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摘? ?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教育部等多部委提出了高校文科建设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万计划”。对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双万计划建设要求以及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发的教学質量国家标准,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基础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本为本,加强专业平台的综合性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新文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政治学与行政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55-03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2019年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其中,新文科建设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一、新文科建设要求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建设“新工科”,也需要建设“新文科”[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文科建设相对理工科、医科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这不是说文科不重要,而是因为评价高校办学和教师业绩,主要采用论文指标,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档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期刊档次主要看国际期刊,这样一来,人文社会学科就因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少,而变得相对“弱势”。现在推进新文科建设,应当注意解决这个问题。新文科要求有新的办学制度、新的评价体系与新的学科和专业布局,实现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融通,以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通,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在更深广意义上的交汇融通。

    (一)新文科具有战略性、创新性与融合性

    新文科是相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二)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方向

    一是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的新文科。人文社会科学与科技强国战略相匹配,与理学、工学新兴领域进行交叉融合,是新文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传统研究范式转变带来的新文科。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人文社会科学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变革方面带来了新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文科领域。三是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带来的新文科。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给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带来新的诉求,智能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也将是新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文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新文科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观念重构、结构改造、模式再造、平台垒筑与类型分布。突出文科“大而强”的集聚优势,实现文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借力助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学科发展路径上突出中国特色,形成文科的“强而精”[4]。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根据《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育部提出了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具体来说,就是“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围绕‘扩围、拓新、提质,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努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各类卓越人才[5]。

    二、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综合改革现状

    作为具有鲜明政治性、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立足黑龙江省,强调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学生国际视野和政治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与科学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性改革,培养符合中国政治发展需要和黑龙江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3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获得了“政治学理论(含国际政治理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又获得了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共有三个教研室,分别承担三个专业方向的本科和硕士教学工作,同时也是三个专业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国际政治教研室、政治学理论教研室、中外政治制度教研室。

    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立足东北亚地区,在东亚政治与外交,尤其是日、韩政治与外交方面形成了明显的自我特色,其中日本与东亚各国关系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服务地方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果。本专业利用专业优势为地方发展服务,参与完成绩效评估、简政放权效能评价、政治生态建设等多项地方委托课题。

    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要求,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强调教学相长,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和完善课程体系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及时淘汰陈旧和口径过窄的课程,归并和调整内容重复的课程,开设一批适合政治学实践需要、顺应国际学科走向的新课程。针对政治学专业缺少关于政治学方法论方面内容的不足,我们增设了政治学方法论课程,同时积极引入相关方面师资,派年轻教师到方法论教学开展较好的院校访问学习。

    2.建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强化学习、实践、实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为更全面地培养学生,我们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1)安排学生开展暑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深入政府机关,了解其具体运行情况,并提交调查报告,加强本科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规划。(2)定期邀请党政官员来校作专题讲座,回答学生问题,帮助学生跟踪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3)大量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环境中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4)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的协助下开展专题研究。(5)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划出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就特定题目发表意见,并安排其他同学进行评论,进行思想交锋。(6)资助学生创办班刊、系刊,發表自己的作品,锻炼能力。

    3.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机制上,改进了教学计划,明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的培养目标,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拿出行之有效且受学生欢迎的举措。打造党团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硕博导师、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科研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校、院、系、教研室实际联动教学管理服务平台。为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学院为积极参与科研的学生配备导师,导师来自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班级导师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学术交流。本专业全部15位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其中,有2位教师拥有双博士学位,有10位教师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教师中有6人曾做过6个月以上的访问学者,3人曾做过短期学术访问。在此基础上,持续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目前本专业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3人,40到50岁的有7人,30到40岁的有5人。从教师职称构成来看,本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助教1人。目前本专业已经建成了一支年龄、学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有朝气、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三)教学组织建设

