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态度与行动的实证研究

    佟相阳 陈旭峰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问题已经越来越具有紧迫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不足问题比较凸显;大部分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部队官兵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并不高;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要想有效推进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政府、社会、部队和官兵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军地两用人才;认知;需求;行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079-04

    【收稿日期】2013-11-20

    【作者简介】佟相阳(1972-),男,山东利津人,博士,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陈旭峰(1983-),男,浙江兰溪人,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对于部队官兵来说,其在转业、复员到地方之后面临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都面临一个职业角色转换问题。退役军官职业角色转换,是指转业军官退出现役后,重新确定职业角色并成为新的合格职业角色的过程。[1]很多官兵转业、复员到社会后会发现:自己在部队获得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在社会中的适用性不强,这使得他们的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问题,笔者于2013年9月份对部分部队官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地点选择在成都和武汉两地的部队培训基地。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调查问卷37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调查问卷35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调查对象呈现如下特征:在性别上以男性为主,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为主,在受教育程度上以本科居多,在婚姻状况上已婚与未婚比例基本上差不多,在军种上以陆军为主,在级别上以连级居多。

    一、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认知

    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怎么看的呢?调查显示,大部分(64.9%)调查对象认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很重要,只有少部分(8.7%)调查对象认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不重要。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知往往与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关联,同时,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能否顺利推进。那么,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呢?调查显示,36.3%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重视,51.5%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只有12.2%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将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级别、任职部门进行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点:

    (1)从婚姻状况的角度来看,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11.666,df=2,Sig=0.003)。具体来说,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的比例分别为17.5%、7.0%,认为重视程度一般的比例分别为52.6%、50.6%,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为29.8%、42.4%。可见,与已婚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未婚的调查对象更有可能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做出正面的判断。

    (2)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20.646,df=4,Sig=0.000)。具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的比例分别为32.5%、16.0%、8.3%,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为25.0%、30.0%、39.4%。可见,比较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有可能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做出负面的判断。

    (3)从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46.605,df=6,Sig=0.000)。具体来说,没有级别、排级、连级、营级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的比例分别为43.9%、10.2%、7.3%、8.1%,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为19.5%、28.6%、40.1%、41.9%。可见,与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没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更有可能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做出正面的判断。

    (4)从任职部门的角度来看,来自部队机关和基层部队的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6.334,df=2,Sig=0.042)。具体来说,来自部队机关和基层部队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视的比例分别为7.7%、16.6%,认为不重视的比例分别为38.5%、34.3%。可见,与来自部队机关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来自基层部队的调查对象更有可能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重视程度做出正面的判断。

    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是否充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调查显示,50.0%的调查对象认为培养经费充足程度一般,39.0%的调查对象认为培养经费不充足,只有11.0%的调查对象认为培养经费非常充足。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也是比较凸显的。通过将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充足程度的看法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级别进行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点:

    (1)从婚姻状况的角度来看,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充足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12.797,df=2,Sig=0.002)。具体来说,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非常充足的比例分别为15.8%、6.4%,认为不充足的比例分别为31.0%、46.5%。可见,与已婚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未婚的调查对象更有可能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足程度做出正面的判断。

    (2)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充足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11.029,df=4,Sig=0.026)。具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非常充足的比例分别为25.0%、14.0%、8.3%,认为不充足的比例分别为27.5%、40.0%、40.6%。可见,比较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有可能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足程度做出负面的判断。

    (3)从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充足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X2=33.869,df=6,Sig=0.000)。具体来说,没有级别、排级、连级、营级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非常充足的比例分别为36.6%、12.2%、6.8%、6.5%,认为不充足的比例分别为19.5%、36.7%、42.7%、41.9%。可见,与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没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更有可能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足程度做出正面的判断。

    二、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

    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对于有效提升部队官兵的人力资本,使部队官兵更好地服务于部队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部队官兵对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程度如何呢?调查显示,55.9%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很强烈,31.4%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一般,只有12.7%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大部分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通过将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需求的强烈程度与调查对象的家乡发展水平、级别进行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点:

    (1)从家乡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来自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需求的强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X2=5.067,df=2,Sig=0.079)。具体来说,家乡属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很强烈的比例分别为49.0%、61.1%,需求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6.2%、27.8%,没有需求的比例分别为14.8%、11.1%。可见,与来自发达地区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来自落后地区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强烈一些。

