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到“一本”:打通整本书共读的绿色通道

    季科平

    从“一篇”走向“一本”的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刊对此曾做过相关的话题讨论。我们知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就选自整本书,或者是根据整本书的相关内容改编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这篇”课文上,而是要巧妙引导学生能从“这篇”课文走向“这一本”书。这实际上是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软肋。为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本期特刊登一组相关文章,它们均为浙江省教师发展规划课题“十三五”第二轮重点课题“乡村学校‘共读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SKTSB2017-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希望能在如何做好从“一篇”到“一本”,并由此打通整本书共读的绿色通道上给大家以启发。

    【摘? ?要】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教师要从单篇课文入手,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为此,教师可通过有效整合、多方联结、用心比较、积极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一篇”“一本”中走个来回,使“一篇”“一本”呼应观照,挑战思维,促发兴趣。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引子”,打通整本书共读的绿色通道。

    【关键词】教材;单篇阅读;整本书共读

    如今阅读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然,这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不难看出,加大阅读量是趋势,课外阅读课程化是趋势,读整本的书是趋势。

    教材中,有些课文就来自整本书。编者的意图就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某一篇课文,带领学生去共读某一本书。“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实行的是“1+1”的拓展阅读模式,可以说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单篇文章,在感悟这一篇魅力的同时,激发共读这一本的兴趣。从“一篇”到“一本”,打通的是整本书共读的绿色通道!一、有效整合:在“一篇”“一本”中走个来回

    叶圣陶曾反复指出:“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读“单篇短什”走向读整本书。整本书与“单篇短什”相比,篇幅更长,主题更复杂,意蕴更丰富。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也明确写道:“把课文当‘引子教,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长篇作品或整本书。”

    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是比较简单地处理“一篇”和“一本”的关系。有的会在课始告诉学生,这一篇选自哪一本,接着简单地介绍这一本,然后开始这一篇的教学,随后与这一本再无联系。有的习惯在课末告知学生,这一篇选自哪一本,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去读读这本书。做得稍微好一些的教师课始会讲到这本书,课末会激发学生去读这本书。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做法,都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想为学生开启一扇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大门,却总是处于尴尬的状态。上完这一课后,自觉主动地去开启整本书阅读的学生并不多。那是因为在课堂中,教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一篇”还是“这一篇”,“这一本”还是“这一本”,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对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整合的策略,在“一篇”“一本”中走个来回,让两者水乳交融,合为一体。如窦桂梅老师上的《三打白骨精》一课,可以说是教学“一篇”“一本”的一个极好范例。她的教学思路为:利用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对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的写作特色;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的意义主题,使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

    由此,可以得出,首先,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篇”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这一本”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了“这一本”,“这一篇”便缺失了生命的土壤,缺少了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要采用“1+1”的有效整合策略。从“这一本”出发,找到“这一篇”;在“这一篇”里摸爬滚打,不时地呼应“这一本”。最后,由“这一篇”,走向“这一本”,真正开启充满趣味的整本书共读。也就是说,从课始到课中,再到课末,“一篇”“一本”需要全程介入与指导。而且等读完“这一本”后,还需记得回应“这一篇”,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感受。比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刚开始读这篇文章,学生只知道作者怀念骆驼队,怀念童年的生活。阅读完《城南旧事》,再来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就会像一幅画卷,在学生的面前徐徐展开……二、多方联结:在“一篇”“一本”间呼应观照

    联结原指读者阅读时会不知不觉地让眼前的阅读对象与自身已有的储备产生各种关联,帮助自己理解文本。在课上,除了上述联系外,教师更要注重“一篇”“一本”间的关联。

    首先,得从“这一本”出发去关联“这一篇”。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明确指出:“检视阅读,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其基本步骤:先看书名页,然后看序,接着研究目录页,对整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比如学习《猴王出世》,教师可以从《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封面入手,引导学生针对封面、封底进行阅读,了解作者、出版社等相关信息,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西游记》的故事。这是关联学生已有的储备展开交流。虽然学生对《西游记》并不陌生,孩提时通过听故事、读图画书、看动画片、观戏剧表演等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现在要激发的是阅读原版《西游记》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去阅读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骨干,具有提要的性质。学生通过目录页的阅读,对整本书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对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有所认识。然后教师请学生特别关注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由这一回导入课文《猴王出世》的学习,了解课文节选在整本书中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其次,在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课文时或学完课文后,根据学情从“这一篇”出发去关联“这一本”。比如根据阅读提示学完《猴王出世》后,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整本书第一回中课文节选部分的前后内容,了解它们分别讲些什么。然后请学生比较着读课文节选部分的原文,看看课文做了哪些比较明显的删改,自然地让“这一本”关联了“这一篇”。到此为止还不够,教师可以请学生联系已有的《西游记》的故事储备,再快速浏览整本书目录,找找自己熟悉的故事在哪一回中。请学生翻翻读读,看看自己猜对了没有,和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如此这般,“一篇”“一本”一次次地呼应观照,激发学生共读整本书的浓厚兴趣。三、用心比较:在“一篇”“一本”中挑战思维

