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视域下拓展性课程建设探析

    罗安波

    

    摘? ? 要:乡土文化课程既是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一大途径,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课程建设的要需是课程资源的挖掘、要领是课程的整合、要义是课程的生发。乡土文化资源挖掘要广泛调查搜集、科学归类整理、精心甄别筛选;乡土文化课程开发要注重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和课程活动的整合;乡土文化课程实施要致力于课程内容和课程价值的生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文化;拓展性课程建设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综合和开放性课程。乡土文化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拓展性课程之一,是基于学生自身生活区域和社会实际,将学生身边的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整体、历史地认识家乡,更好地培养其建设家乡、热爱家乡之情,增强其文化自信与自觉。

    一、挖掘:拓展性课程开发之要需

    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拓展性课程,需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一般意义上讲,乡土文化是建立在乡土区域时空中的历史积淀,以物质或非物质方式存在的地方文化,是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根、文化之魂。近年来,乡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但仍有许多乡土文化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有些项目甚至濒临灭绝,亟需我们去挖掘、保护与传承。

    1.广泛调查搜集

    初中生已会搜集和处理一些信息,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也已初步掌握,具体有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而作为乡土文化的挖掘,前三种方法是主要的途径。

    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图書、杂志、地方志、地方年鉴、民间藏书、族谱等,以及上网搜索查询有关乡土文化内容。如通过“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可以查找各地非遗项目的介绍、图片、保护载体、传人故事等。访问调查法,通过走访相关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长辈、当地村民等获取有关乡土文化内容。如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启松的访问,进一步挖掘到“黄岩翻簧竹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实地考察法,通过到当地博物馆、古迹遗址、古村落、风景名胜、美丽乡村等考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相关乡土文化的实物、实景进行音像资料的拍摄和留存。如对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澐墓地及出土文物的考察,不仅加深学生对“宋服之冠”的了解,更是丰富了“黄岩五洞桥”的历史典故。

    2. 科学归类整理

    学校需要从课程的视角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归类梳理。乡土文化资源范围广、内容多、时空跨度大,既有显性和隐性的,又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我们要对乡土文化的知识结构进行简要罗列,根据学校课程规划的需要,构建乡土文化课程的基本框架。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基本框架如下图1所示:

    

    图1? ?台州乡土文化拓展性课程框架

    3. 精心甄别筛选

    乡土文化资源良莠并存,所以,对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要认真甄别、精心筛选。第一,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区别,以及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史料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搜集到的乡土文化资料进行鉴别,确保资料来源可靠。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活动区域,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本着“由近及远”的时空序列,筛选家乡典型而具体生动的乡土文化内容。第三,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筛选,要充分考虑其文化价值观,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否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与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契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审慎选择。

    二、整合:拓展性课程建设之要领

    1.课程目标的整合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灵魂和核心。乡土文化课程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指向于培养“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的素养。两者相比较而言,乡土文化课程更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记得乡音,不忘乡愁,从而增进对乡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乡土文化课程目标的设定,与学校自身的理念、文化体系要有密切的关联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区域,着眼学校的育人目标,并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框架内来谋划。

    2.课程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乡土文化课程建设要从乡土教材的编写,扩展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学科内知识拓展的整合。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各种史地和人文知识,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中都可以找到联系和体现。把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融入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内容,注重相关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进行有效的统筹整合,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例如“历史渊源”一课,课后活动是“选取你生活的一个区域(可以是学校、村居、社区、乡镇或县区),搜集相关文献史料,并撰写一份该区域的历史沿革”。该内容就整合了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文献资料、纪年方法、年代尺、社会调查等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学科间知识拓展的整合。乡土文化不仅是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拓展,其内容与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美术、音乐等必修课程都有交叉联系。我们可以把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与这些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找到连接点,突破学科界限,把不同学科彼此孤立和隔离的知识体系予以整合,融合成为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乡土文化课程体系。例如“舌尖觅味”一课,围绕“桔文化”的主题探究,与各学科高度融合:“桔颂诗词赏析”和“桔神传说及民间故事”涉及语文、历史等内容;“‘本地早生长习性及品种改良”涉及地理和生物等内容;“黄岩柑橘节风采展”涉及历史、音乐、美术等内容。

    校内外实践资源的整合。开发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要争取政府、村居、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建立起校内与校外交流的桥梁,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体验和探究乡土文化。整合方式主要是“请进来”和“走出去”。一是聘请乡土区域内的长者、非遗传承人和一些民间艺人进入学校,讲授乡土文化知识,传授乡土文化技能。二是组织并发动学生积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古村落、文化礼堂、美丽乡村等,品尝特色美食、参加民俗活动、体验传统技艺、模仿表演等,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提高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

