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预算与控制
刘益惠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成本一般可分两部分:施工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和经营管理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施工成本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项目管理
1.引言
(1)当今时代,建筑承包市场竞争激烈,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是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在建立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上,在推广以应用FIDIC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市场运行还远不够有序和规范,许多施工企业为迎合业主单位招标的意向,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在此情况下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将很难保证标准的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因为施工企业若按常规的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方法,必将难以获得理想的利润额,甚至连预期的亏损都很难弥补。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极为重要。
(2)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和经营管理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的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条件复杂,产品单件性鲜明,不可能建立和其他制造业一样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而且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成的,施工人员中民工较多,施工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一般又不利,这使有效地对施工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毕竟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我们科学地组织和规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标准,严格地按规章实施,施工成本控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以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分析方法
2.1人工费分析。
在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分离的情况下,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工和人工费,由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承包合同,明确承包范围、承包金额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项目经理部来说,除了按合同规定支付劳务费以外,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人工费支出,主要有:
2.1.1因实物工程量增减而调整的人工和人工费。
2.1.2定额人工以外的计时工工资(如果已按定额人工的一定比例由施工队包干,并已列入承包合同的,不再另行支付)。
2.1.3对在进度、质量、节约、文明施工等方面作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的费用。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上述人工费的增减,结合劳务合同的管理进行分析。
2.2材料费分析。
材料费分析包括主要材料、结构件和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分析以及材料储备的分析。
2.2.1主要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分析。主要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高低,主要受价格的消耗数量的影响。而材料价格的变动,又受采购价格、运输费用、途中损耗、来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材料消耗数量的变动,也要受操作损耗、管理损耗和返工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可在价格变动较大和数量超异常的时候再作深入分析。为了分析材料价格和消耗数量的变化对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影响程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因材料价格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预算单价一实际单价)X消耗数量
因消耗数量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预算用量一实际用量)X预算价格
2.2.2周转材料使用费分析。在实行周转材料内部租赁制的情况下,项目周转材料费的节约或超支,决定于周转材料的周转利用率和损耗率。因为周转一慢,周转材料的使用时间就长,同时也会增加租赁费支出;而超过规定的损耗,更要照原价赔偿。周转利用率和损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利用率=实际使用数X租用期内的周转次数/(进场数X租用期)X100%
损耗率=退场数/进场数X100%举例:
某施工项目需要定型钢模,考虑周转利用率85%,租用钢模4500m2,月租金5元/m2;由于加快施工进度,实际周转利用率达到90%。可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周转利用率的提高对节约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影响程度。具体计算如下:
(90%一85%)X4500X5=1125元
2.2.3采购保管费分析。材料采购保管费属于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材料采购保管人员的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差旅费,以及材料采购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和材料物资的盘亏及毁损等。材料采购保管费一般应与材料采购数量同步,即材料采购多,采购保管费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应该根据每月实际采购的材料数量(金额)和实际发生的材料采购保管费,计算“材料采购保管费支用率”,作为前后期材料采购保管费的对比分析之用。
2.2.4材料储备资金分析。材料的储备资金,是根据日平均用量、材料单价和储备天数(即从采购到进场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的。上述任何二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储备资金的占用量。材料储备资金的分析,可以应用“因素分析法”。从以上分析内容来看,储备天数的长短是影响储备资金的关键因素。因此,材料采购人员应该选择运距短的供应单位,尽可能减少材料采购的中转环节,缩短储备天数。
2.3机械使用费分析。
(1)由于项目施工具有的一次特性,项目经理部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大量机械设备,而是随着施工的需要,向企业动力部门或外单位租用。在机械设备的租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按产量进行承包,并按完成产量、计算费用的,如土方工程,项目经理部只要按实际挖掘的士方工程量结算挖土费用,而不必过问挖土机械的完好程度和利用程度;另一种是按使用时间(台班,计算机械费用的,如塔吊、搅拌机、砂浆机等,如果机械完好率差或在使用中调度不当,必然会影响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费用。因此,项目经理部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2)由于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流水作业和工序搭接上往往会出现某些必然或偶然的施工间隙,影响机械的连续作业;有时,又因为加快施工进度和工种配合,需要机械日夜不停地运转。这样,难免会有一些机械利用率很高,也会有一些机械利用不足,甚至租而不用。利用不足,台班费需要照付;租而不用,则要支付停班费。总之,都将增加机械使用费支出。
(3)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平衡调度,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用;同时,还要加强平时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4)完好台班数,是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下的台班数,它包括修理不满一天的机械,但不包括待修、在修、送修在途的机械。在计算完好台班数时,只考虑是否完好,不考虑是否在工作。
(5)制度台班数是指本期内全部机械台班数与制度工作天的乘积,不考虑机械的技术状态和是否工作。
