面积有800平方米,分设12个展区:一、故乡永远在心中;二、学徒生活苦难多;三、刻苦学习初长成;四、抗战途中结良友;五、新作连篇诉民生;六、全心全意为儿童;七、浙江天目洒真情;八、乍暖还冷终逢春;九、童话园里尽芳菲;十、苦寒赢得梅花香;十一、真情深流驻心间;十二、英名长存永怀念。展区以金近一生为纵轴,适度横向展开呼应,尽显一个献身儿童文学事业的平凡作者的伟大胸怀。这里还有实物展品500多件,其中不乏珍贵物件。如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教养院教书时的日记本,20世纪90年代访日回国后写的汇报信,儿时农村生活的用具、他喜欢的年画,更有不少手稿、所著书籍以及他留下的办公用品和衣服杂物。睹物思人,参观者油然而生对金近先生的无限敬意和由衷钦佩。这也激发了我们深度挖掘“浙派语文”异常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的自信和自豪感。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和畅堂校区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