    (2)从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需求的强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X2=11.871,df=6,Sig=0.065)。具体来说,没有级别、排级、连级、营级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很强烈的比例分别为57.1%、48.0%、57.3%、57.1%,需求一般的比例分别为40.5%、28.0%、31.8%、27.0%,没有需求的比例分别为2.4%、24.0%、10.9%、15.9%。可见,与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没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需求的比例明显要低一些。

    三、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行动

    部队官兵具有强烈的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那么这些需求是否有转化成实际行动呢?调查显示,77.2%的调查对象表示在过去两年内没有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只有22.8%的调查对象表示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部队官兵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并不高。为什么部队官兵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较低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其中一个方面来说,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时间安排与工作时间是否存在冲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行动。调查显示,28.0%的调查对象表示基本上不会冲突,48.5%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时候会冲突,还有23.5%的调查对象表示经常会冲突。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时间安排与工作时间还是存在非常明显的冲突性的。通过将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情况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级别进行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点:

    (1)从婚姻状况的角度来看,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X2=8.337,df=1,Sig=0.004)。具体来说,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分别为29.3%、16.3%。可见,与已婚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未婚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X2=8.656,df=2,Sig=0.013)。具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分别为40.0%、26.0%、19.5%。可见,比较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3)从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X2=18.978,df=3,Sig=0.000)。具体来说,没有级别、排级、连级、营级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分别为48.8%、16.0%、18.7%、23.8%。可见,与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没有级别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四、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如何呢?调查显示,71.1%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21.1%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一般,只有7.8%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从分析结果笔者发现: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为什么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这么低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实证研究笔者发现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授课形式单一。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只有11.0%的调查对象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授课形式是非常满意的。第二,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只有11.6%的调查对象认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第三,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不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只有14.0%的调查对象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师资水平是非常满意的。通过将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乡发展水平、级别进行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几点:

    (1)从婚姻状况的角度来看,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X2=8.199,df=2,Sig=0.017)。具体来说,未婚和已婚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0.9%、4.7%,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4.6%、77.6%。可见,与已婚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未婚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满意。

    (2)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X2=18.355,df=4,Sig=0.001)。具体来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5%、15.7%、4.7%,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0.0%、64.7%、75.7%。可见,比较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有可能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

    (3)从家乡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来自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X2=8.932,df=2,Sig=0.011)。具体来说,家乡属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7%、10.1%,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7.7%、16.2%,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7.6%、73.7%。可见,与来自落后地区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来自发达地区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都要低一些,而满意度一般的比例则要高一些。

    (4)从级别的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X2=54.054,df=6,Sig=0.000)。具体来说,没有级别、排级、连级、营级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3.3%、2.0%、4.2%、6.5%,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5.7%、70.0%、78.6%、72.6%。可见,与有级别的调查对象比较而言,没有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一些。

    五、总结及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以下四点:第一,从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认知来说,一方面,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部队领导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级别、任职部门的调查对象对部队领导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上重视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不足问题还是比较凸显的。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经费充足程度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从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来说,大部分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不同家乡发展水平、级别的调查对象对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需求的强烈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第三,从部队官兵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行动来说,部队官兵在过去两年内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比例并不高。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乡发展水平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内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第四,从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来说,部队官兵对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乡发展水平、级别的调查对象对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当前,部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养问题已经越来越具有紧迫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部队角度来看,在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科技和人才的因素日益突出,而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了制约部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对官兵的培养工作,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使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更加顺利地推进。另一方面,从部队官兵自身的角度来看,部队官兵转业到地方后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严重匮乏,这已经严重影响到转业之后的个人发展。只有加强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才能使部队官兵能够更好地积聚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为转业之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因此,必须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上,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使美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的“人才高地”。尤其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为社会储备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库,许多军官退役后都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当然,借鉴国外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也要建立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要想有效推进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工作,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政府、社会、部队和官兵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廖国庚.从“军队人”到“社会人”:对长沙市337名转业军官职业角色转换情况的调查[J].社会,2003,(2):10-12.

    [2]付畅一.从军民融合视角看美军人才培养[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5):114-115.

    (编辑/郭启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