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

葛冬冬
当前,大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政府关注、学校关心、师生关切的大事。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制定的《首都教育安全稳定“十一五”规划》中,把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工程来抓,这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保障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顺利成长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说明了在大学生中加强安全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才教育培养的迫切需求。现代教育倡导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是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追求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样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选择,注重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关注知识与能力的统一,重视个性与共性的一致。
一、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1.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需要。安全是人的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幸福之根,人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大学生入学前基本上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安全教育。多数大学生是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生活经验欠缺,人生阅历尚浅,思想比较单纯,对安全认识不足,对社会复杂程度缺乏了解。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分必要,也是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
2.是“全人发展”教育目标的需求。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实现大学生“全人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从“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上讲,缺少安全知识,不具备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和安全责任的人不能称其为“全人”。
3.是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平安、和谐校园是践行教学理念、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校园主体,校园主体对平安校园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校园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强弱、防范技术能力的高低、安全法律知识的多少、安全责任素质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治安和秩序,关系着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影响着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安全稳定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对社会的安全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高校的平安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强烈的辐射作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思路的完善和发展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有机组成,其教育思路应该以“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其教育目标理应是积极配合“全人”的培养和塑造。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不只是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仅包括安全宣传和训练,而且更要通过教育提升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应紧密配合“全人教育”来实施。
1.要以遵纪守法教育为出发点。安全是一种公德。遵纪守法,恪守社会道德规范,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大学生受过系统正规教育,是青年中知识水平、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言行对同龄人和社会人群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因些应成为遵纪守法和维护社会公德的模范。大学生中违反安全管理,以及违纪、违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漠的表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是维护学校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作为校园主人的大学生应该自觉地遵守,主动地执行,积极维护校园的秩序和安全。
2.要以责任意识养成为切入点。安全是一种责任。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认识到安全不仅是自身生活学习的保障,而且还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肩负着对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高校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与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淡漠密切相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发生势必要给个人的生活、自身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声誉、社会的平安和谐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就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主观意识,也是集认识、情感和态度于一身的品德特征。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才。成才首先要成人,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感是其是否成人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能负责,很难想象在他心中会有他人。一个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谈得上对他人负责,也才有可能对他的祖国和人民负责。
3.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关节点。安全是一种素质。21世纪是人的全面发展时期,21世纪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安全素质的人,不是一个具有综合素养和能力的人,也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生应了解生命的意义、健康的真谛、平安的重要,应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不仅要知晓必要的安全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识别危险的判断力,掌握避免安全事故的技能,以及在安全事件发生后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能力。这些都是安全素质的集中体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安全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要以文化素养培育为落脚点。安全是一种文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安全生活的理念和文化正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不仅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而且人们开始关心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关注生命、关爱健康的生活态度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呼吁并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为创造安全秩序的生活环境作出积极努力。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安全生活的理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安全文化的培育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追求。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是一切为了学生,另一方面是一切依靠学生。学生的事情应由学生自己做,为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受教育者都有巨大的潜力,而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发现并挖掘这种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应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会发展的角度,对安全教育模式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1.利用课堂进行安全教育。课堂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渠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堂教育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需要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首都教育安全稳定“十一五”规划》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正规安全教育课时数不得低于10学时,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部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这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增强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为切实推进落实安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2.吸纳学生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应该凸显主体性。安全管理也是如此。学生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面前不应是消极被动的,而应是积极主动的。比如,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吸纳学生参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征求学生意见,鼓励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就会迸发出来,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安全的内驱力。应该相信大学生都是有责任感的,要设法让我们的教育和管理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安全教育。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是学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展示个性的平台,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唯一的主角,学生对自己组织的活动总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学生中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寓教于乐,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学校在物质条件和活动资金上给予必要支持的情况下,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4.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强化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一种“活”的教育,不论是参与学校的还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学校应抓住这个契机,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机会,利用社会实践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如: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治安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通过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安全检查组,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负责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涉及学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
5.努力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大学以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期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这些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育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注重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和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环境氛围和文化熏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在安全教育中要把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与直接活跃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物质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精神建设是关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氛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才能创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保卫处)
[责任编辑:蔡桂兰]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