从上述机械的完好和利用情况来看,砂浆机的维修保养比较差,完好率只达到80%;利用率也不高,只达到76%。塔吊因施工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因而利用率较高。
2.4其他直接费分析。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包括:
(1)二次搬运费。
(2)工程用水电费。
(3)临时设施摊销费。
(4)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5)检验试验费。
(6)工程定位复测。
(7)工程点交。
(8)场地清理。
其他直接费的分析,主要应通过预算与实际数的比较来进行。如果没有预算数,可以计划数代替预算数。
2.5间接成本分析。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进行现场管理所需要的费用。
间接成本的分析,也应通过预算(或计划)数与实际数的比较来进行。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
3.1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这个过程是整个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成败。
3.2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应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记录的内容要求详细又完整。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这一过程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
3.3对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对原始资料仔细地审核,对整理的资料进行事后的结构性、及时性、计算和逻辑检查,使成果成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资料。然后用适当的控制标准与整理的资料相比较,并结合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的情况,撰写出施工成本统计分析报告,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3.4落实报告中的措施。
即对报告中成功的经验进行广泛地推广;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地监督改正。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4.1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
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是以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成本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由于这套标准以合同为基础,适用性较强,在很多项目管理中被使用。合同价作为限制成本价,经常被切块或按工序进行分解,以切块价和工序单价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的承包指标。这种倒逼的方法将施工成本控制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迫使各核算主体都自觉地采取适当的手段降低单位施工成本。但由于市场恶性竞争或施工企业投标中熟练使用一些技巧(如不平衡报价),使整个合同中或某些单价的施工成本低于施工企业相应的实际施工成本,造成核算主体在施工和管理方面虽然付出极大的努力,可承包指标却是一个无法降到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合同施工成本作为标准发挥的作用将极其有限。为此,一些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即对施工承包合同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价平衡,以调整后的可行价作为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这种做法有时会造成较大的工作量)。
4.2预算定额控制标准。
预算定额控制标准是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统一预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由于它反映的是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即使施工企业在投标和项目管理时对其作出一定调整,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具体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一般来讲,当前的市场竞争价大大低于预算定额编制价,纯粹按照预算定额水平作为标准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仍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专业的咨询市场还不够发达,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定额是国家对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判断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也必然以此来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对一些施工承包合同价低于成本价或大大高于市场价,而施工企业又没有可参照的企业定额的合同工程,将不得不选择预算定额作为施工成本控制标准。所以,一些施工企业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以调整后的实物消耗量作为控制标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时期的客观情况,但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在大型施工企业中这套控制标准正逐步被企业定额所代替。
4.3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
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是以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出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企业中标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实物量定额对合同价进行调整,并以此标准对项目总的盈亏情况和单价盈亏情况予以评价,将其作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盈利或减亏的承包依据。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在项目管理和投标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迈进,也说明了项目管理和企业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但是,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的编制是一项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条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作保障,并不是一般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能够做好的。
5.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5.1编制适用的企业定额。
以企业定额来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投标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是企业定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自身的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编制先进而又可行的工时(工日)、材料单位耗量、台时(台班)等项消耗定额,是成本计划,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据。有了定额,才能据以审核各项消耗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不必要的施工消耗,因此,规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随着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必将不断提高。所以,为了准确掌握企业的竞争实力,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地对内部定额进行修订,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5.2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费(含配件)是工程造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凡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
5.3制定健全可行的原始记录制度。
