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陈丽云

    【摘要】我们学校60%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物质生活、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等都和本地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别。父母带孩子们出来打工,目标大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因此这些孩子大都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欠佳。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真诚;互相尊重;和谐班级;自信心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外来工子女是未成年人之中的弱势群体,这给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和考验。因为在我们这里,没有繁华的城市,没有闪烁的霓虹灯,学校处于一个小型经济开发区,有二十多家中小型企业,近三千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同时还有一群跟随父母饱经风霜的生命———外来工子女,他们因为流动性很大,被称为“流动的花朵”。学校60%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山村,物质生活、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等都和本地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别。父母带孩子们出来打工,目标大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因此这些孩子大都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欠佳。几年来,经过仔细地观察和研究,我做了一些思考。

    一、造成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各方面情况,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他们当中大多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堂注意力不集中,顽皮好动或学习方法不科学,作业不能按时认真地完成等等。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而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课后又不能及时复习,没人辅导,所以对待学习显得很“茫然”,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外来务工者多数工资收入不高,生活不稳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他们大多不注重孩子的学习环境,无论家庭經济条件好坏,家长都很少给孩子配置独立的书桌,加上父母晚上经常加班加点,家里没有一丝的学习气氛,孩子经常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都没有能力指导孩子的学习。

    1.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出来打工,通常在公司外面就近找个学校让孩子就读,过一段时间换工作后,又把孩子带到了附近的学校就读,流动性太大了。而且教材版本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等原因,经常跟随父母工作迁移的学生们学习压力相对大得多,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

    2.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指导孩子学习。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偏差。有的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学生难以达到家长的期望,失去的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对子女采用“棍棒式”教育,使学生难以忍受高压,以致厌学。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下,价值取向也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他们不懂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懂得身教重于严教的力量,不懂得应该从小、从平时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凭个性自由发展,这也是造成外来工子女学习教育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的金钱观、享乐观,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观念和信息等等,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外界因素形成了误导。

    二、针对外来工子女的学习问题的策略

    (一)真诚地表达善意,对学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与他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及教育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外来工子女经常跟随父母辗转,学习环境不稳定,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呵护,需要老师在学习上的个别指导,在思想感情上的个别教育。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关爱。对那些因受家庭环境或社会环境不良影响而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发自内心、真挚地爱,让他们感受无比的温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努力学习的希望之火。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经常真诚地与他们沟通,用“心”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诚意,知道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在老师心目中都是一样的。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也愿意打开心灵之窗,向我们诉说他们的心声,他们心里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或者对亲人的思念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在思想上,可以个别谈话,让他们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使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学习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扫除障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和关心的。这样他们就能更用心地参与学习。

    (二)互相尊重,建立和谐班级

    和谐班级的建立,有助于孩子们良好性情和品格的形成。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那么,这一定是个和谐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集体,使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互助,让外来工子女感觉到班级就是自己的家,同学们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得到应有的尊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外来工子女因为是从乡下走出来,自尊心很强。因此,在班级里,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得到老师的肯定,感受到身份的平等。如果他们成长在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里,他们就能鼓起生活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积极而勤奋地遨游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海洋。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第一老师”,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无论干什么事,只要有兴趣,就有好好做和做好的动机;如果没有兴趣,即使愿意做也只是敷衍了事。然而,学生不会自发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有赖于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师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如果老师能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们感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深化学生就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需要。外来工子女在学习上,成绩常常不尽人意,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本地孩子有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同学自卑、孤僻,有的同学调皮、好动。为有效提高这些孩子的学习及各方面能力,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

    (四)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为他们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用目标来激励他们进步,让他们在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品味到学习是欢快、是享受。我所任教的班级,每周都会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在班会、晨会课上,我们开展过“学习快乐”“我能行”等专题讨论会。在教室的一角,我们设立了“图书角”,由学生踊跃捐书,专人管理,随时开放,全班掀起学习课外书的热潮,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让外来工子女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使他们懂得确定怎样的学习目标,能从身边的榜样上找到自己的差距,制定了具体有效的学习措施,并在活动中不断改正自己的行为,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坚定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五)积极做好校、家与社会三方结合的工作

    每学期定时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者介绍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共同探讨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家校联系工作,通过家访、家校短信平台、给家长公开信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坚持保持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良好关系,经常互动、沟通,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说一个例子:我班有一位来自贵州的小男孩,刚来时,因为没上过幼儿园,只会说家乡话,普通话一句也听不懂,更别说能与人交流了。在学校里,他显得非常自卑、内向,无法与人沟通。作为老师,我们也感到有很头疼,但我们没有放弃他,而是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帮助他。由于语言无法沟通,我们只好用肢体语言或手把手地教他写字、认字等。有时费了好大工夫他还是不明白,我们就通过纸条让他爸爸妈妈用家乡话跟他解释,互相配合。课堂上,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及时地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让同学们用掌声和笑脸来鼓励他。在我们不厭其烦地努力下,这位同学渐渐开朗起来,高高兴兴地融入我们班的学习生活。现在,他在语言上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城乡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进程中,外来工子女在学校中表现出的种种心理倾向值得我们共同关注,针对孩子们呈现出的一些特点,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蔼可亲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在课堂上成为他们的老师,在课余时间成为他们的大朋友,让他们带着一份健康的心理去学习科学人文知识。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花朵”也能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沐浴老师的爱心,共同温暖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晓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9(4).

    [2]张东昊.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亲子、师生和社区关系的影响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