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探究
黄晟扬 王玉龙
【摘 要】职业启蒙教育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发现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职业倾向的教育活动。美国已经通过法律法规、课程设置、特殊节假日和心理分析等方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完善职业启蒙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的职业启蒙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儿童;职业启蒙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110-03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黄晟扬(1989-),男,杭州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王玉龙(1988-),男,河南鹤壁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一、美国小学的职业启蒙教育
在美国198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属于小学生的12条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对自我意识重要性的认识,与人交往的技巧,对成长与改变重要性的认识,对因教育成果而获益的认识,对工作与学习关系的认识,理解和使用职业信息的技能,对个人责任和良好工作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对工作与社会需求关系的认识,对做出职业决策的理解,对人生中不同角色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不同职业和性别角色变换的认识和对职业规划过程的认识。随后,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公布了与之相配套的小学生能力测试及指标,诸如:描述学术技能如何用于家庭和社会;举例说明高效学习与寻找信息的好处;描述本地职业市场上的各种工作;举例说明与自己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人共同工作时应具备的能力;描述工作是如何满足他人需要的;描述个人可能担当的多种角色;制订、开发一份小学生的职业计划等。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都将被用来测试美国小学生的自我与职业、职业认识等的水平,该测试不是教会他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如何让他们通过这些问题产生属于自己的认知。
美国的小学生不仅有儿童节,还有“职业日”与“上班日”,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特殊节日。美国的许多小学都会定期开展“职业日”活动,这一天,校方会请到各行各业的“职业人”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走进校园的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有警察、律师、作家、运动员、金融师、企业家、消防队员甚至总统。孩子们在这一天学到的并不是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而是社会如何分工,社会上的人怎样获得生存和发展。此外,每年的4月22日是“带孩子上班日”。在这一天,父母们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去上班,让孩子近距离感受父母的职业,体验职业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压力,形成感性的职业认识,培养孩子对职业初步的兴趣和情感。“职业日”和“上班日”这些直观、简单、有效的职业启蒙教育,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进一步地开阔眼界、了解社会,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并非只有课堂、教师、书本和考试。
二、美国初中的职业启蒙教育
在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对初中生的能力要求表述与小学的略有不同,主要是从自我意识、交往技巧、工作与学习、职业机会、职业信息、职业决策、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规定。通过比较发现,初中的要求与小学相比变化不大,只有在“对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工作与社会的关系”和“对职业规划的过程”这三项要求上从“认识”提升到“理解”。而刚进入初中的十几岁的孩子往往并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也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在行动、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兴趣和才华,极有可能隐藏着他们未来事业的端倪。因此,学校的任务便是帮助孩子在“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长处,有目标地设计未来,其中“职业兴趣分析”测试就是一种很流行的职业心理测量工具。
职业兴趣分析,首先将社会上各行各业分为农业、建筑、机械、交通、销售、管理、艺术、文秘服务、健康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顾客服务、社会科学、数学与科学、手工业操作十五种类型,然后用简明扼要的一两句话对每一类型的职业做生动的概括。如在介绍农业类工作时说,此类工作需经常和植物或动物打交道;在介绍机械类工作时说,此类工作除了要会使用机械外,还要经常和纸张、木头或矿物打交道。学生借此可以形象地认识和理解各种职业的基本概况。随后,职业兴趣分析根据他们对人的职业兴趣心理现象的研究,设计一套测试标准和程序,要求参加测试的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上百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问题,如你爱吃什么?养不养动物?这些问题看似没有逻辑,实则细致入微,以小见大。测试完成后,每人都会获得一份“职业兴趣分析报告”。报告中不仅会指出最符合该学生兴趣的领域,告诉学生该领域有哪些职业,还会告诉他们这些职业的基本要求,应该怎样努力,怎样迈开第一步。有了如此翔实的报告,初中生可以规划自己的未来,朝着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努力。
三、美国高中的职业启蒙教育
在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针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具体包括:对积极自我观念的理解,与人积极交往的技巧,对成长和发展影响的理解,对教育成果和职业规划关系的理解,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性的理解,寻找、评估和解释职业信息的技能,具有寻找、获得、保持和更换工作的技能,对社会需要和社会功能对工作的影响的理解,职业决策技巧,对人生不同角色之间互相关系的理解,对性别角色之间不断变换的理解和对职业规划的技巧。一共总结为十二条:两个技能,三个技巧,七个理解,其中有三处特别用了“积极”一词进行强调。从美国的学制上看,高中主要有三年制、四年制和初高中六年一贯制三种类型。无论多长学制的高中,综合中学都是美国高中阶段最主要的办学模式,它肩负着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