    在教学组织建设方面,以责任意识为统领,以教学核心内容建设为目标,多角度开展教研室各项工作。目前,本专业教师已经发表多篇教研论文,出版多部教材,并主持多项教改项目。同时强调团队意识,积极提高教研室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尤其是在重点课程和基础课程上,实行专业教师集体研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讨论的做法。并且注重推动教师创新意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以教研室为单位,不断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创新。目前已经在“外交学概论”“台港澳政治”等课程中进行了模拟外交谈判和模拟选举的教学实践创新,并开设全英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四)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深入探索总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

    专业教学规律。基于专业发展与专业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专业实践,本专业已经与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共建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与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才中心、道里区团委等部门共建公共管理学科校外实习基地10个。

    2.构建六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团队。构建教务

    办—学院—系—教研室—教学督导—教师教学观摩六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团队。教务办负责整体协调,学院主要领导督导,系教研室设置专项议题讨论提升教学质量方法,教学督导听课期间为任课教师设定教研、科研立项主题并及时反馈听课建议,教学观摩获得来自同行评价。

    3.树立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的思想。强调“教育第一、科研第一”的“两个第一”观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把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结合起来,树立起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想;改变仅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观念,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者融合的思想。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

    根据上述专业建设的基本定位与存在问题,以及新文科建设这一背景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将以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为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着力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明确建设目标,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符合中国政治发展需要和黑龙江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一步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国家标准,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落位方案。具体来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增加 “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法治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等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对未来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6]。

    (二)加强专业平台建设,突出专业特点与优势

    1.在平台建设方面,争取下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再上一个台阶,积极为博士点建设做准备,为此将进一步推进成立 “国际问题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筹建“黑龙江省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与“农村问题调研基地”,逐步兴办内部研究刊物,增设外交学方向硕士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学科与目标高校相比研究队伍力量稍显单薄,未来以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扩大师资队伍,实现全部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使之成为稳定的教学、科研梯队。

    3.在科学研究上,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建设思路,紧密围绕黑龙江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产出标志性、原创性成果上下功夫。一方面继续加强东亚政治与外交方面的教学科研投入,特别是继续加强在日、韩、俄政治与外交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突出黑龙江省地缘优势;另一方面立足黑龙江省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强调学以致用,探索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文科实习教学规律。

    4.进一步拓展学术交流空间。积极推动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考虑在组织召开国内学术会议基础上,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提高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强与学界的学术交流。

    (三)强调“以本为本”,继续加强本科建设

    强调本科教育为本,继续加强本科培养质量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与发展,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完善专业素养、知识、能力要求等具体内容,从而能够培养既具备较为扎实的政治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能够从事政治学专业科研、教学、实践和创新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将“外交学概论”调整为专业类基础课程;“中国政治制度史”和“西方政治制度史”调整为专业必修课程[7];同时增加专业选修类课程,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和学习政治学专业内容;另外,打通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与国际政治三个专业选修类课程模块,让学生更自由的进行专业类选修课程的选修,增强教师课程讲授的紧迫性与积极性。

    (四)专业建设与改革兼顾

    兼顾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管理,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

    1.要立足新文科背景及党和国家对政治学人才的

    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打造金课团队,并推动系列教材建设的开展。

    2.教学方法多元化,围绕教学需求,淘汰水课。为此将“焦点政治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外交”等具备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设计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聘请实际工作单位专家担任课程教师。

    3.教学管理纵深化,持续加强教研室建设,完善专业建设相关制度文件,主动拓展管理服务范围,结合课程建设方案,为专业教师提供互联网+背景下更为专业的教学、科研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8]。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符合新文科建设与双万计划的要求。为此,黑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本为本,加强专业平台建设,进行综合性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Z].教师? ? 〔2018〕13号.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 (2016-05-18)[2019-04-20].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 ? 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

    [4]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中国? ? 社会科学报,2019-03-21.

    [5]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 ? 通知[Z].教高〔2018〕12號.

    [6][7][8]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 ? 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39-43.

    收稿日期:2019-04-25

    作者简介:于海峰(1978—),男,黑龙江龙江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国家大战略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2019B13)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