原始记录是反映施工和管理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消耗分析和施工索赔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所以必须为原始记录提供健全可行的技术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记录人员要与合同、技术、施工、劳资和设备等部门充分协调,认真制定科学易行、讲究实效的原始记录技术保障制度,使原始资料即能达到施工成本控制的要求,又能满足其它各方的管理需要,同时对各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工作也要组织好,并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及时完整地为施工成本控制和其它有关方面提供资料。
6.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6.1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
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关键在于施工企业的选择和施工合同的签定两个环节,为此,必须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队伍。
施工单位中标后,发包单位不是放手不管,而是严格履行合同经常检查,防止层层转包等问题。在施工合同中,为分解总承包风险,尽量做到包干包死,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使工程造价在竞争中实现合理确定,保证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改变施工图预算超概算的现象,在竞争中推动施工企业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合同履约率。
6.2提高控制造价意识,分解承包风险。
6.2.1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预算价值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只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合同签订前,应仔细审核、确定工程量清单、基本单价,控制主要材料价格。对于主要材料、钢材、水泥等应统一采购,既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也有利于造价的控制。主要材料费用的有效控制使整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比较容易地控制在承包价内。
工程技术人员随着工程进展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市场,掌握了解施工情况参与隐蔽工程签证。在材料价格上凡是需要询价的都逐一询价,以校正原有资料的失时之处。利用深入现场、市场的机会力争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为日后办理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6.2.2严把设计变更关,预防施工图预算突破概算。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施工图设计可能变更,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给施工成本留下活口因素。为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要及时制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签证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一般单项变更费用在3%以内的由施工单位在风险费中包干。超过3%的或施工单位未包风险费的,实行限额签证。实践证明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各项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前提下,从经济效益角度衡量其利弊。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越大。如果在施工中变更,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6.3推行单项或单位工程项目责任制,加强投资控制。
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基于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在工程价款支付上,要制定有关管理规定,支付工程款要求必须是负责该项目的工号、技经、财务、监理人员审核后,严格按已完成的工作量,报有关领导审批支付工程进度款。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坚持按合同办事,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
7.综上所述
通过科学地分析,合理地规划,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达到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双赢的目的。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成本一般可分两部分:施工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和经营管理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施工成本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项目管理
1.引言
(1)当今时代,建筑承包市场竞争激烈,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是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在建立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上,在推广以应用FIDIC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承包市场运行还远不够有序和规范,许多施工企业为迎合业主单位招标的意向,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在此情况下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将很难保证标准的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因为施工企业若按常规的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方法,必将难以获得理想的利润额,甚至连预期的亏损都很难弥补。所以,要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造价,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极为重要。
(2)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和经营管理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的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条件复杂,产品单件性鲜明,不可能建立和其他制造业一样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而且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成的,施工人员中民工较多,施工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一般又不利,这使有效地对施工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毕竟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我们科学地组织和规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标准,严格地按规章实施,施工成本控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以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分析方法
2.1人工费分析。
在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分离的情况下,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工和人工费,由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承包合同,明确承包范围、承包金额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对项目经理部来说,除了按合同规定支付劳务费以外,还可能发生一些其他人工费支出,主要有:
2.1.1因实物工程量增减而调整的人工和人工费。
2.1.2定额人工以外的计时工工资(如果已按定额人工的一定比例由施工队包干,并已列入承包合同的,不再另行支付)。
2.1.3对在进度、质量、节约、文明施工等方面作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的费用。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上述人工费的增减,结合劳务合同的管理进行分析。
2.2材料费分析。
材料费分析包括主要材料、结构件和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分析以及材料储备的分析。
