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阜阳基层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这一承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擘画了顶层设计。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力图在如何提高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如何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落实帮扶政策,以及如何加强扶贫规范性管理等方面为阜阳地区基层精准扶贫实践提供较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开展基层精准扶贫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
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顶层设计。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脉相承。建国69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大幅度减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7.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亿多人,成就显著,但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2015年,中国明确到2020年的减贫目标——"未来5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是截至2017年末,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如何在2020年让全国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实现“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明确的减贫目标与承诺,就必须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初“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在当前社会情形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1.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仍有较多的贫困人口。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在贫困标准线以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2.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彰显了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才能展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当前阜阳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阜阳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结合本人驻村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开展精准扶贫具体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首先,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在部分贫困群众的思想中,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帮扶干部的事,自己只要在家等着帮扶干部来送钱送物就行了,参与度低,“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有些贫困群众认为能够成为贫困户是一件光荣的事,存在“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其次,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有些帮扶政策的设计不够合理,没有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同时部分帮扶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帮扶政策的在落实上有待加强;第三,部分帮扶队伍力量薄弱、能力不足、责任缺失,存在摆样子、走过场现象,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派人、因户派人。
以上问题并非个例,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基层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在今后的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力求破解各种问题,才能确保精准扶贫不失色、不走样,才能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促进阜阳市基层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全面、更客观的实施精准扶贫,结合阜阳在实施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扶志先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减少脱贫阻力
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不能仅仅局限于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而应该注重从内培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彻底拔掉致贫的“穷根”,使脱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鼓励积极性较高的贫困户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赋予贫困户一定项目措施实施的主动权来推进相关项目措施的实施进程,避免扶贫干部事事过问,贫困户“坐享其成”。对于一些“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戶,应通过教育的方式转变其观念,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2.精准帮扶——分析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帮扶
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扶贫,必须要做到“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贫困属性的贫困户按其所需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帮扶措施,切忌帮扶措施对等化。如针对因家庭劳动力少、无就业技能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应着重培养其内生动力,在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信息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劳务输出,提高农业保险比例和金融扶贫资金额度等,激发贫困户的就业创业能力,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来脱贫。
3.精确管理——加强扶贫管理规范性,确保精准扶贫良性运行
加强扶贫规范性管理(精确管理)是确保整个扶贫过程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精确管理主要包括贫困户信息的管理、扶贫资金的管理以及扶贫干部的有效管理。贫困户信息的管理不仅要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录入贫困户国办、省办系统,还应建立市县(区)级系统,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汇总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台帐;扶贫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对资金拨付及发放的时限、金额,使用情况和监管做到规范管理;扶贫干部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联系人的有效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确保扶贫干部有效、踏实开展工作,杜绝浑水摸鱼现象发生。
扶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自建国以来,我国原有的扶贫工作机制在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精准扶贫”,可以说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基础上,对我国原有扶贫政策所做的进一步的调整和更精确的阐释。全党同志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争取在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凤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
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顶层设计。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脉相承。建国69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大幅度减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7.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亿多人,成就显著,但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2015年,中国明确到2020年的减贫目标——"未来5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是截至2017年末,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3046万。如何在2020年让全国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实现“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明确的减贫目标与承诺,就必须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初“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在当前社会情形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1.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仍有较多的贫困人口。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在贫困标准线以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2.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彰显了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才能展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当前阜阳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阜阳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结合本人驻村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开展精准扶贫具体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首先,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在部分贫困群众的思想中,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帮扶干部的事,自己只要在家等着帮扶干部来送钱送物就行了,参与度低,“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有些贫困群众认为能够成为贫困户是一件光荣的事,存在“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其次,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有些帮扶政策的设计不够合理,没有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同时部分帮扶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帮扶政策的在落实上有待加强;第三,部分帮扶队伍力量薄弱、能力不足、责任缺失,存在摆样子、走过场现象,没有真正做到因村派人、因户派人。
以上问题并非个例,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基层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在今后的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力求破解各种问题,才能确保精准扶贫不失色、不走样,才能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促进阜阳市基层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全面、更客观的实施精准扶贫,结合阜阳在实施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扶志先行——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减少脱贫阻力
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不能仅仅局限于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而应该注重从内培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彻底拔掉致贫的“穷根”,使脱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鼓励积极性较高的贫困户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赋予贫困户一定项目措施实施的主动权来推进相关项目措施的实施进程,避免扶贫干部事事过问,贫困户“坐享其成”。对于一些“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戶,应通过教育的方式转变其观念,以确保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2.精准帮扶——分析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帮扶
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扶贫,必须要做到“对症下药”,针对不同贫困属性的贫困户按其所需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帮扶措施,切忌帮扶措施对等化。如针对因家庭劳动力少、无就业技能等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应着重培养其内生动力,在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信息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劳务输出,提高农业保险比例和金融扶贫资金额度等,激发贫困户的就业创业能力,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来脱贫。
3.精确管理——加强扶贫管理规范性,确保精准扶贫良性运行
加强扶贫规范性管理(精确管理)是确保整个扶贫过程良性运行的有力保障,精确管理主要包括贫困户信息的管理、扶贫资金的管理以及扶贫干部的有效管理。贫困户信息的管理不仅要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录入贫困户国办、省办系统,还应建立市县(区)级系统,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汇总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台帐;扶贫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对资金拨付及发放的时限、金额,使用情况和监管做到规范管理;扶贫干部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联系人的有效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确保扶贫干部有效、踏实开展工作,杜绝浑水摸鱼现象发生。
扶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自建国以来,我国原有的扶贫工作机制在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的提出“精准扶贫”,可以说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基础上,对我国原有扶贫政策所做的进一步的调整和更精确的阐释。全党同志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争取在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凤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