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及对策
翟庆刚
【摘要】目前,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以往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现在很少提了。造成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减弱,而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为此,要加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鍵词】小学生 数学 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差的现象,们经过深入的调查,发现了小学生计算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小学生计算教学过于依赖于课堂情境教学创设;二是教师把算法多样化变成了“形式化”;三是课堂练习时间没有保证。
为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矫枉过正的做法,要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小学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要求学生作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教师每节课可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可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或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渗透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估算训练,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过程,便体现了思维过程的顺与逆,思维水平的高与低。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再让学生互相讨论,老师尽量做问题的共同研究者参与学生的探讨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尝试所得。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教师要认真分析,不能只看形式,而更要看实质——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积累运算经验。
第三,教师一定保证学生的适量练习。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才能学习掌握一定的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掌握住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与技巧,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师对学生加强适量的练习最重要的是课堂的练习,讲后即练,便于巩固知识,前些年我们就搞过当堂训练,当堂达标的教学活动,记得那时的教学效果并不差。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师在情境导入、算法多样化上面花费的时间过长,造成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下课铃声一响,教师才布置练习,导致练习不到位,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的就是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分配,要给学生练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常吃“夹生饭”,不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力能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至少每节课留出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当然,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机械重复。教室一定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包括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等,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适合学生。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题目都要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
我们如今倡导的新理念下的小学计算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的做法,又要发扬新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做到扎实有效,并充分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