    3.课程活动的整合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乡土文化课程的理论学习,主要是对乡土文化进行鉴赏和知识拓展,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使学生能直观感知相应类别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并初步掌握挖掘和传承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乡土文化课程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和发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乡土文化资料的搜集和活动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取新的乡土文化知识和技艺经验。如“美工技艺”一课,要求学生搜寻当地较有特色或濒临失传的一项传统工艺,搜集该传统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品若干个,并简要介绍该传统工艺的特点和流程。工艺特点不仅要介绍特色,更要分析其体现当地哪些自然和人文环境;工艺流程要介绍其原料、制作流程及操作注意点。具体运用过程,可以是先理论后实践,也可以先实践后理论,还可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交互递进。

    开放与成果的整合。乡土文化也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这种开放不仅是学习空间和环境的开放,更是课程学习内容、课程活动过程、课程学习评价的开放。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就是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各种活动认知、探索和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科素养的发展。当然,课程活动的开放要指向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活动成果的生成,没有目标成果的开放纯粹是瞎闹腾。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项目式成果,也可以是单列式成果。如“民间传说”,成果是搜集并整理一个当地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并尝试向身边人讲述;“乡里乡贤”,成果是搜集并撰写当地村居或乡镇内在某一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的人物传记或事迹。

    三、生发:拓展性课程实施之要义

    1.课程内容的生发

    乡土文化课程的实施,横向要拓宽内容,纵向要发展深度,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让课程内容得以生发。

    横向拓宽,既是课程内容框架体系的拓宽,又是课程主题内容典型代表的拓宽。学生根据自己挖掘和搜集到的乡土文化内容,有些可能超出现有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则需要增加栏目;有些可能是某一类主题内新的典型代表,则可充实到相应栏目,使课程内容更加多彩丰满。如“美工技艺”一课,在学习“黄岩翻簧竹雕”后,因为受簧片尺寸限制,大片幅的作品难以制作,增加了“火烙画”和“漆金木雕”的内容,既解决了大作品呈现和上色困难问题,又拓展了课程内容。

    纵向发展,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采用分析、比较和综合等方法,由浅入深地解释和探究:该乡土文化项目的历史、现状及传承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运用发展的眼光评估我们能做什么,使课程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如在对校史整理时,“真情守望”展示历届所有毕业生信息以及体现母校情结的各类活动,以此向校友传递,学校和每一位同学之间都要相互惦记、相互关心;“英才辈出”展示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突出“学术名流”和“创业创新”领域,以此引领和激励学弟学妹。

    2.课程价值的生发

    乡土文化课程的价值,首要是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重要的是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践行和传承,最有意义的是发展乡土文化继而形成文化自觉。

    乡土文化的认同,是帮助学生对特定区域乡土文化的认识、认可、接纳和融入的活动过程。乡土文化课程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建立在对乡土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指向于构建文化的认同和情感的归属。通过乡土文化的探寻,不仅是“寻根”,更是“塑魂”,是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之情,增强乡土区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如“乡土乡音”一课,主要鉴赏“阿福讲白搭、方言词汇、台州老话”等乡土文化,并学习台州方言声母韵母,课后还搜集一些方言词汇、老话进行介绍与交流,让学生说好用好台州方言,进一步强化“我是台州人”的归属感。

    乡土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乡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递,引导和组织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乡土文化中物化项目在于保护,传承主要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项目,诸如乡土传统习俗和人文精神的延续、乡土特色技术工艺的承接等。当然,学校课程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是难以至臻至美的,重点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体验乡土文化,为乡土文化播下承接的种子,为培养种子和接班人而奠基。如笔者所在学校将“翻簧竹雕”上升为校本课程,为七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并建设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校园内的角角落落到处可见师生的翻簧竹雕作品。

    乡土文化的自觉,从三方面体现:一要落实行动。课程实施要让学生既能识乡土文化有形之体,更能悟无形之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的视角,将乡土文化之魂转化为行动,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二要发展创新。鄉土文化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古,前提要保持本真,方法是兼收并蓄,吸收外来文化和当代文化,融合共通,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三要使命担当。培育一代具有强烈乡土情怀的学生,对建设和发展家乡能主动担当,增强对家乡乃至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澄江中学提出“人至澄、学若江”的核心理念,构建“至澄课程”和“若江课程”两大课程群,尤其是“至澄德育课程”的实施,真正让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融会贯通,并付诸于师生行动。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