2.2.1主要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分析。主要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高低,主要受价格的消耗数量的影响。而材料价格的变动,又受采购价格、运输费用、途中损耗、来料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材料消耗数量的变动,也要受操作损耗、管理损耗和返工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可在价格变动较大和数量超异常的时候再作深入分析。为了分析材料价格和消耗数量的变化对材料和结构件费用的影响程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因材料价格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预算单价一实际单价)X消耗数量
因消耗数量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预算用量一实际用量)X预算价格
2.2.2周转材料使用费分析。在实行周转材料内部租赁制的情况下,项目周转材料费的节约或超支,决定于周转材料的周转利用率和损耗率。因为周转一慢,周转材料的使用时间就长,同时也会增加租赁费支出;而超过规定的损耗,更要照原价赔偿。周转利用率和损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利用率=实际使用数X租用期内的周转次数/(进场数X租用期)X100%
损耗率=退场数/进场数X100%举例:
某施工项目需要定型钢模,考虑周转利用率85%,租用钢模4500m2,月租金5元/m2;由于加快施工进度,实际周转利用率达到90%。可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周转利用率的提高对节约周转材料使用费的影响程度。具体计算如下:
(90%一85%)X4500X5=1125元
2.2.3采购保管费分析。材料采购保管费属于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材料采购保管人员的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护费、办公费、差旅费,以及材料采购保管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和材料物资的盘亏及毁损等。材料采购保管费一般应与材料采购数量同步,即材料采购多,采购保管费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应该根据每月实际采购的材料数量(金额)和实际发生的材料采购保管费,计算“材料采购保管费支用率”,作为前后期材料采购保管费的对比分析之用。
2.2.4材料储备资金分析。材料的储备资金,是根据日平均用量、材料单价和储备天数(即从采购到进场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的。上述任何二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储备资金的占用量。材料储备资金的分析,可以应用“因素分析法”。从以上分析内容来看,储备天数的长短是影响储备资金的关键因素。因此,材料采购人员应该选择运距短的供应单位,尽可能减少材料采购的中转环节,缩短储备天数。
2.3机械使用费分析。
(1)由于项目施工具有的一次特性,项目经理部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大量机械设备,而是随着施工的需要,向企业动力部门或外单位租用。在机械设备的租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按产量进行承包,并按完成产量、计算费用的,如土方工程,项目经理部只要按实际挖掘的士方工程量结算挖土费用,而不必过问挖土机械的完好程度和利用程度;另一种是按使用时间(台班,计算机械费用的,如塔吊、搅拌机、砂浆机等,如果机械完好率差或在使用中调度不当,必然会影响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费用。因此,项目经理部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2)由于建筑施工的特点,在流水作业和工序搭接上往往会出现某些必然或偶然的施工间隙,影响机械的连续作业;有时,又因为加快施工进度和工种配合,需要机械日夜不停地运转。这样,难免会有一些机械利用率很高,也会有一些机械利用不足,甚至租而不用。利用不足,台班费需要照付;租而不用,则要支付停班费。总之,都将增加机械使用费支出。
(3)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平衡调度,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用;同时,还要加强平时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4)完好台班数,是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下的台班数,它包括修理不满一天的机械,但不包括待修、在修、送修在途的机械。在计算完好台班数时,只考虑是否完好,不考虑是否在工作。
(5)制度台班数是指本期内全部机械台班数与制度工作天的乘积,不考虑机械的技术状态和是否工作。
从上述机械的完好和利用情况来看,砂浆机的维修保养比较差,完好率只达到80%;利用率也不高,只达到76%。塔吊因施工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因而利用率较高。
2.4其他直接费分析。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包括:
(1)二次搬运费。
(2)工程用水电费。
(3)临时设施摊销费。
(4)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5)检验试验费。
(6)工程定位复测。
(7)工程点交。
(8)场地清理。
其他直接费的分析,主要应通过预算与实际数的比较来进行。如果没有预算数,可以计划数代替预算数。
2.5间接成本分析。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进行现场管理所需要的费用。
间接成本的分析,也应通过预算(或计划)数与实际数的比较来进行。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
3.1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这个过程是整个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成败。
3.2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应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记录的内容要求详细又完整。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这一过程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
3.3对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对原始资料仔细地审核,对整理的资料进行事后的结构性、及时性、计算和逻辑检查,使成果成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资料。然后用适当的控制标准与整理的资料相比较,并结合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的情况,撰写出施工成本统计分析报告,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3.4落实报告中的措施。
即对报告中成功的经验进行广泛地推广;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地监督改正。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4.1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
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是以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成本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由于这套标准以合同为基础,适用性较强,在很多项目管理中被使用。合同价作为限制成本价,经常被切块或按工序进行分解,以切块价和工序单价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的承包指标。这种倒逼的方法将施工成本控制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迫使各核算主体都自觉地采取适当的手段降低单位施工成本。但由于市场恶性竞争或施工企业投标中熟练使用一些技巧(如不平衡报价),使整个合同中或某些单价的施工成本低于施工企业相应的实际施工成本,造成核算主体在施工和管理方面虽然付出极大的努力,可承包指标却是一个无法降到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合同施工成本作为标准发挥的作用将极其有限。为此,一些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即对施工承包合同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价平衡,以调整后的可行价作为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这种做法有时会造成较大的工作量)。
4.2预算定额控制标准。