    比较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师可将“一篇”置于“一本”之中,寻同求异,弄清“一篇”“一本”间的相互联系。

    有些课文是根据整本书中的相关内容改写或改编而成的。比如《鹿角和鹿腿》是根据《伊索寓言》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相关内容改编的,等等。面对这类课文,教师可以开展课文与对应的原著片段的比较阅读,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求异也好,求同也罢,关键是通过比较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有些课文节选自整本书中的某些章节,选作课文时略有删改。比如《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等等。删改的背后,体现的是编者对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对这些变化作一番比较,让学生对整本书中的原文有更真切的感知。这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深度学习。

    有些课文选自整本书中的某一篇,比如《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选自《中国民间故事》,《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等等。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师还可以选择与整本书中的其他篇目展开比较阅读。比如学习《刷子李》,可以和《俗世奇人》中的《泥人张》展开比较阅读。异中求同,读出的是浓郁的天津语言风味、鲜明的俗世奇人形象、曲折的绝活故事情节。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揭开整本书中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撬動学生的思维,让整本书共读的空间更敞亮。

    有的课文是整本书的梗概和精彩片段,比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这样的课文,更具有比较阅读的价值。可以是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梗概与整本书中其他章节对应的比较阅读,还可以是梗概与整本书的前言的比较阅读……这样的比较阅读有时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展开,开拓学生的阅读视角,丰富阅读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全面性。

    ……

    用心比较,挑战的是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篇”“一本”的比较中拥有了更多的发现,促进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浅显走向深刻。四、积极阅读:在“一篇”“一本”中促发兴趣

    积极阅读是相对于消极阅读而言的,它是一种“我要读”的主动状态,学生为自我而阅读,时时享受着阅读的快感。从“一篇”到“一本”,需要的就是这样积极阅读的状态。教师要通过运用适切的阅读方法,搭建一道桥梁,实现从“一篇”到“一本”的积极阅读。

    从“一篇”到“一本”,为了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可以采用“速读法”。速读就是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读,在快速的浏览中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注意自己理解的部分,读下去,跳过那些不懂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立即了解的东西而停顿。比如学习《猴王出世》这一篇后,请学生从《西游记》这一本的目录中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去速读。因为读的是原著,学生阅读时会遇到不少障碍,但他们熟悉故事的情节,越过那些障碍,丝毫不会影响阅读信息的获取、阅读快感的获得。

    从“一篇”到“一本”,为了留意相关主题的基本脉动,可以采用“跳读法”。跳读是一种目的性比较强的阅读方式,学生根据阅读思路来寻找阅读章节,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新的思维流程。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的: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比如学完《草船借箭》,教师集中出示《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章节的目录,请学生跳读相关的章节,念念重要的段落,通过跳读深化诸葛亮的形象,激发共读整本书的兴趣。

    从“一篇”到“一本”,为了更好地唤醒阅读期待,可以采用“猜读法”。运用猜读法阅读,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心理上急迫地想了解下文内容是否与猜测的相一致。比如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后,梳理出其中的五次历险。接着教师请学生根据整本书的目录进行猜测,作者把这几次遇险分别安排在哪几个章节,然后分头浏览验证。在学生交流完“你还对哪一次历险同样充满兴趣”后,教师又出示几幅画,请学生猜测对应书中哪个章节的内容。

    从“一篇”到“一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采用“选读法”。选读就是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展开阅读。比如学完《刷子李》后,学生通过浏览《俗世奇人》的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展开阅读。比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学生可以从《城南旧事》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几个片段展开阅读。这样的选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对共读整本书充满期待。

    ……

    从“这一篇”入手,去激发学生阅读“这一本”的兴趣,这只是整本书阅读的引子。“这一篇”开始指向的是教材中的课文,但随着师生共读的推进,这个范围便可以逐渐扩大。“这一篇”可以是整本书中的一个完整的章节,可以是介绍这本书的梗概,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案例,还可以是根据需要撷取的几个相关片段……诸如此类,所有的这一切,都仅仅是“引子”。从“一篇”走向“一本”,最终的目的不仅仅限于“这一本”,而是要从这里拓展开去,去促发学生共读更多的整本书。即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从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书香人生。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养成读书习惯而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书,而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了。”教师应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引导学生从“一篇”到“一本”,贴近阅读的“最近发展区”,打通整本书共读的绿色通道!参考文献:

    [1]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312039)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