美国综合中学实施分科教学,通常划分为普通科、学术科和职业科,实行学分制,开设众多的选修课程,既有为未来公民做准备的普通教育课程,也有为准备升学学生开设的学术性课程,以及为准备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学生开设的各种职业技能课程。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是综合中学最为本质的特征,以校内分轨制代替校外分轨制是综合中学的另一重要特征。当学生发现自己不适合学术科的学习时,可以直接转到职业科学习,反之亦然。这种灵活的机制具有很大的弹性,给了学生更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探索和思考。其中,职业科的项目课程涉及农业、计算机、商业管理,甚至兽医等多个领域。一般第一学年学生们会探索性地参加几个项目课程,看自己对什么职业感兴趣,然后找机会访谈相关的职业人士。确定了职业项目方向后,学生会接受职业项目中的基础性课程。再到了高年级时,他们就会聚焦于具体行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同时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许多人一边上学一边实习,基本具备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毕业后学生已经完全可以进入社会。
四、美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启示
1.转变旧有观念,积极追寻教育梦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标志着世界开始重视“职业启蒙”。由此可见,职业启蒙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各级各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但在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和应试选拔机制下,素质教育的推行始终收效甚微。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术课程仍然是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孩子们的职业启蒙被自动推迟。当被问及梦想从事的职业时,相较于中国的孩子,美国的孩子的回答总是五花八门,有梦想开大卡车的,有梦想饲养动物的,有梦想探险考古的,甚至还有梦想当总统的。在我国,理应被视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职业意识往往被大家忽视。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解决不好知识与职业的关系,容易导致学生长期处在一种学习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下,仅仅跟着教师走,盯着升学这一条道路,这样的学习将是盲目和被动的。纵观美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工作,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为实现“中国梦”、“教育梦”,借鉴和吸收他人的长处,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捷径之选和必然之路。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启蒙职业梦
唯有彰显教育的本体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美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坚持把个体发展和个体价值放在首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职业启蒙教育要趁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包括美国基础教育的实例,证明对于儿童发展而言基础教育十分关键,因为这一时期最容易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所以办好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之后的职业教育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加大基础教育中的职业启蒙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重难点。其次,职业启蒙教育要科学。科学性是有效职业启蒙教育的必然前提,无论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的精确表述,还是“职业兴趣分析”中的心理学分析,都深深地打着“科学”的烙印。而反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职业启蒙教育仍以说理和思辨为主,缺乏信度和效度,使得职业启蒙教育流于形式。再次,职业启蒙教育要有保障。在美国职业启蒙教育体制相对完善的背后,有着比较健全的法律做保障。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生计教育法》,详细规定采取生计教育的步骤和阶段。1994年克林顿签署《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促使学校和社区机构等形成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从学校到工作”的方案,使书本知识与真实世界的工作经验相结合。有了这些法律保障,职业启蒙教育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所以我国要加快出台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3.重新审视职教,不断释放正能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割裂的两个部分,更不是对立的,他们是互相融通、互相促进的教育形式。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的影响,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客观。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个体技术技能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应当获得一种新的审视,挖掘、拓展职业教育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职业认识、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职业教育的正能量。在浙江,一些高中通过职业技能类课程走进普教课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作业考试无穷尽的局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学习的基础知识,不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多样性的潜能,使学以致用的教育理想落到实处。职业技能类课程不仅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将想法变为实物来肯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释放出更大更多的正能量,使每一个学生更加自信且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National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Coordinating Committee.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s[Z].1989.
[2]Mary McMahon,Mark Watson.Occupational Information:What Children Want to Know[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Sum. 2005.
[3]Michael G.Moore.Thinking About Careers in Middle School[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1,(6).
[4]沈彦.美国孩子们的“职业日”[J].基础教育,2006,(7): 61.
[5]塔娜.美国中小学职业生涯辅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洪明.儿童职业意识启蒙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