预算定额控制标准是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统一预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由于它反映的是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即使施工企业在投标和项目管理时对其作出一定调整,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具体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一般来讲,当前的市场竞争价大大低于预算定额编制价,纯粹按照预算定额水平作为标准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仍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专业的咨询市场还不够发达,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定额是国家对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判断的重要依据,建设单位也必然以此来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对一些施工承包合同价低于成本价或大大高于市场价,而施工企业又没有可参照的企业定额的合同工程,将不得不选择预算定额作为施工成本控制标准。所以,一些施工企业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以调整后的实物消耗量作为控制标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时期的客观情况,但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在大型施工企业中这套控制标准正逐步被企业定额所代替。
4.3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
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是以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出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企业中标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实物量定额对合同价进行调整,并以此标准对项目总的盈亏情况和单价盈亏情况予以评价,将其作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盈利或减亏的承包依据。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在项目管理和投标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迈进,也说明了项目管理和企业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过渡。但是,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的编制是一项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条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作保障,并不是一般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能够做好的。
5.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5.1编制适用的企业定额。
以企业定额来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投标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是企业定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自身的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编制先进而又可行的工时(工日)、材料单位耗量、台时(台班)等项消耗定额,是成本计划,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据。有了定额,才能据以审核各项消耗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不必要的施工消耗,因此,规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随着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必将不断提高。所以,为了准确掌握企业的竞争实力,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地对内部定额进行修订,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5.2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费(含配件)是工程造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凡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
5.3制定健全可行的原始记录制度。
原始记录是反映施工和管理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消耗分析和施工索赔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所以必须为原始记录提供健全可行的技术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记录人员要与合同、技术、施工、劳资和设备等部门充分协调,认真制定科学易行、讲究实效的原始记录技术保障制度,使原始资料即能达到施工成本控制的要求,又能满足其它各方的管理需要,同时对各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工作也要组织好,并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及时完整地为施工成本控制和其它有关方面提供资料。
6.施工阶段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6.1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
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关键在于施工企业的选择和施工合同的签定两个环节,为此,必须引进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施工队伍。
施工单位中标后,发包单位不是放手不管,而是严格履行合同经常检查,防止层层转包等问题。在施工合同中,为分解总承包风险,尽量做到包干包死,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使工程造价在竞争中实现合理确定,保证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改变施工图预算超概算的现象,在竞争中推动施工企业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合同履约率。
6.2提高控制造价意识,分解承包风险。
6.2.1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预算价值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只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合同签订前,应仔细审核、确定工程量清单、基本单价,控制主要材料价格。对于主要材料、钢材、水泥等应统一采购,既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也有利于造价的控制。主要材料费用的有效控制使整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比较容易地控制在承包价内。
工程技术人员随着工程进展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市场,掌握了解施工情况参与隐蔽工程签证。在材料价格上凡是需要询价的都逐一询价,以校正原有资料的失时之处。利用深入现场、市场的机会力争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为日后办理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6.2.2严把设计变更关,预防施工图预算突破概算。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施工图设计可能变更,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给施工成本留下活口因素。为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要及时制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签证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一般单项变更费用在3%以内的由施工单位在风险费中包干。超过3%的或施工单位未包风险费的,实行限额签证。实践证明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各项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前提下,从经济效益角度衡量其利弊。对非发生不可的变更,应尽量提前实现。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越大。如果在施工中变更,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6.3推行单项或单位工程项目责任制,加强投资控制。
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基于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在工程价款支付上,要制定有关管理规定,支付工程款要求必须是负责该项目的工号、技经、财务、监理人员审核后,严格按已完成的工作量,报有关领导审批支付工程进度款。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坚持按合同办事,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
7.综上所述
通过科学地分析,合理地规划,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达到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双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