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一篇”,走向“这一本”

    徐丽萍

    【摘? ?要】读整本书是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专门安排了世界名著的片段和梗概,旨在通过一篇课文去帮助学生了解一本经典。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在“一篇”和“一本”之间架设桥梁,借助各种阅读策略,让学生自然地通过“一篇”走向“一本”,最终兴趣盎然地开启整本书的共读之旅。

    【关键词】导读;整本书;阅读教学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世界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旨在通过一篇课文(梗概和精彩片段)帮助学生了解一本经典。《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单板的生活,经历了种种冒险。作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顽童”形象,他正直、机智、勇敢、沉着,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向往自由。书中的汤姆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少年,有着这个年龄段儿童共有的特质,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笔者努力在“一篇”和“一本”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自然地通过“一篇”走向“一本”,最终兴趣盎然地开启整本书的共读之旅。一、关注封面目录,借检视阅读实现“一篇”到“一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明确指出,检视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是先看书名页,然后看序,接着研究目录页等,对整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在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一课时,课始笔者首先出示这本书的封面,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师:(屏幕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同时也是一部小说的书名。(出示小说的封面)从这本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一些什么信息?

    

    (生交流信息:作者、译者、推荐者、封面插图等)

    师:在这个题目中还藏着这部小说的一条线索。

    生:线索就是“历险”。题目就是这本书的文眼。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针对小说封面,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阅读,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乃至插图,都成了学生阅读的对象。同时,笔者拓展了作者和译者的简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借助猜想书中内容,让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为下一步的共读做好了铺垫。二、感知概述内容,借故事情节实现“一篇”到“一本”

    课文的“梗概”部分,是对这本小说内容的概述。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永远有吸引力。

    师:请阅读“梗概”部分,完成“学习单一”。

    (出示“学习单一”)

    (生交流,用一句话、一个短语来概括故事情节:墓地试胆、当“小海盗”、鬼屋寻宝、山洞遇险、洞中寻宝)

    师:(投影出示书的目录页)同学们找一找,这五次历险分别会在原著目录的哪几个章节中?

    

    生:“墓地试胆”大概会在第九章中。

    生:“当‘小海盗”大概会在第十三、十四章中。

    ……

    从“梗概”的五次历险,联系整本书的目录,完成从“一篇到一本”的一次链接。《略读指导举隅》一书中指出:“目录表示一部书的骨干,也具有提要性质,所以如序文一样,也须养成学生先看它的习惯。”借故事情节阅读目录页,能让学生对整本书有概括性的理解。三、依托精彩片段,借人物个性实现“一篇”到“一本”

    课文所选的精彩片段,是五次历险中一次真正的历险——“山洞遇险”。笔者以文带本,巧妙点拨,引领学生解读主人公的人物特点,从汤姆个性的一个面看到多个面。

    师:从精彩片段的描写中,你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汤姆?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我从汤姆安慰贝琪的话中读出了一个遇事冷静、有担当的汤姆。

    生:我从汤姆用风筝线探路这段描写中读出了汤姆非常有智慧。

    ……

    (生说师写:聪明机智、勇敢、坚强、遇事冷静、有责任心、爱夸大其词)

    师:再请同学们回到“梗概”部分,快速浏览,你觉得汤姆还可能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说师写:胆大包天、调皮、正义善良、热爱自由、无所畏惧、富于幻想、天真可爱、爱显摆、爱面子、爱管闲事、争强好胜、好出风头)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把描写汤姆性格的词分成两类)

    生:左边是不好的方面(大人、老师们都不喜欢),右边是好的方面(大人、老师都喜欢)。

    师:一个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多面的个性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对于一部小说来说,塑造的人物个性越多面,那么这个人物的形象就越丰满。

    本环节用精彩片段链接“梗概”部分,以此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更深入地去解读汤姆这位主人公的鲜明个性。

    精彩片段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往往只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一方面。学生对故事、人物的把握很有限甚至片面。因此教学时要高屋建瓴,立足“一篇”,又着眼“一本”,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四、梳理人物关系,借思维导图实现“一篇”到“一本”

    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如果能厘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读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师:这本小说中,除了主人公汤姆,还有其他的人物。请你再次浏览课文内容,把这些人物圈出来。

    (生圈画)

    师:(出示图片)图上是思维导图的模型。大家觉得中间的这个人物应该是谁?(生:主人公汤姆)那么刚才圈出来的这些人物与汤姆之间有些什么关系呢?

    

    (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

    师:绘制人物关系图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小说的办法。

    将思维导图引入整本书的共读,除了能厘清人物关系外,还能对共读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提炼,并以形象化、可视化、条理化、清晰化的“图式”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更为直观的交流。五、点击目标章节,借阅读兴趣实现“一篇”到“一本”

    根据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路来寻找阅读的注意点,捕捉最感兴趣的信息,这是快速阅读整本书的思维流程。因此,在最后教学板块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目录,选读自己最想一睹为快的章节。

    师:除了课文的精彩片段,你还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呢?你能通过名著目录快速找到相应的精彩片段吗?快速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推荐理由。

    

    (阅读后,生根据学习单展开充分的交流)

    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快速翻阅全书重要章节,读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以此进一步感受小说主题,感受人物形象。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全面地感受到汤姆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对共读整本书充满了无限的兴趣。

    在第三学段,进行“从一篇课文到一本经典”的导读,为的是逐步引导学生从阅读“单篇短章”,走向读“整本的书”,这必将对开拓学生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浙江省紹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312039)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